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20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和切换机构;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水平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水平出风通道连通至所述水平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竖直出风通过连通至所述竖直出风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可在所述竖直出风通道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之间移动。

A kind of double outlet air curtai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幕机一般只具备向下的出风口,当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形成风幕时又无法实现沿水平方向出风,因此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和切换机构;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水平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水平出风通道连通至所述水平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竖直出风通过连通至所述竖直出风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可在所述竖直出风通道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之间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切换转轴和切换电机,所述切换板与所述切换转轴固定,所述切换电机与所述切换转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切换转轴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转轴通过两条连接条分别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板形成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的圆心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心同心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壁凸出形成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位于所述竖直出风通道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板的端部靠近所述分隔片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片,所述限位凸片可顶触在所述分隔片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板靠近所述分隔片的端面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分隔片可卡入至所述导向槽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向所述切换板靠近所述水平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加。本技术的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通过切换机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地控制风幕机的出风方向,从而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为竖直方向出风或水平方向出风,适应性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平出风时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竖直出风时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空心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包括壳体10、离心风机11和切换机构;所述离心风机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壳体10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20和水平出风口40,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出风口30,所述离心风机11通过所述壳体10内的水平出风通道41连通至所述水平出风口40,所述离心风机11通过所述壳体10内的竖直出风通过连通至所述竖直出风口30;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51,所述切换板51可在所述竖直出风通道31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41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切换转轴52和切换电机,所述切换板51与所述切换转轴52固定,所述切换电机与所述切换转轴52连接并可带动所述切换转轴52转动。所述切换转轴通过两条连接条14分别与所述切换板51的两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板51形成有圆弧部511,所述圆弧部511的圆心与所述离心风机11的轴心同心设置。所述壳体10内壁凸出形成有分隔片12,所述分隔片12位于所述竖直出风通道31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41之间。所述切换板51的端部靠近所述分隔片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片512,所述限位凸片512可顶触在所述分隔片12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板51靠近所述分隔片12的端面处设置有导向槽13,所述分隔片12可卡入至所述导向槽13中。所述导向槽13的深度向所述切换板51靠近所述水平出风口40的一端逐渐增加。所述进风口20处设置有进风过滤网21,空气从所述进风口20进入至所述壳体10内,然后被所述离心风机11带动从其中一个出风口流出,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切换板51的位置,利用所述切换板51阻挡其中一条出风通道,从而达到控制出风方向的目的。当需要调整所述切换板51的位置时,所述切换电机带动所述切换转轴52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条14带动所述切换板51绕所述切换转轴52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转轴52与所述离心风机11的轴心同心。当需要水平方向出风时,所述切换电机带动所述切换板51转动,所述分隔片12卡入至所述导向槽13中,直至所述切换板51设置有限位凸片512的一端紧贴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所述切换板51对所述竖直出风通道31完全阻挡,从所述离心风机11流出的气流沿着所述切换板51的表面向所述水平出风口40流动。当需要竖直方向出风时,所述切换电机带动所述切换板51转动至所述水平出风通道41处,直至所述限位凸片512顶触在所述分隔片12处,阻挡所述竖直出风通道31。本实施例中,通过两条所述连接条14的作用,使得所述切换板51的两端均与所述切换转轴52连接,增加了转动过程中切换板51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通过切换机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地控制风幕机的出风方向,从而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为竖直方向出风或水平方向出风,适应性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和切换机构;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水平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水平出风通道连通至所述水平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竖直出风通过连通至所述竖直出风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可在所述竖直出风通道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和切换机构;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水平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水平出风通道连通至所述水平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通过所述壳体内的竖直出风通过连通至所述竖直出风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可在所述竖直出风通道与所述水平出风通道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切换转轴和切换电机,所述切换板与所述切换转轴固定,所述切换电机与所述切换转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切换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转轴通过两条连接条分别与所述切换板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儒黄新远解博超李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