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清凉专利>正文

折式床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2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折式床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将两组定位关节装设于活动床架及固定床架两侧,使操作者得以快速且轻松遂行床体及椅子的变换,且由于将固定床架设于支撑架其连接部而支撑脚位于固定床架的外侧,且于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脚,另于活动床架上设有辅助脚;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论于床体或椅子型态均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且安全稳固性良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折式床改良结构,更具体而言,藉由将两组定位关节装设于活动床架及固定床架两则,使操作者得以快速且轻松遂行床体及椅子的变换,且由于将固定床架设于支撑架其连接部而支撑脚位于固定床架的外侧,且于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脚,另于活动床架上设有辅助脚;据此,本技术无论于床体或椅子型态均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且安全稳固性良好。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此为申请案号第80215210的可供折成沙发使用的床体结构,亦即欲称的沙发床可折合呈沙发椅及床体的相异型态,其主要是由一床架10、两对应固设于床架10两侧边上的转折机构以及两可供装设床垫且可转折呈沙发或床铺使用的第一、二承架11、12所组成,其中该转折机构,其是为在第一、二承架11、12上分别枢设有第一、二摆臂13、14,并在第一、二摆臂13、14间枢设有连动杆15及弹簧16而形成一可前后摆动的四连杆机构;其中该连动杆15为具有一弯折角度的型态。请参阅图2所示,此为沙发床呈沙发椅的使用状态,此时第一运动杆15与第一承架11的侧边是为呈相平行靠合的型态,而第二连动杆15则朝第一连动杆15方向倾斜,连动杆15的短侧与第一连动杆15亦呈平行靠合状态;请参阅图3所示,于沙发床欲遂行折合转变呈床体时,必须先将第二承架12提起,此时第二摆臂14因受到第二承架12的连动而立起,而连动杆15亦受第二摆臂14的动作而连动第一摆臂13,因此第一承架11及第二承架12呈“V”字型;请参阅图4所示,于第一承架11及第二承架12呈“V”字型时将第二承架12朝如图的左侧拉动并施力下压,使第一摆臂3及第二摆臂14因受第二承架12施力的影响,因此朝如图左侧倾斜,此时第一承架11及第二承架12是呈平坦的型态,亦即为床体的型态。而欲遂行床体转变成沙发椅时,亦必须先将第二承架12提起,使第一承架11及第二承架12呈“V”字型,再将第二承架12朝如图的右侧推移并施力下压,使其呈成沙发椅状态。由上述的沙发床其沙发及床体的转变方式可知,其转变上相当麻烦,由沙发椅转变成床体或床体转主成沙发椅,均需先将第二承架12提起使第一承架及第二承架12呈“V”字型,方得以遂行转变而成沙发椅或床体的型态,操作上不仅麻烦且费力、费时。请参阅图4所示,于沙发床呈床体的型态时,其第二承架12是为较床架10为突出,且该处并无支撑点,因此倘若吾人躺卧于偏向第二承架12处;则床体容易因为重心不稳而翻落,对于使用者的安全而方相当堪虑。所以针对以上常用沙发床使用上的严重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经详细思索,并累积多年从事家具商品的贩制与研究开发的经验,终得以开发出一种折式床改良构造,使得以改善常用的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折式床改良构造,由于将固定床架设于支撑架其连接部而支撑脚位于固定床架的外侧,且于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脚,另于活动床架上设有辅助脚;据此,本技术无论于床体或椅子型态均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且安全稳固性良好。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折式床改良构造,藉由间活动床架及固定床架间设置定位关节,据使操作者得以快速且轻松遂行床体及椅子的变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折式床改良结构,由于本技术的各构件拆解及结合组配均相当容易,且拆解后所占的空间体积不大,因此有助于产业的包装、运送、储置及销售。所以,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折式床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两支撑架,其是成形有一连接部,并于连接部的两侧设有支撑脚,于连接部上设有预定数目的结合套;预定数目的连接杆,其是为一杆体,藉由支撑架的结合套而与之相结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一固定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各设有预定数目的连结部,藉由连结部与支撑架遂行结合,固定床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两组定位关节,定位关节是具有第一折臂及第二折臂,可遂行预定角度的折合及定位,该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一折臂是固设于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一活动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活动床架的两对应侧分别与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二折臂相结合;于活动床架的一侧枢设有预定数目的支撑脚,该支撑脚得于活动床架上遂行折合及伸展定位;据此,于活动床架藉由定位关节朝与固定床架相靠合方向遂行一预定角度的定位折合时,活动床架与定位床架是呈椅之型态;于活动床架藉定位关节而与固定床架位于同一平面,且将支撑脚伸展定位时,则为床的型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式床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两支撑架,其是成形有一连接部,并于连接部的两侧设有支撑脚,于连接部上设有预定数目的结构套;预定数目的连接杆,其是为一杆体,藉由支撑架的结合套而与之相结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一固定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各设有预定数目的连结部,藉由连结部与支撑架遂行结合,固定床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两组定位关节,定位关节是具有第一折臂及第二折臂,可遂行预定角度的折合及定位,该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一折臂是固设于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一活动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活动床架的两对应侧分别与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二折臂相结合;于活动床架的一侧枢设有预定数目的辅助脚,该辅助脚得于活动床架上遂行折合及伸展定位;据此,于活动床架藉由定位关节朝与固定床架相靠合方向遂行一预定角度的定位折合时,活动床架与定位床架是呈椅之型态;于活动床架藉定位关节而与固定床架位于同一平面,且将辅助脚伸展定位时,则为床的型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由于操作实施时,由于将固定床架设于支撑架其连接部而支撑脚位于固定床架的外侧,且于固定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脚,另于活动床架上设有辅助脚;据此,本技术无论于床体或椅子型态均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且安全稳固性良好,且各构件拆解及结合组配均相当容易,且拆解后所占的空间体积不大,因此有助于产业的包装、运送、储置及销售。图式部分图1是常用沙发床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常用沙发床呈沙发椅型态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常用沙发床折合操作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常用沙发床呈床体型态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呈椅子型态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呈床体型态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脚其剖面示意图。图号部分10.床架 11.第一承架 12.第二承架13.第一摆臂 14.第二摆臂 15.连动杆16.弹簧 20.支撑架21.连接部22.支撑脚 23.结合套231.套合槽232.固定孔30.连接杆40.固定床架41.连结块 411.连结缺口 42.固定脚50.定位关节 51.第一折臂 52.第二折臂60.活动床架 61.固定片611.折合定位孔612.伸展定位孔62.辅助脚621.弹片622.定位凸点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配合参阅图5、图8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折式床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两支撑架20、两连接杆30、一固定床架40、两组定位关节50及一活动床架60;该支撑架20,其是将一杆体弯折成形有一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式床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两支撑架,其是成形有一连接部,并于连接部的两侧设有支撑脚,于连接部上设有预定数目的结构套;预定数目的连接杆,其是为一杆体,藉由支撑架的结合套而与之相结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 ;一固定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各设有预定数目的连结部,藉由连结部与支撑架遂行结合,固定床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二支撑架相结合;两组定位关节,定位关节是具有第一折臂及第二折臂,可遂行预定角度的折合及定 位,该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一折臂是固设于固定床架的两对应侧;一活动床架,其是由预定数目的床架杆所结合制设,活动床架的两对应侧分别与两组定位关节的第二折臂相结合;于活动床架的一侧枢设有预定数目的辅助脚,该辅助脚得于活动床架上遂行折合及伸展定位 ;据此,于活动床架藉由定位关节朝与固定床架相靠合方向遂行一预定角度的定位折合时,活动床架与定位床架是呈椅之型态;于活动床架藉定位关节而与固定床架位于同一平面,且将辅助脚伸展定位时,则为床的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凉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