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8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21
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金属壳体以及电路板,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后端的脚部,金属壳体紧密包覆绝缘本体的外周且具有位于绝缘本体后方的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焊接脚。电路板位于绝缘本体的后端;端子的脚部与金属壳体的第一、第二焊接脚均焊接于电路板,且第一、第二焊接脚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正、反面。金属壳体由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第一焊接脚的焊接宽度为金属板的厚度,第二焊接脚的焊接宽度则大于金属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焊接脚由弯折的金属板面提供较大的焊接面,加强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

Plu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关于一种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技术专利第CN206878212U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金属壳体开设有一对板槽,电路板的前端被卡持在板槽内,金属壳体的切割面焊接在电路板的焊盘。该专利中,因金属壳体的金属板厚度为定值,而且也比较小,切割面直接焊接,使得其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面积比较小,易有电路板脱落问题。同时,金属壳体的后端也容易有与电路板的前端彼此干涉问题,尤其是端子接脚。所以,上述连接器仍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能改善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金属壳体以及电路板,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后端的脚部,所述金属壳体紧密包覆绝缘本体的外周且具有位于绝缘本体后方的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焊接脚,所述电路板位于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端子的脚部与金属壳体的第一、第二焊接脚均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分别焊接所述电路板的正、反面;所述金属壳体由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第一焊接脚的焊接宽度为所述金属板的厚度,第二焊接脚的焊接宽度则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第二焊接脚提供较大的焊接面,加强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拆解立体图。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拆解立体图。图4为图3进一步拆解的立体图,其中金属外壳被去除。图5为图4的侧视图,其中电路板被去除。图6为类似于图5,保留有插入的电路板。图7为图4的前视图,其中电路板被去除。图8为类似于图7,保留有电路板。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8公开了本技术的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若干端子20、金属壳体30、电路板40,以及将金属壳体30与电路板40包围在其内的金属外壳50。绝缘本体10开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槽11,定义插头连接器对接端为前,相对的则为后。端子20包括接触部21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后端的脚部22,接触部21呈两排排列,并向前凸伸入对接槽11内,脚部22排列成上、下两排结构,呈倾斜状,从而形成一个可用电路板40前端插入的板空间(图4清楚可见)。金属壳体30紧密包覆绝缘本体10的外周且具有位于绝缘本体10后方的第一焊接脚31与第二焊接脚32,第一、第二焊接脚均包括分别位于两排端子脚部22的横向两侧的一对焊接脚,第一、第二焊接脚之间也构成上述板空间。电路板40位于绝缘本体10的后端,其前端被夹持在上述板空间内。端子的脚部22与金属壳体30的第一、第二焊接脚31、32均焊接于电路板40,两排端子的脚部分别焊接在电路板40的正反面,第一、第二焊接脚也分别焊接于电路板的正、反面。电路板40则对应设置有焊盘41、42、43,其中与第一、第二焊接脚对应的焊盘宽度加大。所述金属壳体40由一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第一焊接脚31的焊接宽度为金属板的厚度(即板厚),第二焊接脚的焊接宽度则大于金属板的厚度。在具体实施例中,金属壳体30直接向后延伸有第一竖直片311,第一竖直片的一侧切割面312形成上述第一焊接脚31。金属壳体30直接向后延伸有第二竖直片321,第二竖直片一侧再水平弯折出一连接片322,连接片的金属板面形成上述的第二焊接脚32。本设计中,第二焊接脚32由连接片322的金属板面提供焊接面,连接片提供的金属板面大于金属板的板厚,搭配加宽的电路板焊盘43,加强金属壳体与电路板的焊接强度。金属壳体30延伸有多个固定片33,固定片33是自金属壳体30的后边缘垂直弯折出,分别位于端子脚部22的上、下两侧。金属外壳50为上、下两件式设计,其前端设置有凹陷部51,凹陷部51内设有扣持缝52,固定片33扣持在扣持缝52内,可以增强插头连接器100的抗拉力强度。金属壳体30具有彼此固定的对接边34,对接边彼此铆合固定。上述加宽第二焊接脚32,同时也可以改善对接边34在多次对接插拔后造成的开裂问题。本实施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为HDMI连接器,金属壳体30包括彼此相对的长壁35、短壁36,分别连接长壁两端的一对上端壁37,分别连接短壁两端的一对下端壁38,上、下端壁37、38彼此相连,所述下端壁38为倾斜状,第一竖直片311自上端壁37一体延伸出,第二竖直片321自下端壁38延伸出,连接片322弯折的倾斜度大致同于下端壁38的倾斜度,从图7的下端壁与第二竖直片321重合度可以看出。另外,第一竖直片311的强度比较大,第二竖直片321则提供一定的弹性,使得插头连接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第二竖直片321则允许电路板作轻微的偏移。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金属壳体以及电路板,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后端的脚部,所述金属壳体紧密包覆绝缘本体的外周且具有位于绝缘本体后方的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焊接脚,所述电路板位于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端子的脚部与金属壳体的第一、第二焊接脚均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分别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正、反面;所述金属壳体由金属板弯折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脚的焊接宽度为所述金属板的厚度,第二焊接脚的焊接宽度则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金属壳体以及电路板,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后端的脚部,所述金属壳体紧密包覆绝缘本体的外周且具有位于绝缘本体后方的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焊接脚,所述电路板位于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端子的脚部与金属壳体的第一、第二焊接脚均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分别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正、反面;所述金属壳体由金属板弯折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脚的焊接宽度为所述金属板的厚度,第二焊接脚的焊接宽度则大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直接向后延伸有第一竖直片,所述第一竖直片的一侧切割面形成上述第一焊接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直接向后延伸有第二竖直片,所述第二竖直片一侧再水平弯折出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金属板面形成上述的第二焊接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彼此相对的长壁、短壁,分别连接长壁两端的一对上端壁,分别连接短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成郑士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台捷电子有限公司台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