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80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框架,发生器框架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面,两侧面间安装4组固定杆;第1组与第2组固定杆之间为低级作业区,第2组、第3组与第4组固定杆间为高级作业区;侧面上设置安装杆通孔,通孔内设置安装杆,低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连接低级电极平衡片,高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连接高级电极平衡片;第1组与第2组固定杆上安装第一低级电极片,低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上安装第二低级电极片;第3组与第4组固定杆上安装第一高级电极片,高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上安装第二高级电极片,低级、高级电极片均交错排列。该负离子发生器结构简单,通过过滤和吸附双重处理,油烟净化效果好。

A negative io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负离子净化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艾灸是常见的中医理疗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艾烟净化仪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艾烟净化仪简单来说就是艾灸作业端连接净化仪主体,通过集中收集油烟后,进而利用净化仪来进行消除,达到净化的目的,而净化仪除油烟多采用的是负离子技术。艾灸理疗过程为开放作业,油烟无法全部清除,负离子发生器需更多的释放负离子,艾烟净化仪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果,才能去除更多的油烟、气味等,使理疗环境在作业过程中可长时间保持舒适度。但现有技术中的艾烟净化仪,负离子发生器加工复杂,且油烟、气味等去除效果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加工简单,油烟、气味净化效果好的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结构简单,加工使用方便,可通过过滤和吸附的双重处理,油烟、气味等净化效果好,满足使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框架,所述发生器框架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间安装有4组固定杆,每组所述固定杆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所述固定杆;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低级作业区,所述低级作业区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杆通孔;第2组、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高级作业区,所述高级作业区的两侧面上均各设置有4个所述安装杆通孔;所述安装杆通孔内均设置有安装杆,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连接低级电极平衡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分别连接两块高级电极平衡片;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低级电极片,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低级电极片,所述第一低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低级电极片交错排列;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高级电极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高级电极片,所述第一高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高级电极片交错排列。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低级电极片、第二低级电极片均至少设置1块。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高级电极片、第二高级电极片均至少设置1块。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低级电极片的周边设置为锯齿状。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高级电极片设置为“土”字型结构。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高级电极片的内外周边设置为锯齿状。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级电极平衡片的两侧设置有陶瓷绝缘子。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级电极平衡片与所述陶瓷绝缘子采用塑胶螺丝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极片的设置,在发生器腔体框架内形成了低级作业区和高级作业区两个部分,高级作业区产生高级负离子,主要进行烟雾过滤处理,而低级作业区产生低级负离子,则主要进行油烟吸附处理,负离子产生数量多,并可进行过滤和吸附双重处理,同时作业,油烟、气味等的去除效果大幅提升,净化效果好,且该负离子发生器结构简单,加工使用方便,满足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第一低级电极片的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第二低级电极片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第一高级电极片的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负离子发生器第二高级电极片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发生器框架,2-第1组固定杆,3-第2组固定杆,4-第3组固定杆,5-第4组固定杆,6-安装杆,7-安装杆通孔,8-高级电极平衡片,9-低级电极平衡片,10-陶瓷绝缘子,11-塑胶螺丝,12-第一低级电极片,13-第二低级电极片,14-第一高级电极片,15-第二高级电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好的实施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框架1,形成负离子发生器的盒体,为空腔结构,发生器框架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面,其他面上不设置封挡。两个侧面间安装有4组固定杆,每组固定杆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固定杆,固定杆的间距根据第一负极电极片、第一高级电极片上的安装孔的间距确定,保证安装配合度。第1组与第2组固定杆(2与3)之间为低级作业区,低级作业区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杆通孔7,安装杆通孔7的间距以第二低级电极片13的安装孔的间距确定,均匀设置。第2组、第3组与第4组固定杆(3、4与5)之间为高级作业区,高级作业区的两侧面上均各设置有4个安装杆通孔7,安装杆通孔7的间距以第二高级电极片15的安装孔的间距确定,需均匀设置。安装杆通孔7内均设置有安装杆6,低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6的一端伸出安装杆通孔7连接低级电极平衡片9,控制第二低级电极片13的平衡。高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6的两端均伸出安装杆通孔7分别连接两块高级电极平衡片8,控制第二高级电极片15的平衡。高级电极平衡片8的两侧设置有陶瓷绝缘子10,高级电极平衡片8与陶瓷绝缘子10采用塑胶螺丝11连接。陶瓷绝缘子10使正负电极分开,产生一定的正负级磁场;塑胶螺丝11起绝缘作用,防止正负电极接触。第1组与第2组固定杆(2与3)上安装有第一低级电极片12,低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6上安装有第二低级电极片13,第一低级电极片12与第二低级电极片13交错排列,在发生器连接作业后,第一低级电极片12与第二低级电极片13产生电极差,进而产生低级负离子,起到吸附效果。第一低级电极片12、第二低级电极片13均至少设置1块,为充分利用电极片,第一低级电极片12设置N块,第二低级电极片13则设置N+1块,效果更好。电极片间距需均匀,且交错依次排列。第二低级电极片13的周边设置为锯齿状,采用锯齿状可使电极接触点增大,低级负离子释放增多,增加效果更好。第3组与第4组固定杆(4与5)上安装有第一高级电极片14,高级作业区内的安装杆6上安装有第二高级电极片15,第一高级电极片14与第二高级电极片15交错排列,在发生器连接作业后,第一高级电极片14与第二高级电极片15产生电极差,进而产生高级负离子,起到过滤效果。第一高级电极片14、第二高级电极片15均至少设置1块,同理,为充分利用电极片,第一高级电极片14设置N块,第二高级电极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框架,所述发生器框架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间安装有4组固定杆,每组所述固定杆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所述固定杆;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低级作业区,所述低级作业区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杆通孔;第2组、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高级作业区,所述高级作业区的两侧面上均各设置有4个所述安装杆通孔;所述安装杆通孔内均设置有安装杆,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连接低级电极平衡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分别连接两块高级电极平衡片;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低级电极片,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低级电极片,所述第一低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低级电极片交错排列;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高级电极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高级电极片,所述第一高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高级电极片交错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框架,所述发生器框架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间安装有4组固定杆,每组所述固定杆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所述固定杆;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低级作业区,所述低级作业区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杆通孔;第2组、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之间为高级作业区,所述高级作业区的两侧面上均各设置有4个所述安装杆通孔;所述安装杆通孔内均设置有安装杆,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连接低级电极平衡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杆通孔分别连接两块高级电极平衡片;第1组与第2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低级电极片,所述低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低级电极片,所述第一低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低级电极片交错排列;第3组与第4组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一高级电极片,所述高级作业区内的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高级电极片,所述第一高级电极片与所述第二高级电极片交错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绎吴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九艾御堂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