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臼缝合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3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髋臼手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髋臼缝合钳;其可减少缝合器械的占用空间,降低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缝合时的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增加辅助移动手柄张合的结构,减轻医生的手部酸累现象,减轻医生的疲劳度;包括固定手柄、移动手柄、钳身、固定杆和移动杆,固定手柄顶端与钳身右端下侧连接,固定手柄与移动手柄可转动连接,还包括固定杆和移动杆,还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A kind of acetabulum suture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臼缝合钳
本技术涉及髋臼缝合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髋臼缝合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涉及髋臼的骨科手术中,因为其解剖位置较深同时空间较为狭小(尤其在小龄患儿中)导致手术操作较为困难,缝合时若使用现有的常规持针器夹带针线进行缝合操作往往会出现器械进出髋臼困难或缝线引出困难,这样既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增加患者的手术危险性;现有缝合器械设备的使用便捷性较低,长时间手术较易导致手部酸累现象,较易增加医生疲劳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器械的占用空间,降低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缝合时的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增加辅助移动手柄张合的结构,减轻医生的手部酸累现象,减轻医生的疲劳度。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包括固定手柄、移动手柄、钳身、固定杆和移动杆,固定手柄顶端与钳身右端下侧连接,固定手柄与移动手柄可转动连接,固定杆和移动杆均设置于钳身左端,固定杆右端与钳身左端连接,移动杆顶端与固定杆底端接触,移动杆右端与移动手柄顶端可转动连接,固定杆左端设置有固定钳嘴,固定钳嘴右端与固定杆左端连接,固定钳嘴顶端设置有连接孔,移动杆左端设置有活动钳嘴,活动钳嘴顶端右侧与固定杆底端左侧可转动连接,移动杆左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与移动杆左端连接,连接杆左端与活动钳嘴右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固定手柄前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后端与固定手柄前端上侧连接,第一弹簧设置于移动手柄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第一弹簧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移动手柄右端和第一固定板左端连接,移动杆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顶端与移动杆底端右侧连接,第二弹簧设置于第二固定板与移动手柄之间,第二弹簧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右端和移动手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固定杆底端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滑块,滑块外侧壁与滑道内侧壁接触,滑块底端与移动杆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固定钳嘴底端设置有多组钳齿,多组钳齿顶端均与固定钳嘴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活动钳嘴左端设置有连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移动手柄底端向右移动的同时,移动手柄顶端向左移动,移动杆随之向左移动,移动杆向左移动的同时连接杆向左移动,活动钳嘴与固定杆铰接处向右上方进行转动,活动钳嘴顶端右侧向上移动至插入固定钳嘴的连接孔内,减少钳嘴的占用空间,减少钳嘴的张合度,降低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缝合时的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借助第一弹性装置开合手柄使医生在使用缝合钳过程中更加省力,同时通过第二弹性装置可以在通过手柄控制钳嘴开合时使钳嘴开合更加灵活,减轻医生的手部酸累现象,减轻医生的疲劳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B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固定手柄;2、移动手柄;3、钳身;4、固定杆;5、移动杆;6、固定钳嘴;7、钳齿;8、活动钳嘴;9、连接杆;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包括固定手柄1、移动手柄2、钳身3、固定杆4和移动杆5,固定手柄1顶端与钳身3右端下侧连接,固定手柄1与移动手柄2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和移动杆5均设置于钳身3左端,固定杆4右端与钳身3左端连接,移动杆5顶端与固定杆4底端接触,移动杆5右端与移动手柄2顶端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左端设置有固定钳嘴6,固定钳嘴6右端与固定杆4左端连接,固定钳嘴6顶端设置有连接孔,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活动钳嘴8,活动钳嘴8顶端右侧与固定杆4底端左侧可转动连接,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右端与移动杆5左端连接,连接杆9左端与活动钳嘴8右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弹簧10和第二弹簧11,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后端与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连接,第一弹簧10设置于移动手柄2与第一固定板12之间,第一弹簧10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移动手柄2右端和第一固定板12左端连接,移动杆5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3顶端与移动杆5底端右侧连接,第二弹簧11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3与移动手柄2之间,第二弹簧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13右端和移动手柄2左端连接;移动手柄底端向右移动的同时,移动手柄顶端向左移动,移动杆随之向左移动,移动杆向左移动的同时连接杆向左移动,活动钳嘴绕与固定杆可转动连接处向右上方进行转动,活动钳嘴顶端右侧向上移动至插入固定钳嘴的连接孔内,减少钳嘴的占用空间,减少钳嘴的张合度,降低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缝合时的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借助第一弹性装置开合手柄使医生在使用缝合钳过程中更加省力,同时通过第二弹性装置可以在通过手柄控制钳嘴开合时使钳嘴开合更加灵活,减轻医生的手部酸累现象,减轻医生的疲劳度。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固定杆4底端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滑块14,滑块14外侧壁与滑道内侧壁接触,滑块14底端与移动杆5顶端连接;滑块可自滑道内进行滑动,滑块的设置可提高移动杆的滑动稳定性,增加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的吻合度,减少移动杆的下沉现象,增加装置的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固定钳嘴6底端设置有多组钳齿7,多组钳齿7顶端均与固定钳嘴6底端连接;固定钳嘴为圆形中空,固定钳嘴底端锯齿状设计方便夹持组织,方便活动钳嘴针尖进入。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活动钳嘴8左端设置有连通孔;活动钳嘴为针状设计便于缝合中穿透组织,方便引线穿过。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其在使用时,移动手柄底端向右移动的同时,移动手柄顶端向左移动,移动杆随之向左移动,移动杆向左移动的同时连接杆向左移动,活动钳嘴绕与固定杆可转动连接处向右上方进行转动,活动钳嘴顶端右侧向上移动至插入固定钳嘴的连接孔内,减少钳嘴的占用空间,减少钳嘴的张合度,降低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缝合时的难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活动钳嘴为针状设计便于缝合中穿透组织,针状钳嘴带孔方便引线穿过,固定钳嘴为圆形中空,方便活动钳嘴针尖进入,固定钳嘴底端锯齿状设计方便夹持组织,在使用的同时,借助第一弹性装置开合手柄使医生在使用缝合钳过程中更加省力,同时通过第二弹性装置可以在通过手柄控制钳嘴开合时使钳嘴开合更加灵活,减轻医生的手部酸累现象,减轻医生的疲劳度。本技术的一种髋臼缝合钳,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臼缝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1)、移动手柄(2)、钳身(3)、固定杆(4)和移动杆(5),固定手柄(1)顶端与钳身(3)右端下侧连接,固定手柄(1)与移动手柄(2)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和移动杆(5)均设置于钳身(3)左端,固定杆(4)右端与钳身(3)左端连接,移动杆(5)顶端与固定杆(4)底端接触,移动杆(5)右端与移动手柄(2)顶端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左端设置有固定钳嘴(6),固定钳嘴(6)右端与固定杆(4)左端连接,固定钳嘴(6)顶端设置有连接孔,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活动钳嘴(8),活动钳嘴(8)顶端右侧与固定杆(4)底端左侧可转动连接,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右端与移动杆(5)左端连接,连接杆(9)左端与活动钳嘴(8)右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弹簧(10)和第二弹簧(11),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后端与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连接,第一弹簧(10)设置于移动手柄(2)与第一固定板(12)之间,第一弹簧(10)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移动手柄(2)右端和第一固定板(12)左端连接,移动杆(5)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3)顶端与移动杆(5)底端右侧连接,第二弹簧(11)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3)与移动手柄(2)之间,第二弹簧(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13)右端和移动手柄(2)左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臼缝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1)、移动手柄(2)、钳身(3)、固定杆(4)和移动杆(5),固定手柄(1)顶端与钳身(3)右端下侧连接,固定手柄(1)与移动手柄(2)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和移动杆(5)均设置于钳身(3)左端,固定杆(4)右端与钳身(3)左端连接,移动杆(5)顶端与固定杆(4)底端接触,移动杆(5)右端与移动手柄(2)顶端可转动连接,固定杆(4)左端设置有固定钳嘴(6),固定钳嘴(6)右端与固定杆(4)左端连接,固定钳嘴(6)顶端设置有连接孔,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活动钳嘴(8),活动钳嘴(8)顶端右侧与固定杆(4)底端左侧可转动连接,移动杆(5)左端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右端与移动杆(5)左端连接,连接杆(9)左端与活动钳嘴(8)右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弹簧(10)和第二弹簧(11),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后端与固定手柄(1)前端上侧连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