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56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39
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上管体的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数圈通孔组;通孔组由数个呈等角度设置的通孔构成;上管体的上端套设有二号气囊;二号气囊设于一号气囊的上侧;二号气囊贯通连接有二号连接管;二号连接管的下端依次穿过上管体上部的右侧壁和下管体上部的右侧壁后,设于下管体的外侧;二号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二号气筒;下管体中部贯通设有药物注入管;给药方便,给患者直肠内吻合口的愈合营造良好的环境。

Leakag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after rectal anastom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
技术介绍
肠道进行切割缝合手术如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为了避免排泄物感染吻合口,需要对吻合口实施保护措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个气囊对直肠吻合口进行封堵,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患者产生的排泄物不能排出,影响直肠的恢复,严重的甚至产生感染;直肠吻合口给药不方便,易与排泄物混合,起不到给药的效果,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给药方便,给患者直肠内吻合口的愈合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管体、中间管和下管体;上管体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中间管;中间管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下管体;上管体的上端套设有一号气囊;一号气囊贯通设有一号连接管;一号连接管的下端依次穿过上管体上部的左侧壁和下管体上部的左侧壁后,设于下管体的外侧;一号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一号气筒;它还包含二号气囊、二号连接管、二号气筒、药物注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它包含上管体(1)、中间管(2)和下管体(3);上管体(1)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中间管(2);中间管(2)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下管体(3);上管体(1)的上端套设有一号气囊(4);一号气囊(4)贯通设有一号连接管(5);一号连接管(5)的下端依次穿过上管体(1)上部的左侧壁和下管体(3)上部的左侧壁后,设于下管体(3)的外侧;一号连接管(5)的外端连接有一号气筒(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二号气囊(8)、二号连接管(9)、二号气筒(10)、药物注入管(11)、注射器(12)、连接管(13)和收集袋(14);上管体(1)的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数圈通孔组;通孔组由数个呈...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直肠吻合术后的防漏治漏装置,它包含上管体(1)、中间管(2)和下管体(3);上管体(1)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中间管(2);中间管(2)的下侧贯通连接有下管体(3);上管体(1)的上端套设有一号气囊(4);一号气囊(4)贯通设有一号连接管(5);一号连接管(5)的下端依次穿过上管体(1)上部的左侧壁和下管体(3)上部的左侧壁后,设于下管体(3)的外侧;一号连接管(5)的外端连接有一号气筒(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二号气囊(8)、二号连接管(9)、二号气筒(10)、药物注入管(11)、注射器(12)、连接管(13)和收集袋(14);上管体(1)的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数圈通孔组;通孔组由数个呈等角度设置的通孔(7)构成;上管体(1)的上端套设有二号气囊(8);二号气囊(8)设于一号气囊(4)的上侧;二号气囊(8)贯通连接有二号连接管(9);二号连接管(9)的下端依次穿过上管体(1)上部的右侧壁和下管体(3)上部的右侧壁后,设于下管体(3)的外侧;二号连接管(9)的外端连接有二号气筒(10);下管体(3)中部贯通设有药物注入管(11);药物注入管(11)的下端连接有注射器(12);药物注入管(11)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连接管(13)的左侧壁和上连接管(13)的左侧壁后,设于上连接管(13)的外侧;药物注入管(11)的上端设于二号气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华张莹郑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