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77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第一接地安装板,第一接地安装板安装在主体上,第一接地安装板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内部的铝护套外露,并被压靠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接地线,接地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安装板连接,接地线的第二端接地,解决了电缆接地不良和地线线径不足而影响电缆安全使用的这一难题,又大大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性及美观性,同时有利于标准化的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耗时费力,电缆易脱落,电缆传输性以及使用性较差的问题。

Cable grou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接地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信号线路施工中,需要运用到信号电缆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电缆要进行接地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是先制作u型夹,用烙铁在u型夹上焊上地线,通过u型夹固定在电缆的钢铠及铝护套上。由于进入信号机械室的电缆根数过多,需要将每个u型夹上的地线环接在一起后,引出一根地线接到地线排处,从而实现每根电缆都达到接地的目的。在利用烙铁将地线焊接在u型夹上时,由于材料原因地线的线径无法使用较大的,只能选用1.5平方毫米的地线才能焊接在u型夹上,但地线的线径不足,无法保证电缆接地的数值达到标准,并且在焊接过程中耗时费力,电缆易脱落,电缆接地时电缆与接地设备连接不良,电缆传输性以及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信号电缆接地时电缆与接地设备连接不良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包括:主体,主体能够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第一接地安装板,第一接地安装板安装在主体上,第一接地安装板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内部的铝护套外露,并被压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接地线,接地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安装板连接,接地线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地安装板,第二接地安装板安装在主体上,并位于第一接地安装板的底部,第二接地安装板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内部的钢套外露,并被压在第二接地安装板上,接地线的中间段与第二接地安装板连接。进一步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板,电缆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一接地安装板之间,第一压板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以使第一压板压住电缆。进一步地,电缆为多个,第一压板为多个,多个第一压板一一对应地压在多个电缆上。进一步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板,电缆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压板和第二接地安装板之间,第二压板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第二接地安装板上,以使第二压板压住电缆。进一步地,电缆为多个,第二压板为多个,多个第二压板一一对应地压在多个电缆上。进一步地,接地线为两根。进一步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U型夹,主体包括固定板,U型夹插接在固定板上,电缆被U型夹固定在固定板上。进一步地,固定板为多个,第一接地安装板和第二接地安装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板之间,U型夹为多个,多个U型夹插接在多个固定板上。进一步地,固定板、第一接地安装板及第二接地安装板均平行设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缆接地装置包括主体、第一接地安装板以及接地线。主体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主体上安装有第一接地安装板,经过处理的电缆被压靠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其中电缆内部的铝护套外露,与第一接地安装板导通,接地线与第一接地安装板连接,通过接地线实现接地,通过主体及第一接地安装板对电缆进行整合及固定,操作方便,解决了电缆接地不良和地线线径不足而影响电缆安全使用的这一难题,又大大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性及美观性,同时有利于标准化的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耗时费力,电缆易脱落,电缆传输性以及使用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电缆接地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电缆接地装置的主体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电缆接地装置的第一压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电缆接地装置的U型夹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主体;11、第一接地安装板;12、第二接地安装板;13、接地线;21、第一压板;22、第二压板;30、电缆;40、固定板;50、U型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在铁路信号线路施工中,需要运用到信号电缆30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电缆30要进行接地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是先制作U型夹50,用烙铁在U型夹50上焊上地线,通过U型夹50固定在电缆30的钢铠及铝护套上,由于进入信号机械室的电缆30根数过多,需要将每个U型夹50上的地线环接在一起后,引出一根地线接到地线排处,从而实现每根电缆30都达到接地的目的。在利用烙铁将地线焊接在U型夹50上时,由于材料原因地线的线径无法使用较大的,只能选用1.5平方毫米的地线才能焊接在U型夹50上,但地线的线径不足,无法保证电缆30接地的数值达到标准,并且在焊接过程中耗时费力,电缆30易脱落,电缆30传输性以及使用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地装置,该电缆接地装置包括主体10、第一接地安装板11和接地线13,其中,主体10能够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第一接地安装板11安装在主体10上,第一接地安装板11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30内部的铝护套外露,并被压靠在第一接地安装板11上;接地线13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安装板11连接,接地线13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电缆30内部具有钢铠及铝护套,通过主体及第一接地安装板对电缆30进行整合及固定,操作方便,不需要任何的培训即可操作,解决了电缆30接地不良和地线线径不足而影响电缆30安全使用的这一难题,又大大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性及美观性,同时有利于标准化的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在焊接过程中耗时费力,电缆易脱落,电缆传输性以及使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地对电缆30进行固定,使电缆3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主体10上,本实施例中的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地安装板12,第二接地安装板12安装在主体10上,并位于第一接地安装板11的底部,第二接地安装板12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30内部的钢套外露,并被压在第二接地安装板12上,接地线13的中间段与第二接地安装板12连接,通过第一接地安装板及第二接地安装板共同对电缆30进行固定,使电缆30能够稳定地连接在主体上,防止电缆30脱落,通过第二接地安装板也可以保证电缆30的接地效果。为了将电缆30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本实施例中的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板21,电缆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压板21和第一接地安装板11之间,第一压板21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第一接地安装板11上,以使第一压板21压住电缆30,通过螺纹紧固件的紧固,可以牢固地将电缆30压在第一接地安装板上,防止电缆30脱落,保证接地质量。为了实现对多个电缆30的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缆30为多个,第一压板21为多个,多个第一压板21一一对应地压在多个电缆30上,通过多个第一压板21分别压住多个电缆30,以实现对多个电缆30的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0),所述主体(10)能够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n第一接地安装板(11),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30)内部的铝护套外露,并被压在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上;/n接地线(13),所述接地线(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连接,所述接地线(13)的第二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能够安装在信号室的墙壁上;
第一接地安装板(11),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缆(30)内部的铝护套外露,并被压在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上;
接地线(13),所述接地线(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连接,所述接地线(13)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地安装板(12),所述第二接地安装板(12)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地安装板(12)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电缆(30)内部的钢套外露,并被压在所述第二接地安装板(12)上,所述接地线(13)的中间段与所述第二接地安装板(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板(21),所述电缆(3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压板(21)和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之间,所述第一压板(21)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地安装板(11)上,以使所述第一压板(21)压住所述电缆(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30)为多个,所述第一压板(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板(21)一一对应地压在多个所述电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