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19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04
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超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空气加湿净化器。

Movable air 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多数为两个独立的产品,存在少数空气加湿净化一体机,工作时加湿和净化两个功能独立进行,且需要人工操作控制进行工作,本质上还是隶属于传统用电器,并且存在不能在室内自主移动进行工作这一缺陷,使得室内空气加湿净化效果不均匀,更加无法应用家庭装修后复杂的室内空气环境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用以解决不能在室内自主移动进行工作这一缺陷,使得室内空气加湿净化效果不均匀,更加无法应用家庭装修后复杂的室内空气环境当中这一问题。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超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水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测距装置2。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上设置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控制的红外测距装置2与超声波测距装置1,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接收WIFI通讯模块数据,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还控制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驱动电机与锂电池,所述的WIFI通讯模块向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传输数据,所述的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均在OLED显示屏9上显示。进一步的,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串联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0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1号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1的3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7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8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9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0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1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2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7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8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9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0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1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1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2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5号端,所述的I/O接口P3的6号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0的一端与芯片U1的9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开关S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7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8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开关S4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另一端、开关S3的另一端与开关S4的另一端后接地。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可移动平台搭载超声波测距装置和红外测距装置,同时进行测距,可以提高可移动平台的精准定位,实现移动中有效躲避障碍,同时附加防碰撞压敏传感器,进一步提高行进中的稳定避障能力,提高了可移动平台的安全性,保证了对行进路线调整的精度。2.本技术加载了OLED显示屏,可以现场查看当前可移动平台、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参数,将状态数据可视化,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室内环境状态的变化情况。3.本技术采用麦克纳姆轮作为,麦克纳姆轮具有全向驱动能力,有独特的运动方式,搭载了麦克纳姆轮的全向智能移动平台可以实现在任意的方向上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动作,配合超声波测距装置和红外测距装置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做出快速定位,在运动过程中检测到障碍会快速反应。4.本技术采用EMW3081wifi通讯模块,可以进行多种模式的数据传递,包括AP模式、STA模式和AP+STA三种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模式,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可以安全地连接至云平台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5.本技术设置为工作模式后,无需进行其他操作,设备会自动接受信息数据自主工作;wifi模块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后,将数据通过tx,rx串口传给主控就是MCU,这里MCU里写进了代码,比较各项数据,例如湿度值小于了程序中设置的标准值,MCU会将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至连接着的空气加湿器,从而控制加湿器进行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逻辑信号流程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按键电路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a)I/O引脚P1接口图,(b)I/O引脚P2接口图,(c)I/O引脚P3接口图,(d)I/O引脚P4接口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a)芯片U1电路图,(b)发光二极管D1电路图,(c)电容C2电路图。附图7是本技术的(a)晶振电路图,(b)复位电路图。附图8是本技术的OLED屏幕接口电路图。附图9是本技术的稳压电路图。附图10是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图。附图11是本技术的(a)超声波P14接口图,(b)红外模块P15接口图,(c)WIFI模块P16接口图,(d)WIFI模块P17接口图,(e)USB接口图。附图12是本技术的(a)芯片U3电路图,(b)电阻R4-R7的电路图,(c)电阻R8与发光二极管D3的电路图,(d)电阻R9与二极管D0的电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其特征是: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超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n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水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传感器(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组成包括:扁圆柱形壳体(12)下部设置有支撑底盘(13),并搭载麦克纳姆轮(8)作为移动,其特征是: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的侧面圆周方向依次分布超声波传感器(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红外线传感器(2),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
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前端设置空气加湿装置(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内部设置蓄水箱(11),所述的蓄水箱(11)连通出气孔(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4)的前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内设置负离子发生装置(10),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顶端设置换气孔(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6)的前端设置OLED显示屏(9),所述的OLED显示屏(9)设置在支撑底盘(13)上,所述的OLED显示屏(9)得前端设置红外线传感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扁圆柱形壳体(12)上设置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控制的红外线传感器(2)与超声波传感器(1),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接收WIFI通讯模块数据,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还控制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一(3-1)、防碰撞压敏传感器二(3-2)、驱动电机与锂电池,所述的WIFI通讯模块向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传输数据,所述的空气净化控制电路与空气加湿控制电路均在OLED显示屏(9)上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移动平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串联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的20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1号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9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0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1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2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3号端连接I/O接口P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7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6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5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14号端连接I/O接口P1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7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28号端连接I/O接口P4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0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4号端,
所述的芯片U1的31号端连接I/O接口P3的5号端,
所述的I/O接口P3的6号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S0的一端与芯片U1的9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开关S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的7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8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1的23号端连接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的24号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民顾健功王博涛黄蝶宋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