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05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通风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包括温室墙,所述温室墙上固定插接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出风管和回收管,所述出风管和回收管的外侧壁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通过加入安装架、过滤网和转轴等结构,可以将草木灰阻隔在温室内部,上方的过滤网积灰时可以转动安装架换上下方的过滤网,然后草木灰会被吹进回收管进行回收,防止了草木灰被吹出温室,通过加入液泵、导水管和喷头等结构,可以用水将草木灰冲进下方的水箱中,草木灰中的大颗粒被阻隔在过滤板上,便于回收,草木灰溶于水的部分落入水箱底部,循环使用,循环一段时间后,这些液体可以作为废料释放给温室内的植物,节约能源。

A ventilatio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humidity of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是指能控制或部分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建筑物。主要用于非季节性或非地域性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加代育种和观赏植物栽培等。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为了解决温室的湿度控制问题,申请号为201820153211.2的公开文件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湿度的温室大棚,该装置通过喷洒草木灰的方式进行除湿,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除灰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扬尘,此时若换气的出风管正在出风的话,会将扬尘吹出,造成草木灰的浪费和灰尘的扩散,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本申请文件做出了一些改进,提出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包括温室墙,所述温室墙上固定插接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出风管和回收管,所述出风管和回收管的外侧壁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固定插接在温室墙上,所述温室墙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所述液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依次固定贯穿水箱和回收管的侧壁后贯通连接有喷头,所述水箱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过滤板,所述温室墙上连接有双向过滤装置,所述液泵、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优选的,所述双向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温室墙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温室墙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过滤网,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与弹性片匹配卡接。优选的,所述回风管为U形管。优选的,所述出风管、回风管和回收管三个部件与安装架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多微孔板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加入安装架、过滤网和转轴等结构,可以将草木灰阻隔在温室内部,上方的过滤网积灰时可以转动安装架换上下方的过滤网,然后草木灰会被吹进回收管进行回收,防止了草木灰被吹出温室。2、通过加入液泵、导水管和喷头等结构,可以用水将草木灰冲进下方的水箱中,草木灰中的大颗粒被阻隔在过滤板上,便于回收,草木灰溶于水的部分落入水箱底部,循环使用,循环一段时间后,这些液体可以作为废料释放给温室内的植物,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温室墙、2-出风管、3-回风管、4-回收管、5-水箱、6-液泵、7-导水管、8-喷头、9-过滤板、10-双向过滤装置、101-安装架、102-过滤网、103-固定架、104-弹性片、105-凸出块、106-密封圈、107-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包括温室墙1,温室墙1上固定插接有回风管3,回风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出风管2和回收管4,出风管2和回收管4的外侧壁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回收管4固定插接在温室墙1上,温室墙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5,水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6,液泵6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导水管7,导水管7依次固定贯穿水箱5和回收管4的侧壁后贯通连接有喷头8,水箱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过滤板,温室墙1上连接有双向过滤装置10,液泵6、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该结构可以用水将草木灰冲进下方的水箱5中,草木灰中的大颗粒被阻隔在过滤板9上,便于回收,草木灰溶于水的部分落入水箱5底部,循环使用,循环一段时间后,这些液体可以作为肥料释放给温室内的植物,节约能源。双向过滤装置10包括固定架103,固定架103与温室墙1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10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片104,温室墙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07,转轴107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1,安装架101内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过滤网102,安装架1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出块105,凸出块105与弹性片104匹配卡接,该结构可以将草木灰阻隔在温室内部,上方的过滤网102积灰时可以转动安装架换上下方的过滤网102,然后草木灰会被吹进回收管4进行回收,防止了草木灰被吹出温室。其中,回风管3为U形管,出风管2、回风管3和回收管4三个部件与安装架101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106,过滤板9为多微孔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出风管2向外出风时,被随着一起吹出的草木灰会附着在上方的过滤网102上,等到上方的过滤网积灰较多时,转动安装架101,使得下方的过滤网102与上方的过滤网102交换位置,此时回风管3吹出的风可以将草木灰吹入回收管4,接通串联电路,液泵将水抽进导水管7并由喷头8喷出,喷出的水与草木灰结合,一起流入水箱5中,大颗粒的草木灰被过滤板9过滤掉,以便于回收,溶于水的部分落进水箱5底部后进行循环,循环多次后该部分液体可以作为肥料施放给温室内的作物,节约了能源。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包括温室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墙(1)上固定插接有回风管(3),所述回风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出风管(2)和回收管(4),所述出风管(2)和回收管(4)的外侧壁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4)固定插接在温室墙(1)上,所述温室墙(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5),所述水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6),所述液泵(6)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导水管(7),所述导水管(7)依次固定贯穿水箱(5)和回收管(4)的侧壁后贯通连接有喷头(8),所述水箱(5)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过滤板(9),所述温室墙(1)上连接有双向过滤装置(10),所述液泵(6)、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包括温室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墙(1)上固定插接有回风管(3),所述回风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有出风管(2)和回收管(4),所述出风管(2)和回收管(4)的外侧壁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4)固定插接在温室墙(1)上,所述温室墙(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5),所述水箱(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泵(6),所述液泵(6)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导水管(7),所述导水管(7)依次固定贯穿水箱(5)和回收管(4)的侧壁后贯通连接有喷头(8),所述水箱(5)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过滤板(9),所述温室墙(1)上连接有双向过滤装置(10),所述液泵(6)、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温室湿度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过滤装置(10)包括固定架(103),所述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宁涛张雷刘勇梁契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智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