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睿博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9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发光腔室,所述发光腔室上端安装有伞状罩盖,位于所述安装底座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光敏元件,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面嵌装有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池,位于所述发光腔室内设置有发光柱,所述发光柱上安装有若干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应急灯仅通过检测插座是否有电决定是否点亮照明而导致应急灯在断电情况下常亮且功能单一的问题。

A kind of home intelligent emergency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应急灯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
技术介绍
灯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能够将电能转变为光能从而实现照明作用。对于照明开关不在床边的家庭,关灯睡觉时屋里一片漆黑,不便于从开关处走回床边,经常需要在关灯前打开手机作为简单照明。现有技术的小夜灯可为人们提供简单照明的功能,但是小夜灯照明亮度不够,突然停电或关灯后照明不足。现有技术技术的应急灯产品多安装于楼道、厂房、出口处,主要用以指示安全出口以及逃生方向。用于家用的应急灯产品多数则为手电筒类应急灯,平时充电储电,当家中断电时拿出使用,起到临时照明的作用,但是手电筒类应急灯的光照范围小,照明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应急灯通过检测插座是否有电决定是否点亮,作为家用应急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的问题:当照明灯故障时无法正常点亮;当夜晚睡觉后停电时,应急灯会彻夜常亮影响睡眠;现有技术的应急灯安装和放置位置要求高挪动不便;在不停电时,应急灯则毫无用处,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通过光敏元件感知环境的光照强度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定时照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应急灯仅通过检测插座是否有电决定是否点亮照明而导致的应急灯功能单一,实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发光腔室,所述发光腔室上端安装有伞状罩盖,位于所述安装底座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光敏元件,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面嵌装有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池,位于所述发光腔室内设置有发光柱,所述发光柱上安装有若干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声敏元件;所述声敏元件为驻极体话筒或压电陶瓷片。进一步地,所述伞状罩盖与发光腔室上端旋合连接,位于所述伞状罩盖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反光板,位于所述发光腔室下端设置有下反光板,所述上反光板为倒立的圆台形结构,所述下反光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伞状罩盖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提手,所述伞状罩盖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提手的嵌装槽,在所述嵌装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调节提手包括连接柄,位于所述连接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安装在嵌装槽内并与定位块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旋转臂内设置有伸缩空腔,所述伸缩空腔内设置有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旋转臂和连接柄。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柄中间包裹有防滑壳体,在所述旋转臂上靠近防滑壳体的一端延伸有卡扣端,在所述防滑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扣端相对应的卡扣通道;所述连接柄的两端放置于伸缩空腔内并连接有限位块。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光敏元件对环境中的照明亮度变化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环境的照明亮度突降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并自动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关闭,因此在突然停电或关灯后,本技术的应急灯能为人们提供短暂的照明功能,在停电时方便人们寻找备用照明灯具,在关灯后方便人们在黑暗的空间内移动,避免发生碰撞或摔倒,较传统的应急灯具,有效提高的应急灯的实用性能,避免应急灯断电常亮的问题;(2)本技术的应急灯通过调节提手方便了应急灯具的移动和悬挂;(3)本技术应急灯的发光腔室内设置有上反光板和下反光板,有效增强了灯具的光照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伞状罩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流程图。图中:1-安装底座;2-发光腔室;3-伞状罩盖;4-单片机;5-光敏元件;6-供电电池;7-发光柱;8-发光二极管;9-声敏元件;10-上反光板;11-下反光板;12-调节提手;13-嵌装槽;14-定位块;121-连接柄;122-旋转臂;123-伸缩空腔;124-收缩弹簧;125-防滑壳体;126-卡扣端;127-卡扣通道;12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本技术旨在突然停电或晚上关灯后的短时间照明问题,提供了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的应急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的应急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在应急灯上设置用于监测外界环境照明亮度的光敏电阻,并预先设定在外界环境照明亮度发生突降时的照明时间阈值;步骤200、通过应急灯内的低功耗单片机接收光敏电阻的检测数据,依据该检测数据判断是否照明,声敏元件为助极体麦克风或压电陶瓷片;步骤300、当检测到外界环境照明亮度发生突降时,单片机控制应急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照明,否则不工作;步骤400、低功耗单片机对发光二级光的照明时间进行计时,达到照明时间阈值时,断开发光二极管的供电。所述突降的判断依据为:当检测外界环境的亮度值下降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或者下降的比例,且最终亮度值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例如:采用0-100的数值来表示亮度的程度;假设某时间点前后亮度的差值超过40,对应的阈值记为1;或者下降比例达到70%对应的阈值记为2,并且最终的亮度值为20,对应的阈值为3。综合满足调节则认为亮度突降。所述低功耗单片机将获取外界环境亮度突降信息,亮度突降时间,发光二级光的历史点亮时间进行存储,并作为下次外界环境亮度突降的程度,以及导致亮度突降的原因的判断依据,进一步决定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以及点亮时间。当低功耗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发光腔室(2),所述发光腔室(2)上端安装有伞状罩盖(3),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电性连接有光敏元件(5),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下端面嵌装有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池(6),位于所述发光腔室(2)内设置有发光柱(7),所述发光柱(7)上安装有若干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发光腔室(2),所述发光腔室(2)上端安装有伞状罩盖(3),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电性连接有光敏元件(5),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下端面嵌装有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池(6),位于所述发光腔室(2)内设置有发光柱(7),所述发光柱(7)上安装有若干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安装有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的声敏元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敏元件(9)为驻极体话筒或压电陶瓷片;所述伞状罩盖(3)与发光腔室(2)上端旋合连接,位于所述伞状罩盖(3)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反光板(10),位于所述发光腔室(2)下端设置有下反光板(11),所述上反光板(10)为倒立的圆台形结构,所述下反光板(11)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睿博
申请(专利权)人:赵睿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