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45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附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该炉主要由蜂窝煤炉,上、下循环管及保温筒组成,炉芯外的保温层内夹有环形水套,炉膛顶部为锅底形挡火圈,并通过烟囱及二次进风管增大火力,上、下循环管与环形水套连通,保温筒连通上、下循环管,进出水管及排气信号管,该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安装方便,可同时满足用户炊事、淋浴需要,热效率高,节省煤耗,适合城镇、农村蜂窝煤用户使用,并可广泛推广到餐饮业及单位食堂。(*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蜂窝煤炉,特别是一种附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普通的蜂窝煤炉炉壁侧无夹套水箱,炉子散热损失大,炉壳极易因高温而损坏。有的蜂窝煤炉炉壁有夹套水箱,但炉子体积大,热水在夹套水箱内不能循环加热,提供的热水量少,不能满足用户沐浴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能充分利用煤炉余热的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它主要由蜂窝煤炉,上、下循环管及保温筒组成。蜂窝煤炉炉芯外包裹保温层,保温层内夹环形水套,保温层被炉壳包裹。蜂窝煤炉炉膛顶部为挡火圈,挡火圈外有回风道及烟囱通向外界,挡火圈内通过二次进风管通向炉膛底部。蜂窝煤炉炉体底部为炉灰室及风门。上、下循环管分别与环形水套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保温筒一侧中部连通上循环管,另一侧上部连排气信号管,下部连通进出水管和下循环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生产、安装方便,可实现冷水在保温筒和环形水套中的循环加热,同时满足用户炊事、淋浴需要,热效率高,节省煤耗,特别适合城镇、农村蜂窝煤用户使用,也可推广到个体饮食业及单位小伙食团使用。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蜂窝煤炉炉芯1外包裹保温层2,保温层2内夹环形水套3,保温层2被炉壳4包裹。环形水套3是由二层镀锌铁皮围成的空腔,内为待加热的冷水。蜂窝煤炉炉膛顶部为挡火圈5,其接触锅底一面与锅底形状一致并吻合于锅底,则火力可均匀布满整个铁锅。挡火圈5外围为回风道6并通过烟囱7与外界相通。挡火圈5内有一环形空腔并通过二次进风管8与炉膛底部相通,这样利用烟囱7抽力及二次进风技术可使蜂窝煤燃烧更充分,火力更猛。蜂窝煤炉炉体底部为炉灰室9及风门10。上、下循环管11、12分别与环形水套3的顶部和底部连通。保温筒13一侧中部连通上循环管11,另一侧上部连排气信号管14,下部连通进出水管15和下循环管12。环形水套3内的水与保温层2进行热交换,水受热膨胀,则利用冷热水的密度差及重力作用即可使水在保温筒13、下循环管12、环形水套3、上循环管11中自行循环加热。进出水管15与自来水管及淋浴管连通,淋浴时可将保温筒13中的热水放出混合自来水即可,热水用尽后再由进出水管15加冷水到保温筒13内,加水量可通过排气信号管14掌握。上、下循环管11、12用镀锌铁管制作,保温筒13用双层白铁皮制作,夹层内加保温材料以防锈蚀及保温。权利要求1.一种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蜂窝煤炉,上、下循环管及保温筒组成;蜂窝煤炉炉芯外包裹保温层,保温层内夹环形水套,保温层被炉壳包裹,蜂窝煤炉炉膛顶部为挡火圈,挡火圈外有回风道及烟囱通向外界,挡火圈内通过二次进风管通向炉膛底部,蜂窝煤炉炉体底部为炉灰室及风门;上、下循环管分别与环形水套的顶部及底部相连通,保温筒一侧中部连通上循环管,另一侧上部连排气信号管,下部连通进出水管和下循环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挡火圈顶部接触锅底一面与锅底形状一致并吻合于锅底。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附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该炉主要由蜂窝煤炉,上、下循环管及保温筒组成,炉芯外的保温层内夹有环形水套,炉膛顶部为锅底形挡火圈,并通过烟囱及二次进风管增大火力,上、下循环管与环形水套连通,保温筒连通上、下循环管,进出水管及排气信号管,该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安装方便,可同时满足用户炊事、淋浴需要,热效率高,节省煤耗,适合城镇、农村蜂窝煤用户使用,并可广泛推广到餐饮业及单位食堂。文档编号F24B9/00GK2319706SQ9821010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荣洲 申请人:四川省盐边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热水淋浴设备的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蜂窝煤炉,上、下循环管及保温筒组成;蜂窝煤炉炉芯外包裹保温层,保温层内夹环形水套,保温层被炉壳包裹,蜂窝煤炉炉膛顶部为挡火圈,挡火圈外有回风道及烟囱通向外界,挡火圈内通过二次进风管通向炉膛底部,蜂窝煤炉炉体底部为炉灰室及风门;上、下循环管分别与环形水套的顶部及底部相连通,保温筒一侧中部连通上循环管,另一侧上部连排气信号管,下部连通进出水管和下循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盐边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