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1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家庭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包括系带、束风槽、导风筒和散风板,系带将到封装置整体固定在空调室内机本体上,束风筒将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气流收束并引导进入导风筒,经由散风板分散在室内,导风筒将束风筒内的气流引导向固定的方向,导风筒可以在束风筒上旋转或固定,将气流引导向不同的方向,气流经过散风板时被分散,避免空调出风口处强力气流的直吹,使室内温度在可调状态下减少空调气流直吹,避免空调并的产生,同时不影响空调的控温准确性。

Air guide of air condition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病是因为空调出风口带有寒意的气流直吹,致使人的呼吸道、关节肌肉、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感冒和风湿等已经是空调屋中的人身上司空见惯的疾病。为了减少空调病的发生,目前人们大多数采用了空调当饭层板来遮挡空调出风口,让空调出风口的气流迂回绕过挡风板,减少直吹;虽然现在市面上存在很多空调挡风板,空调挡风板可以将空调口吹出的风遮挡下来,或引导气流绕过挡风板由空调的上方或下方吹拂,减少了空调气流直吹,但是因为挡风板的遮挡,空调的气流先是在挡风板和空调出风口处盘旋然后再向四周扩散,首先受到气流影响的即是空调室内机,使空调室内机的测温探头测到的温度是空调吹出的气流温度而不是室内常规温度,造成控温功能产生较大偏差,调控温度的功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空调导风装置控温不准、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达到减少空调气流直吹的同时确保空调控温准确性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系带、束风槽、导风筒和散风板,所述系带为长条状的带体,系带绕过空调室内机的背板固定在束风槽的两端;导风筒左端与束风槽旋转连接、右端设置有圆形散风板;所述束风槽为一侧开口、对侧阵列设置有圆形通孔的长方形槽体;所述导风筒为弯曲呈弧形的管体,导风筒左端外表面收缩呈阶梯状,导风筒左端的卡槽深入束风槽的通孔内,导风筒的左端与束风槽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右端通过连杆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导风筒右端面的圆心并且垂直于导风筒的右端面,转轴与散风板轴承连接,所述散风板上设置有开孔。进一步地,所述束风槽的圆形通孔数量至少为5个。进一步地,束风槽的开口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条。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筒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进一步地,导风筒左端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的外径大于束风槽上的圆形通孔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散风板上的开孔呈长方形,阵列呈扇形的开孔为一组,多组开孔组成圆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系带绕过空调室内机的背板固定在束风槽的两端;导风筒左端与束风槽旋转连接、右端设置有散风板,空调出风孔出来的气流被束风槽收束,并经过导风筒引导,被散风板分散在室内,气流被引导离开空调室内机所在位置向四周吹拂,不会停留在空调出风口附近或流经空调测温探头附近,减少空调出风孔的气流直接对空调测温探头的影响,测温探头测定到的是室内平均温度,空调测温量的温度相对准确,提高控温准确性。本技术的导风筒的左端与束风槽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右端设置有通过连杆固定在轴心的转轴,转轴与散风板旋转连接,所述散风板上设置有开孔,散风板上的开孔呈长方形,阵列呈扇形的开孔为一组,多组开孔组成圆形,散风板在导风筒的气流吹动下可以旋转,将气流进一步切割分散,减少空调直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水平出风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竖直出风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束风槽与导风筒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导风筒与散风板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导风筒和散风板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系带,2为束风槽,3为导风筒,4为空调室内机,5为卡簧,6为卡槽,7为开孔,8为转轴,9为散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5、6、7所示,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包括系带1、束风槽2、导风筒3和散风板9,所述系带1为长条状的带体,系带1绕过空调室内机4的背板固定在束风槽2的两端;导风筒3左端与束风槽2旋转连接、右端设置有散风板9,空调出风孔出来的气流被束风槽2收束,并经过导风筒3引导,被散风板9分散在室内,气流被引导离开空调室内机4所在位置,减少空调出风孔的气流直接对空调测温探头的影响,使空调测温量的温度相对准确,提高控温准确性;所述束风槽2为一侧开口、对侧阵列设置有圆形通孔的长方形槽体;所述导风筒3为弯曲呈弧形的管体,导风筒3左端外表面收缩呈阶梯状,导风筒3左端的卡槽6深入束风槽2的通孔内,导风筒3的左端与束风槽2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右端通过连杆固定有转轴8,因此导风筒3可以被手动转动方向,如不进行手动转向,则导风筒3的方向是固定的,所述散风板9上设置有开孔7,散风板9在导风筒3的气流吹动下可以旋转,将气流进一步切割分散,减少空调直吹。本实施例中,所述束风槽2的圆形通孔数量至少为5个,数量多则可调整的风向更多,直接引导风向,减少空调气流朝同一个方向吹拂。所述束风槽2的开口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可以压在空调的出风口上,防止气流在出风口处扩散,影响空调气温检测探头的检测准确性。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导风筒3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在空调出风口的弧形导风筒3可以将气流引导的方向扩散成为一个锥形,增加空调出风方向的选择,例如空调安装于床头或者人员长时间逗留位置的正上方,则可以将导风筒3调整为图2的形式,此时空调出风为水平出风,扩大吹拂面积,且对房间每进行温度调节,适合大房间整体调节,如集体办公室或者会客厅;如空调安装与床位所对的墙面上或者窗子的上方,则可以选择图3的形式,此时空调出风为垂直出风,快速进行温度调节且温度调节的范围是由由空调下方向四周扩散,适合小房间快速降温或升温,如单人办公室或小卧室。本实施例中,导风筒3左端设置有卡槽6,卡槽6内设置有卡簧5,所述卡簧5的外径大于束风槽2上的圆形通孔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9上的开孔7呈长方形,阵列呈扇形的开孔7为一组,多组开孔7组成圆形,散风板9可以在气流的推动下旋转,此时旋转的散风板9对导风筒3吹出的气流多次切割导向,使气流方向更加多变和混乱,减少气流强度,避免气流直吹多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使用的卡簧5为国标GB894“C”型轴用挡圈卡簧。在使用前将系带1绕过空调室内机4背板,并将两端固定在束风槽2的两端,使束风槽2的开口与空调室内机4出风口相对,密封条紧压在空调室内机4出风口上,系带1在空调室内机4背板的挂孔上方,通过空调室内机4的膨胀螺栓固定。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系带(1)、束风槽(2)、导风筒(3)和散风板(9),所述系带(1)为长条状的带体,系带(1)绕过空调室内机(4)的背板固定在束风槽(2)的两端;导风筒(3)左端与束风槽(2)旋转连接、右端设置有圆形散风板(9);/n所述束风槽(2)为一侧开口、对侧阵列设置有圆形通孔的长方形槽体;所述导风筒(3)为弯曲呈弧形的管体,导风筒(3)左端的卡槽深入束风槽(2)的通孔内,导风筒(3)的左端与束风槽(2)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右端通过连杆固定有转轴(8),所述转轴(8)固定在导风筒(3)右端面的圆心并且垂直于导风筒(3)的右端面,转轴(8)与散风板(9)轴承连接,所述散风板(9)上设置有开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系带(1)、束风槽(2)、导风筒(3)和散风板(9),所述系带(1)为长条状的带体,系带(1)绕过空调室内机(4)的背板固定在束风槽(2)的两端;导风筒(3)左端与束风槽(2)旋转连接、右端设置有圆形散风板(9);
所述束风槽(2)为一侧开口、对侧阵列设置有圆形通孔的长方形槽体;所述导风筒(3)为弯曲呈弧形的管体,导风筒(3)左端的卡槽深入束风槽(2)的通孔内,导风筒(3)的左端与束风槽(2)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右端通过连杆固定有转轴(8),所述转轴(8)固定在导风筒(3)右端面的圆心并且垂直于导风筒(3)的右端面,转轴(8)与散风板(9)轴承连接,所述散风板(9)上设置有开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琼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