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18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通过夹持装置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有效对第二水管进行夹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一对固定板,有效的将夹持装置与第二水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设有导热管,有效的对第二水管上余热进行吸收,通过设有导热铜丝与导热管对接,有效的将导热管吸收的热能进行收集,通过保温箱内设有外隔板,外隔板采用碳纤维板材,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避免箱内热能流失,通过保温箱内设有内隔板,内隔板采用PVC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利于对导热铜丝内的热能进行快速吸收,存储于保温箱内,整体结构合理,安装便捷,具有良好的余热回收性能,实用性高等特点。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water circulation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属于水循环采暖系统用余热回收

技术介绍
水循环采暖系统,就是循环对水源进行加热,进行取暖,在水循环采暖系统停止后,其循环水管会残留大量的余热,余热随着时间会慢慢流失,现今大部分水循环采暖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对余热进行回收储存,大大浪费了余热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有保温箱和夹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今大部分水循环采暖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对余热进行回收储存,大大浪费了余热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远离第一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侧设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相对第二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箱包括内隔板,所述内隔板设在保温箱的内壁上,所述保温箱的外壁设有外隔板,所述内隔板与外隔板之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内设有导热铜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远离保温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泵的抽水端上,所述第二水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泵的排水端上,所述第二水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箱远离第一水管的侧壁上,所述循环水泵型号为MP-R,所述夹持装置夹持在第二水管的一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隔板为碳纤维板材,所述外隔板为PVC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保温箱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一对且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穿插于螺纹槽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导热管设一对且分别延伸至保温箱内与隔层的导热铜丝对接,导热管与导热铜丝对接不影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保温箱活动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循环采暖系统,通过夹持装置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有效对第二水管进行夹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一对固定板,有效的将夹持装置与第二水管进行固定。该水循环采暖系统,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设有导热管,有效的对第二水管上余热进行吸收,通过设有导热铜丝与导热管对接,有效的将导热管吸收的热能进行收集。该水循环采暖系统,通过保温箱内设有外隔板,外隔板采用碳纤维板材,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避免箱内热能流失,通过保温箱内设有内隔板,内隔板采用PVC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利于对导热铜丝内的热能进行快速吸收,存储于保温箱内。整体结构合理,安装便捷,具有良好的余热回收性能,实用性高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保温箱与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第一水管;3、循环水泵;4、第二水管;5、保温箱;6、夹持装置;51、内隔板;52、外隔板;53、隔层;54、导热铜丝;61、第一夹板;62、第二夹板;63、导热管;64、固定块;6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2,第一水管2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3,循环水泵3远离第一水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4,第二水管4的一侧设有保温箱5,保温箱5相对第二水管4的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6。保温箱5包括内隔板51,内隔板51设在保温箱5的内壁上,保温箱5的外壁设有外隔板52,内隔板51与外隔板52之间设有隔层53,隔层53内设有导热铜丝54,夹持装置6包括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远离保温箱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4,固定块64上连接有螺栓65,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相对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63,第一水管2远离水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泵3的抽水端上,第二水管4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泵3的排水端上,第二水管4远离循环水泵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箱1远离第一水管2的侧壁上,循环水泵3型号为MP-6R,夹持装置6夹持在第二水管4的一端上,内隔板51为碳纤维板材,外隔板52为PVC板,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均与保温箱5活动连接,固定块64设有一对且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螺栓65穿插于螺纹槽且与其螺纹连接,导热管63设一对且分别延伸至保温箱5内与隔层53的导热铜丝54对接,导热管63与导热铜丝54对接不影响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与保温箱5活动连接。具体的,通过先将夹持装置6的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对第二水管4进行夹持,使用螺栓65穿插过一对固定块64上螺纹槽,将其螺纹连接,螺栓65另一端使用螺母将其固定,循环水泵3通过第一水管2抽取水箱1内的热水,输送入第二水管4在循环至水箱1内,在水循环采暖系统结束后,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4散发着余热,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夹持时,导热管63与第二水管4相贴合,导热管63对第二水管4的热能吸收,将其传输给保温箱5隔层53的一对导热铜丝54,保温箱5的外隔板52为碳纤维板材,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使热能不会流失,保温箱5的内隔板51为PVC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便于吸收导热铜丝54的热能将其储存于保温箱5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2),所述第一水管(2)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3),所述循环水泵(3)远离第一水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的一侧设有保温箱(5),所述保温箱(5)相对第二水管(4)的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2),所述第一水管(2)远离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3),所述循环水泵(3)远离第一水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的一侧设有保温箱(5),所述保温箱(5)相对第二水管(4)的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5)包括内隔板(51),所述内隔板(51)设在保温箱(5)的内壁上,所述保温箱(5)的外壁设有外隔板(52),所述内隔板(51)与外隔板(52)之间设有隔层(53),所述隔层(53)内设有导热铜丝(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采暖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所述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远离保温箱(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4),所述固定块(64)上连接有螺栓(65),所述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相对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屋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