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67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下部滑动轴承、上部轴承、叶轮、泵轴、泵盖、停车密封、机械密封、电机支架和电机,泵轴插入在内壳体内,泵轴通过上部轴承和下部滑动轴承支撑;叶轮采用混流式叶轮;叶轮的出口设有导叶体;泵盖设置在外壳体的顶端;泵盖的下方设置有两道反射层;泵盖上设置有雷达液位计;泵轴的上部延伸出所述泵盖形成伸出端;泵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采用混流式叶轮、抽芯式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滑动轴承利用铅铋介质进行润滑和冷却,无需通入其他冷却介质,隔热效果好。

A vertical mixed flow pump for primary circuit of lead bismuth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
技术介绍
铅铋泵的功能是驱动反应堆冷却剂(液态铅铋合金)在一回路系统内循环流动,将堆芯的热量传递给主换热器;同时铅铋泵的承压部件属于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和有毒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屏障。目前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修的立式混流,用于驱动反应堆冷却剂(液态铅铋合金)在一回路系统内循环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采用混流式叶轮、抽芯式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滑动轴承利用铅铋介质进行润滑和冷却,无需通入其他冷却介质,隔热效果好。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下部滑动轴承、上部轴承、叶轮、泵轴、泵盖、停车密封、机械密封、电机支架和电机,其中: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端为泵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泵出口;<br>所述泵轴插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下部滑动轴承、上部轴承、叶轮、泵轴、泵盖、停车密封、机械密封、电机支架和电机,其中:/n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端为泵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泵出口;/n所述泵轴插入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泵轴采用空心轴,所述上部轴承和下部滑动轴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泵轴的上下部,且所述泵轴通过所述上部轴承和下部滑动轴承支撑;/n所述叶轮采用混流式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底端,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下部滑动轴承的底端;/n所述叶轮的出口设有导叶体,且所述导叶体套在所述下部滑动轴承上;/n所述泵出口的部位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铅铋反应堆一回路的立式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下部滑动轴承、上部轴承、叶轮、泵轴、泵盖、停车密封、机械密封、电机支架和电机,其中:
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端为泵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泵出口;
所述泵轴插入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泵轴采用空心轴,所述上部轴承和下部滑动轴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泵轴的上下部,且所述泵轴通过所述上部轴承和下部滑动轴承支撑;
所述叶轮采用混流式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底端,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下部滑动轴承的底端;
所述叶轮的出口设有导叶体,且所述导叶体套在所述下部滑动轴承上;
所述泵出口的部位设置有出口段,所述出口段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且套设在所述泵轴上;所述出口段的顶端与所述内壳体的底端相连,所述出口段的底端与所述导叶体的顶端相连;
所述泵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端,所述泵盖内设置有冷却水腔;
所述泵盖的下方设置有两道反射层,且所述两道反射层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内壳体与泵轴之间;
所述泵盖上设置有雷达液位计,且所述雷达液位计插入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
所述泵轴的上部延伸出所述泵盖形成伸出端,所述机械密封和停车密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泵轴的伸出端;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