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04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的垂直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设置在绿化墙上的喷雾支管,所述绿化墙由多个植物栽培单元和灌溉系统构成,所述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所述喷雾支管与所述灌溉管连接,所述喷雾支管端部设置有喷雾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为温度过高的绿化墙降温,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晒伤或晒死从而影响绿化墙的美观。能够为绿化墙均匀地降低温度,不会导致局部得到降温而整体温度过高的情况。喷雾支管与植物绿化墙的灌溉系统相连,能够减少管路的铺设,能够简化供水设备,使得安装更加简便。

A spray device for cooling plant w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的垂直绿化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室外墙面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墙面绿化是指将植物(主要是草本类、灌木类)通过搭设骨架或铺贴等方式种植于墙面之上。植物墙可以吸收有毒物质、释放氧、减少灰尘,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也可吸收噪音、减少建筑热岛效应,减少紫外线对墙面的破坏,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植物墙还可以美化环境,柔化建筑物,提高墙面视觉效果。专利公布号为CN10338070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植物栽培单元及具有其的立体绿化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每个植物栽培单元包括箱体、植物种植盆和限位装置,箱体上设置有通孔以供植物种植盆放置,限位装置使得植物种植盆不会掉落。每个植物栽培单元都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搭配形成立体绿化墙,多个植物栽培单元形成的立体绿化墙还设置有灌溉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但是由于夏季炎热,室外温度可能高达40℃以上,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够适应这样的高温,植物可能被晒伤进而造成对绿化墙的破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具有能够为植物绿化墙降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绿化墙上的喷雾支管,所述绿化墙由多个植物栽培单元和灌溉系统构成,所述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所述喷雾支管与所述灌溉管连接,所述喷雾支管端部设置有喷雾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季天气炎热,室外气温过高,可能造成绿化墙上的植被晒伤,喷雾支管与灌溉管相连,喷雾头喷出雾状液滴,能够大幅度降低绿化墙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物栽培单元包括上开口设置的箱体和种植盆,所述箱体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种植盆能够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在箱体内的端部形成第一排水口,延伸出箱体下表面的端部形成第二排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植物栽培单元箱体的储水满了之后能够通过排水管流到下一层的植物栽培单元处,这样设置使得只需持续往最上层一排的植物栽培单元箱体注水,便能使得整个绿化墙得到灌溉,简化了灌溉系统的管路布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绿化墙底部的水箱、向灌溉管输水的输水管、水泵和水位检测器,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一侧,用于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到灌溉管,所述灌溉管设置在绿化墙的上方,且所述灌溉管设置有多个灌溉口,多个所述灌溉口对应设置在最上排的多个植物栽培单元的上方,所述水位检测器设置在最底下一排植物栽培单元的箱体内,且所述水位检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控制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可以储存灌溉用水,灌溉用水通过水泵,经过输水管和灌溉管,从灌溉口流出落入最上层一排的箱体中,在每一排箱体都储存满水后,最下一排箱体内多余的水可由流回水箱内,使得水分不会被浪费。当水位检测器发现最下排植物栽培单元的水位过低时,将电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以控制水泵工作,及时为绿化墙补充灌溉水,当水位检测器探测到水位最下层水位足够时,停止向控制电路传送信号,水泵停止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灌溉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可以控制灌溉水的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三极管Q1、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多个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水位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KM1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一端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水泵电性连接后接地,多个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一端分别与多个并联的电磁阀电性连接后接地,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探测器探测到水位过低时,将信号传输给三级管Q1,三级管导通,第一继电器工作,使得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关闭,进而使得水泵开始工作且多个并联的电磁阀打开,开始灌溉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横向相邻的所述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高度低于第一排水口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一行的植物栽培单元相连通,其箱体内部的水位相一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雾支管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设置在灌溉管处,另一组设置在连接管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组喷雾支管能够更好地为绿化墙降温,避免因为绿化墙整体墙面设计过高导致对底层的植物栽培单元降温不到位。在每个连接管处设置喷雾支管使得整体墙面能够均匀地得到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设置在连接管处的喷雾支管上还设置有增压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泵的设置避免因为了箱体内水位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喷雾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绿化墙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2、第二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KM2电性连接后接地,多个所述增压泵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2-1一端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多个并联的增压泵泵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并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过高的信号传输给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得第二继电器KM2工作,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关闭,水泵和多个增压泵同时工作,喷出雾状液滴,这时温度降低,温度传感器停止将信号传输给第二三极管Q2,电路断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雾头与喷雾支管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喷雾头损坏时可以拆卸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能够为温度过高的绿化墙降温,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晒伤或晒死从而影响绿化墙的美观。其二,能够为绿化墙均匀地降低温度,不会导致局部得到降温而整体温度过高的情况。其三,喷雾支管与植物绿化墙的灌溉系统相连,能够减少管路的铺设,能够简化供水设备,使得安装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植物栽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中:1、植物栽培单元;1a、箱体;1b、种植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绿化墙上的喷雾支管(7),所述绿化墙由多个植物栽培单元(1)和灌溉系统构成,所述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5),所述喷雾支管(7)与灌溉管(5)连接,所述喷雾支管(7)端部设置有喷雾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绿化墙上的喷雾支管(7),所述绿化墙由多个植物栽培单元(1)和灌溉系统构成,所述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5),所述喷雾支管(7)与灌溉管(5)连接,所述喷雾支管(7)端部设置有喷雾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单元(1)包括上开口设置的箱体(1a)和种植盆(1b),所述箱体(1a)设置有容置槽(14),所述种植盆(1b)能够放置在容置槽(14)内,所述箱体(1a)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在箱体(1a)内的端部形成第一排水口(13),延伸出箱体(1a)下表面的端部形成第二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绿化墙底部的水箱(2)、向灌溉管(5)输水的输水管(4)、水泵(3)和水位检测器,所述水泵(3)设置在水箱(2)一侧,用于将水箱(2)中的水通过输水管(4)输送到灌溉管(5),所述灌溉管(5)设置在绿化墙的上方,且所述灌溉管(5)设置有多个灌溉口(6),多个所述灌溉口(6)对应设置在最上排的多个植物栽培单元(1)的上方,所述水位检测器设置在最底下一排植物栽培单元(1)的箱体(1a)内,且所述水位检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水泵(3)工作的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灌溉口(6)处均设置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墙降温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三极管Q1、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多个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湘平王团清王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