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雨文专利>正文

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5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包括一上排齿套及一下排齿套,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于矫正的咬合位置能拆装的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且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在臼齿的咬合面位置分别设有镂空部。如此,使用隐形矫正器的齿颚矫正治疗的病患在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之后,即可改善使用隐形矫正器在矫正治疗后,上下排牙齿因长期无咬耗而无法咬合在矫正预定位置的问题,并可以维持牙弓形状,避免骨骼成长造成上下牙弓不吻合或变形,也可以配合传统齿列矫正器结束后配戴来达到加强推移牙齿排齐或咬密的效果。

Occlusal retainers for invisible cor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
本技术是关于齿列矫正器,尤指一种在臼齿位置呈现镂空状的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
技术介绍
目前齿颚矫正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齿列矫正器,另一是隐形矫正器,二者都是在牙齿上施加外力逐渐将牙齿推移到预期矫正到的正确咬合位置。前述的齿颚矫正治疗方式也各有其优缺点,齿列矫正器推移牙齿的效果较佳,但是不美观、不易清洁且容易刮伤使用者的口腔,此外由于上下排的牙齿完全相互咬合在一起,虽然,完成时咬合较密合,但也会影响到牙齿的推移效果。再以隐形矫正器而言,例如:爱齐科技(AlignTechnology)公司的隐适美矫正器,虽然美观、易清洁且不易刮伤使用者的口腔,但是对于推移牙齿的效果较差,再者,隐形矫正器具有一定的厚度跨过咬合面,通常于矫正疗程结束移除隐形矫正器后,常常会发生大小臼齿的咬合面无法准确地相互咬合的问题。另外,若是错咬型态的齿颚矫正治疗方式的病患是孩童或青少年,由于他们还处于成长阶段骨骼还在持续发育中,一旦矫正疗程结束后,由于持续成长的脸部、下巴等处的骨骼,可能会导致臼齿咬合面的位置改变(牙弓形状的改变),而影响到矫正疗程结束后发生咬合面无法准确地相互咬合的问题。据上所述,如何在隐形矫正器矫正疗程结束后,改善大小臼齿的咬合面无法准确地相互咬合的问题,以及齿列矫正器在上下排的牙齿完全相互咬合在一起的状况下,影响到牙齿的推移效果,或者矫正完成后由于病患的骨骼成长影响牙弓形状,造成复发情况咬合面无法一直准确地相互咬合的问题,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在隐形矫正器矫正疗程的结束后,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改善大小臼齿的咬合面无法准确地相互咬合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包括一上排齿套及一下排齿套,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在对应臼齿的咬合面位置分别设有一镂空部,使得齿颚矫正治疗的病患,可以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让上下排的臼齿咬合及上下牙接触逐渐磨耗咬合在矫正后更密合的位置上。其中,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于矫正的咬合位置相互连接在一起,用以维持上下排牙齿的咬合的牙弓形状及上下颚的关系。其中,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在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分别设有一施力部,让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通过咬合力及施力部挤压牙齿的力量,做出一个对该臼齿施加朝向咬合位置运动的力。该上排齿套在该臼齿的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沿朝向牙齿的方向延伸形成该上排齿套的施力部,该上排齿套的施力部的厚度为该上排齿套的厚度的30%~50%;该下排齿套在该臼齿的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沿朝向牙齿的方向延伸形成该下排齿套的施力部,该下排齿套的施力部的厚度为该下排齿套的厚度的30%~50%,并让施力部的形状产生让牙齿往咬合位置方向施力,让牙齿移动到预期矫正的咬合位置。其中,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由3D打印或压模成型。其中,镂空部进一步由咬合面延伸向齿冠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下列至少一个优点:1.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改善使用隐形矫正器在矫正治疗后,上下排牙齿无法咬合在矫正预定位置及完全密合的问题。2.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可以让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及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维持上下牙弓形状及关系,避免骨骼成长造成牙弓变形。3.使用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可以配合传统齿列矫正器完成后,固位时达到加强往咬合面推移牙齿的效果,使上下牙齿更紧密接合。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上排齿套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排齿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相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排齿套的施力部的施力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上排齿套2:下排齿套3:镂空部4:施力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有更清楚的理解,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于文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故不应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包括一上排齿套1及一下排齿套2,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在臼齿的咬合面位置设有镂空部3。使得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装戴在齿颚矫正治疗的病患的全口牙齿后,病患的上下排牙齿的臼齿部分将被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推移,而从镂空部3逐渐地相互接近直到上下排牙齿的臼齿部分的咬合面移动到预定矫正的位置,并且可借咀嚼说话等功能性咬合力使上下牙相互咬合在一起。为了让齿颚矫正治疗的病患的上下排牙齿的臼齿部分可以维持预定矫正位置的牙弓形状,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以矫正的咬合位置相互连接在一起成为齿套,使得病患的上下排牙齿的臼齿部分将被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推移到相互咬合的位置,同时又可以维持牙弓形状和位置。为了加强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推移臼齿的施力,请参阅图4所示,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在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分别设有施力部4,让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运用咬合力及施力部4挤压牙齿的力量,做出一个向预定矫正位置的方向施加的力。在本技术中,施力部4由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在臼齿的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沿朝向牙齿的方向延伸形成,且该上排齿套的施力部的厚度为该上排齿套的厚度的30%~50%,该下排齿套的施力部的厚度为该下排齿套的厚度的30%~50%。再者,施力部4的形状产生向咬合位置施力,让臼齿往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出,让牙齿移动到预期矫正的咬合位置。在本技术中,上排齿套1及下排齿套2由3D打印或压模成型,镂空部进一步由咬合面延伸向齿冠最大宽度处的下缘,使得上排齿套及下排齿套可以按照预定地矫正地址相咬合在一起。综上所述,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可以在隐形矫正器在矫正治疗后使用,用以改善上下排牙齿无法咬合在矫正预定位置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传统齿列矫正器帮助加强推移牙齿的效果,或者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及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维持牙弓形状,避免骨骼成长造成牙弓变形或上下牙弓再走位复发,甚至于可以随着成长阶段的变化预估,使用多组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让牙弓部不会被限制大小,而是逐渐依照不同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进行微调。以上所述仅为较佳实施例的叙述,并非以此作为本技术范围的界定,举凡在本技术的原理、技术下各构成组件所作的修饰、衍变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包括:/n一上排齿套;/n一下排齿套;/n其中,该上排齿套及该下排齿套在对应臼齿的咬合面位置分别设有一镂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8 TW 1082004191.一种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包括:
一上排齿套;
一下排齿套;
其中,该上排齿套及该下排齿套在对应臼齿的咬合面位置分别设有一镂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排齿套及该下排齿套于矫正的咬合位置相互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正咬合固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排齿套及该下排齿套在牙冠的最大宽度处的下缘分别设有一施力部,该上排齿套及该下排齿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雨文
申请(专利权)人:郭雨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