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109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娱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包括水塘,包括基体、诱鱼水道、集水坑、集鱼坑和龙骨式运水装置,所述诱鱼水道、所述集水坑、所述集鱼坑和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设在所述水塘上;所述诱鱼水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水坑连通,所述诱鱼水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集鱼坑连通;所述集鱼坑与水塘连通;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用于将所述水塘中的水输送到所述集水坑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不但能够利用鱼的逆流而上习性进行捕鱼,而且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多的娱乐享受,给人们的捕鱼方式带来全新的体验,开发智力,提升人们的生活情趣。

A kind of keel intelligent catching and swim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
本技术属于娱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
技术介绍
龙骨式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式水车”。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目前大多所见的龙骨式水车为古代田间生产提水用水车,整体为木质结构,已退出使用舞台,仅作为展示所用。对于人类来说,现代城市中的捕鱼已经不是生活,而是成为了一项娱乐身心的运动。鱼类有逆水向上游动的习性,目前多利用这一习性进行生产活动,或者按此习性对鱼类种群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利用此习性进行捕鱼的娱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龙骨式水车进行捕鱼娱乐的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包括水塘,包括基体、诱鱼水道、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包括水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诱鱼水道(6)、集水坑(15)、集鱼坑(20)和龙骨式运水装置,所述诱鱼水道(6)、所述集水坑(15)、所述集鱼坑(20)和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n所述基体(1)设在所述水塘上;/n所述诱鱼水道(6)的一端与所述集水坑(15)连通,所述诱鱼水道(6)的另一端与所述集鱼坑(20)连通;/n所述集鱼坑(20)与水塘连通;/n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用于将所述水塘中的水输送到所述集水坑(1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包括水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诱鱼水道(6)、集水坑(15)、集鱼坑(20)和龙骨式运水装置,所述诱鱼水道(6)、所述集水坑(15)、所述集鱼坑(20)和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
所述基体(1)设在所述水塘上;
所述诱鱼水道(6)的一端与所述集水坑(15)连通,所述诱鱼水道(6)的另一端与所述集鱼坑(20)连通;
所述集鱼坑(20)与水塘连通;
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用于将所述水塘中的水输送到所述集水坑(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式运水装置包括龙骨式输送带(2),水平设置的上方轮轴(4)、水平设置的下方轮轴(8)、竖直设置的支架(9)、调节装置和转动装置,所述上方轮轴(4)和所述下方轮轴(8)均套设有所述龙骨式输送带(2)且均与所述龙骨式输送带(2)传动连接;
所述支架(9)的底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基体(1)上,所述支架(9)的顶端与转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方轮轴(4)转动;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下方轮轴(8)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下方轮轴(8)的位置;
所述下方轮轴(8)设置在所述水塘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式智擒游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个手轮(3)、水平设置的第二从动转轴(16)、固定套(19)、两个第一深沟球轴承(18)和连接套(17),所述第二从动转轴(16)贯穿所述上方轮轴(4)且所述第二从动转轴(16)的两端均从所述上方轮轴(4)伸出,所述第二从动转轴(16)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所述连接套(17);
所述连接套(17)均通过螺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树强薛云山贾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多玛乐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