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505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所述方法是将至少含有水分的卤代烃用对水分有吸收作用的脱水有机溶剂进行吸收,然后将含有水分的脱水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分离处理,除去其中大部分的卤代烃和水分,如果需要可以将在低温下分离得到的有机溶剂在高温下继续进行分离处理,直到有机溶剂中的水分满足要求。该工艺由于通过在低温下先除去绝大部分的卤代烃,因此抑制了卤代烃的水解,从而抑制了溶剂再生系统的设备腐蚀;同时由于先用有机溶剂脱除卤代烃中大部分水分,延长了固体吸附剂的再生周期和使用寿命。

A drying method of halohydro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卤代烃
,具体涉及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特别适用于一种常温常压条件下为气态的卤代烃的干燥。
技术介绍
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饱和烃(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卤代物,即氟利昂,被广泛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氟利昂的生产一般包含水洗、碱洗、分子筛脱水等后处理步骤,因产品对水分的要求较严苛,所以干燥脱水是氟利昂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再比如氯甲烷,主要用作溶剂及制备有机硅的原料。工业化的丁基橡胶生产采用淤浆法低温聚合工艺,氯甲烷作为稀释剂循环套用,如何有效除去回收氯甲烷中的水分,是淤浆法丁基橡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要求。淤浆法生产丁基橡胶工艺是以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为反应单体,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氯甲烷为稀释剂,反应单体的浓度为20-30wt%,聚合反应在零下10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聚合产物悬浮在氯甲烷中形成淤浆,形成的淤浆从聚合釜顶部的溢流管进入脱气釜,从脱气釜闪蒸出来的湿氯甲烷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后在分液罐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n(1)将至少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混合气体与能够吸收水分的有机溶剂进行接触,得到干燥后的卤代烃,以及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n(2)将步骤(1)中得到的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低于10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n(3)任选地将经过步骤(2)处理过的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温度高于10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n(4)将步骤(2)和任选地步骤(3)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处理过的有机溶剂返回步骤(1);/n(5)任选地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干燥后的卤代烃用固体吸附剂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脱水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代烃的干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将至少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混合气体与能够吸收水分的有机溶剂进行接触,得到干燥后的卤代烃,以及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低于10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3)任选地将经过步骤(2)处理过的含有水分和卤代烃的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温度高于10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4)将步骤(2)和任选地步骤(3)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处理过的有机溶剂返回步骤(1);
(5)任选地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干燥后的卤代烃用固体吸附剂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脱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代烃为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卤代烃。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卤代烃为氯甲烷、氟甲烷、溴甲烷、二氟甲烷、三氟甲烷、四氟甲烷、一氯一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一氯三氟甲烷、二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三氯一氟甲烷、氯乙烷、氟乙烷、1,1-二氟乙烷、1,2-二氟乙烷、1,1,1-三氟乙烷、1,1,2-三氟乙烷、1,1,1,2-四氟乙烷、1,1,2,2-四氟乙烷、1,1,1,2,2-五氟乙烷、六氟乙烷、一氯一氟乙烷、一氯二氟乙烷、一氯三氟乙烷、一氯四氟乙烷、一氯五氟乙烷、二氯一氟乙烷、二氯三氟乙烷、二氯四氟乙烷、四氟乙烯、偏氟乙烯、1,1,1-三氟丙烷、1,1,2-三氟丙烷、1,1,3-三氟丙烷、1,2,2-三氟丙烷、1,2,3-三氟丙烷、1,1,1,2-四氟丙烷、1,1,1,3-四氟丙烷、1,1,2,2-四氟丙烷、1,1,2,3-四氟丙烷、1,1,3,3-四氟丙烷、1,2,2,3-四氟丙烷、1,1,1,2,2-五氟丙烷、1,1,1,2,3-五氟丙烷、1,1,1,3,3-五氟丙烷、1,1,2,2,3-五氟丙烷、1,1,2,3,3-五氟丙烷、1,1,1,2,2,3-六氟丙烷、1,1,1,2,3,3-六氟丙烷、1,1,1,3,3,3-六氟丙烷、1,1,1,2,2,3,3-七氟丙烷、1,1,1,2,3,3,3-七氟丙烷、1,1,1-三氟丁烷、1,1,2-三氟丁烷、1,1,3-三氟丁烷、1,1,4-三氟丁烷、1,2,2-三氟丁烷、1,2,3-三氟丁烷、1,3,3-三氟丁烷、2,2,3-三氟丁烷、1,1,1,2-四氟丁烷、1,1,1,3-四氟丁烷、1,1,1,4-四氟丁烷、1,1,2,2-四氟丁烷、1,1,2,3-四氟丁烷、1,1,2,4-四氟丁烷、1,1,3,3-四氟丁烷、1,1,3,4-四氟丁烷、1,1,4,4-四氟丁烷、1,2,2,3-四氟丁烷、1,2,2,4-四氟丁烷、1,2,3,3-四氟丁烷、1,2,3,4-四氟丁烷、2,2,3,3-四氟丁烷、1,1,1,2,2-五氟丁烷、1,1,1,2,3-五氟丁烷、1,1,1,2,4-五氟丁烷、1,1,1,3,3-五氟丁烷、1,1,1,3,4-五氟丁烷、1,1,1,4,4-五氟丁烷、1,1,2,2,3-五氟丁烷、1,1,2,2,4-五氟丁烷、1,1,2,3,3-五氟丁烷、1,1,2,4,4-五氟丁烷、1,1,3,3,4-五氟丁烷、1,2,2,3,3-五氟丁烷、1,2,2,3,4-五氟丁烷、1,1,1,2,2,3-六氟丁烷、1,1,1,2,2,4-六氟丁烷、1,1,1,2,3,3-六氟丁烷,1,1,1,2,3,4-六氟丁烷、1,1,1,2,4,4-六氟丁烷、1,1,1,3,3,4-六氟丁烷、1,1,1,3,4,4-六氟丁烷、1,1,1,4,4,4-六氟丁烷、1,1,2,2,3,3-六氟丁烷、1,1,2,2,3,4-六氟丁烷、1,1,2,2,4,4-六氟丁烷、1,1,2,3,3,4-六氟丁烷、1,1,2,3,4,4-六氟丁烷、1,2,2,3,3,4-六氟丁烷、1,1,1,2,2,3,3-七氟丁烷、1,1,1,2,2,4,4-七氟丁烷、1,1,1,2,2,3,4-七氟丁烷、1,1,1,2,3,3,4-七氟丁烷、1,1,1,2,3,4,4-七氟丁烷、1,1,1,2,4,4,4-七氟丁烷、1,1,1,3,3,4,4-七氟丁烷、1,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春朱荣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诺维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