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包含枢接于一支撑架上的一前支杆及一后支杆,前支杆上枢接一可作角度调整的靠杆,前支杆远离后支杆一端设一向下倾斜的延连部,延连部上设一枢接点枢接一支撑前支杆的前脚架,在延连部上设一阻挡前脚架的卡限装置,后支杆远离前支杆一端枢接一支撑后支杆的后脚架,以枢接点为旋转支点,将前脚架往下并朝后支杆方向旋摆,带动前支杆向下倾摆,使前支杆延连部底端支抵在地面,而改变前、后支杆的靠躺角度。(*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躺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往的躺椅1具有一支前支杆10及一支后支杆11,在该前、后支杆10、11之间藉由一个支撑架12相枢接,该前、后支杆10、11远离该支撑架12的端缘各对应枢接一个前、后脚架13、14,该前、后脚架13、14与该支撑架12对应配合,使该前、后支杆10、11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高度,在该前支杆10上枢接一支可以作180度角度变化的靠杆15,该靠杆15靠近该前脚架13的一侧设有一支调整杆16,该调整杆16远离该靠杆15一端并对应卡制在一个设在该前脚架13上的卡制部17,而可以调整该靠杆15的仰躺角度。以往的躺椅1在使用前,是藉由该前、后脚架13、14及支撑架12的支撑,使该前、后支杆10、11维持在固定的水平位置,并将该靠杆15依使用的需求而调整杆16卡制在该卡制部17的位置,形成一个供使用卧躺的躺椅1。使用时,因为该前、后支杆10、11形成同一高度的水平位置,所以将该躺椅1当床睡时,可将该靠杆15调整至较佳的仰躺着角度,就可以形成一个像床一样的躺椅,而如果要在该躺椅1上靠躺着看书,虽然可以调整该靠杆15的仰躺角度以供人体背部靠抵,但是因为该前、后支杆10、11之间无法作适度的角度调整,只能提供一种固定姿势,所以并不能够感觉到十分舒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可以使靠躺时更为舒适。本技术的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包含一个前支杆及一个后支杆,在该前、后支杆之间藉助一个支撑架相枢接,在该前支杆上枢接一个可以作角度调整的靠杆,该前支杆远离该后支杆一端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延连部,该延连部上设有一个枢接点以枢接一个支撑该前支杆架设在地面上的前脚架,该前脚架底端至枢接点的距离大于该枢接点至延连部底端的距离,在该延连部上设有一个卡限装置来卡挡该前脚架往前旋摆,该后支杆在远离该前支杆一端枢接一个支撑该后支杆在地面上的后脚架,以该枢接点为旋转支点,将该前脚架往下并朝后支杆方向旋摆,而带动该前支杆以该支撑架为旋转支点向下倾摆,使该前支杆的延连部底端支抵在地面,而改变躺椅前、后支杆的靠躺角度。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可改变靠躺椅角度的躺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躺椅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调整侧视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躺椅包含一个前支杆2、一个后支杆3、一个靠杆4、一个支撑架5、一个前脚架6、一个后脚架7及一个套体8。该前支杆2有两支对应的前平行杆20,该两前平行杆20前端各延伸有一个向下弧弯倾斜的延连部21,该两延连部21底端之间衔接一个卡限装置22,该卡限装置22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衔接该两延连部21底端的横杆,在该两延连部21上各设一个枢接点23,该枢接点23至该延连部21底端距离为d1,至少有一延连部21上固设有多数个形成上下排列的卡制部24。该后支杆3具有两个与该前平行杆20对应的后平行杆30,在每一相对应的该前、后平行杆20、30之间藉一个第一枢合体31枢接,该两后平行杆30在远离该第一枢合体31一端藉由一支连接杆32相衔连。该靠杆4是藉一对固设在该前支杆2两前平行杆20上的第二枢合体40而枢设在该前支杆2上,而前侧枢接一个与该卡制部24对应配合的调整杆41,藉由该调整杆41对应卡嵌在不同位置的卡制部24上,以改变该靠杆4的仰躺角度。该支撑架5是呈U型状,且一端呈封闭而抵设在地面上,另一端开口端则枢设在该第一枢合体31上,藉该支撑架5使前、后支杆2、3枢接在该第一枢合体31处并且架离地面一个预定高度。该前脚架6对应枢设在该前支杆2延连部21的枢接点23上,该前脚架6具有一个对应抵触在地面上的抵撑部60,在该抵撑部60两端各向上延伸设有一个支撑部61,该两支撑部61各藉一支销轴(图未示)以枢设在该前支杆2延连部21的枢接点23上,且该两支撑部61抵靠在该卡限装置22后侧,藉该卡限装置22的阻挡以防止该前脚架6以枢接点23作为旋转支点而往前上方旋摆,且该支撑部61与延连部21的枢接点23枢接处至该抵撑部60底端的距离为d2,该距离d2大于该距离d1。该后脚架7呈U型,其一端呈封闭而抵设在地面上,另一端藉一对销轴(图未示)枢设在该后支杆3的后平行杆30,并该连接杆32的阻接,以防止该后脚架7以与后支杆3枢接处为旋转支点而往后旋摆。该套体8是套设在枢接成一体的该靠杆4、前支杆2及后支杆3上,可供卧躺使用。如图3所示,藉由该支撑架5支抵在该前、后支杆2、3枢接处,且该前脚架6是藉由该卡限装置22的阻挡支撑架设该前支杆2,使得该前支杆2藉该脚架6及支撑架5的架设而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位置,而该后脚架7藉该连接杆32的阻挡架撑该后支杆3,使得该后支杆3藉后脚架7及支撑架5的架设而与该前支杆6形成同一水平位置,再将该靠杆4的调整杆41依需要而卡制在该卡制部24的其中一个卡制位置上,形成一个可供下半身水平放置靠躺使用的躺椅。如图4所示,将本实施例调整成使人体脚部可以舒适放置时,将该前脚架6以枢接点23为旋转支点,而使该前脚架6往下且朝该后支杆3方向旋摆,连动该前支杆2以架设在该支撑架5上的第一枢合体31为旋转支点而向下倾摆,直到该前支杆2延连部21的卡限装置22支抵在地面,使该前支杆2形成一由后端渐渐向前端下倾的倾斜状态,该前支杆2的摆动同时带动枢设在前支杆2前端的该靠杆4向下水平移动,再将该后脚架7以与后支杆3枢接处为旋转点而往下且朝该前支杆2方向旋摆,带动该后支杆3也以架设在该支撑架5上的第一枢合体31为旋转点而向下倾摆,直到该后支杆3的连接杆32支抵在地面上,使该后支杆3形成一个与该前支杆2倾斜方向相反的状态,也就是由前端渐渐向后端下倾,籍由上述该前、后脚架6、7的摆动,使该前、后支杆2、3形成如图4所示的使用状态,使用时,躺靠在躺椅上看书可以更为舒适。另外,该靠杆4的角度调整,也可以将该调整杆41枢设在该前支杆2上,并使该卡制部24对应固设在该靠杆4上,或是可在该靠杆4与前支杆2枢接处设置一个卡制定位用的卡齿装置,取代该调整杆41及卡制部24的设置。综上所述,藉由该前、后脚架6、7与前、后支杆2、3之间的配合,使本技术的躺椅不但可以形成一个如床般的水平状态以供睡躺,且在看书或作日光浴时,可将该前、后脚架6、7相向旋摆,使该前、后支杆2、3调整成另一种使用形态,所以在使用上,比以往更为方便且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具有一个前支杆及一个枢接在该前支杆后端的后支杆,该前、后支杆处皆枢设有一个可架设在地面上的支撑架,该前支杆上枢接有一个可作角度调整的靠杆,该前支杆远离该后支杆一端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延连部,该后支杆于远离该前支杆一端则枢接一个支撑该后支杆于地面上的后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前支杆的延连部上形成一个枢接点,在该枢接点上枢接一个支撑该前支杆架设在地面上的前脚架,在该延连部上设有一个可阻挡该前脚架往前旋摆的卡限装置,且该前脚架底端至该枢接点的距离大于该枢接点至该延连部底端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其特征在于该卡限装置是一个装设在该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变靠躺角度的躺椅,具有一个前支杆及一个枢接在该前支杆后端的后支杆,该前、后支杆处皆枢设有一个可架设在地面上的支撑架,该前支杆上枢接有一个可作角度调整的靠杆,该前支杆远离该后支杆一端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延连部,该后支杆于远离该前支杆一端则枢接一个支撑该后支杆于地面上的后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前支杆的延连部上形成一个枢接点,在该枢接点上枢接一个支撑该前支杆架设在地面上的前脚架,在该延连部上设有一个可阻挡该前脚架往前旋摆的卡限装置,且该前脚架底端至该枢接点的距离大于该枢接点 至该延连部底端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