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中兴专利>正文

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4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由大金属环、设在大金属环内的小金属环以及连接杆构成,所述的连接杆与小金属环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引火过程排烟少,其排烟量可减少一半,缩短引火时间,节约燃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煤炉用附件,特别是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蜂窝煤的引火方法是,在炉底垫一块煤球灰,中层引火,上面加一块煤球进行引火。其缺陷在于,引火物夹在两块煤球的中间,煤球孔被引燃物阻塞,造成通风不良,供氧不足,燃烧始终不旺,而且在引火过程中烟多,温低,引火时间长,效果差;由于引燃时间长,完成引燃过程后,煤球已损耗一半,需要加煤才能使用,造成一定的延时与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缩短引火时间、节约燃煤的蜂窝煤炉用引火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点是,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由大金属环、设在大金属环内的小金属环以及连接杆构成,所述的连接杆与小金属环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大、小金属环均为长方形。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点是,所述的连接杆一端部设有杆柄。使用时,将本技术放在蜂窝煤炉的炉钉上,然后将引火用的秸杆、草木等材料置于底座上,点燃引火材料,待其烧成火渣后,再将蜂窝煤置于煤球承托圈上,通过火渣进行引燃,在引燃过程中,可以通过震动连接杆来清理炉灰。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引火过程排烟少,其排烟量可减少一半;由于引火材料燃烧时是明火,且其上不放置蜂窝煤,通风较好,排烟少,当其燃烧后形成火渣后再放上蜂窝煤引火,排烟量基本与煤球正常燃烧时相同,因此,可减少了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2、引火所需时间短;从点火到引燃煤球,使煤球上形成火柱,大约需要10-16分钟,比现有技术省时10-20分钟。3、省煤;传统的引火方法需要同时使用2块煤球,而使用本技术只需一块煤。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它包括底座3,所述的底座3由大金属环4、设在大金属环4内的小金属环7以及连接杆5构成,所述的连接杆5与小金属环7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4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3上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1。实施例2。实施列1中,所述的大、小金属环(4,7)均为长方形,所述的连接杆5一端部设有杆柄6。实施例3。实施列1中,所述的大、小金属环(4,7)均为圆形,所述的连接杆5一端部设有杆柄6。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3),所述的底座(3)由大金属环(4)、设在大金属环(4)内的小金属环(7)以及连接杆(5)构成,所述的连接杆(5)与小金属环(7)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4)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3)上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于,所述的大、小金属环(4,7)均为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于,所述的连接杆(5)一端部设有杆柄(6)。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由大金属环、设在大金属环内的小金属环以及连接杆构成,所述的连接杆与小金属环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使用本技术可使引火过程排烟少,其排烟量可减少一半,缩短引火时间,节约燃煤。文档编号F24B13/00GK2837703SQ200520075440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中兴 申请人:吴中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煤炉用引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3),所述的底座(3)由大金属环(4)、设在大金属环(4)内的小金属环(7)以及连接杆(5)构成,所述的连接杆(5)与小金属环(7)固定,且其两端部分别穿过大金属环(4)上所设的通孔并伸出其外,底座(3)上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固定设有煤球承托圈(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兴
申请(专利权)人:吴中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