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波专利>正文

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111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涉及照明领域,包括阳光跟踪器、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电光源,阳光跟踪器上接有一个分光器,阳光跟踪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分光器,分光器再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分为多路光传输给多个发光器和/或其他分光器,该其他分光器可以再将太阳光分为多路光传输给更多的发光器和/或更多的分光器;至少有一个电光源接入某一个分光器的一个输出端口上,在阳光不足或没有太阳光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电光源发出的电光反向耦入达到其他发光器以供正常照明。

A tree branch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场所使用的光纤照明系统,采用阳光跟踪器、光纤灯,随时跟踪并收集太阳光,把太阳光传导至所需的场所再用光纤灯实现照明。这种方式一方面,一个阳光跟踪器的输出端口有限,一个输出端口配一个光纤灯,无法容纳更多的光纤灯,这样需要照明的面积越大,配套的阳光跟踪器需求量随之增大,安装工程及维护工程也变得复杂;另一方面,受天气影响,必须用别的照明方式补充(如LED,节能灯,白炽灯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能够在有限的阳光跟踪器的条件下,容纳更多的发光器,并且在当阳光不足或没有太阳光,能够将电灯发出的电光反向耦合至其他的发光器以实现正常照明。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至少一个电光源、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每个所述分光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至少一个电光源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所述阳光跟踪器用于跟踪太阳方位并收集太阳光后将太阳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所述电光源上设有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将电光源发出的一部分电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受到的电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电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进一步的,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通过光纤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光纤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所述电光源上设置的耦合器为光纤准直器,光纤准直器将电光源发出的一部分电光输入分光器。进一步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耦合的光纤上设有光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器包括光纤准直器和透镜,所述透镜设于光纤准直器的出光方向上,与发光器耦合的光纤中的太阳光或电光通过光纤准直器耦出至自由光空间,太阳光或电光耦出至自由光空间后通过透镜整形后再进行照明,透镜的数值孔径大于或等于光纤准直器的数值孔径。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采用聚焦透镜。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采用散焦透镜。进一步的,所述分光器采用光纤分束器或平板波导分束器。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选用光纤准直器,其与分光器的一个输出端口通过光纤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包括阳光跟踪器、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电光源,阳光跟踪器上接有一个分光器,阳光跟踪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分光器,分光器再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分为多路光传输给多个发光器和/或其他分光器,该其他分光器可以再将太阳光分为多路光传输给更多的发光器和/或更多的分光器;至少有一个电光源接入某一个分光器的一个输出端口上,在阳光不足或没有太阳光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电光源发出的电光反向耦入达到其他发光器以供正常照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光源的反向耦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5为发光器的一种示例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提出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至少一个电光源、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每个分光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至少一个电光源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阳光跟踪器用于跟踪太阳方位并收集太阳光后将太阳光输入分光器,分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发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电光源上设有耦合器,耦合器将电光源发出的一部分电光输入分光器,分光器将接受到的电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发光器将接收到的电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此处所述的电光,指的是以电为能源的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电光源指用电发光的器件,例如LED,节能灯,白炽灯等。通过本技术的结构,在白天时候,阳光跟踪器提供太阳光,太阳光将通过分光器进入各个发光器,由于利用的是太阳光,本系统的照明过程能够大量节省电能。若太阳光不足或没有太阳光以支持有效的照明,则开启电光源,电光源一方面能够将其一部分电光供给电光源所在空间的照明,另一方面基于光路可逆原理,电光源的一部分电光通过耦合器输入分光器并进入其他发光器,则其他发光器也能够在太阳光不足或没有太阳光的时候发光用以照明;因此一个或几个电光源也能够提供整个系统中所有发光器的照明光源,即便在需要使用电光源时,也能够有效节省电能。实施例一:上述特征可以是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例,其中阳光跟踪器1输出太阳光进入第一分光器2,第一分光器2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接一个第二分光器3,一个第二分光器3的两个输出端口各接一个发光器4,另一个第二分光器3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接一个发光器4和一个电光源5。发光器4可采用光纤灯等,来将太阳光或电光耦出至自由光空间;其中电光源5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结构,带箭头的线表示电光源5发出的照明光,其包括耦合器52,耦合器52与第二分光器3相接,将电光源5发出的电光耦入第二分光器3,耦合器52通过一些固定结构51与电光源5相固定,电光源5的至少一部分发光面对向耦合器52,固定结构51可以是螺钉、机械臂、硬杆等,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相当于电光反向耦入第二分光器3以及发光器4,将有一部分电光进入发光器4,发光器4再将接收到的电光发射至自由光空间;图2的发光器4可以替换成其他的分光器,若替换成其他分光器时,则反向耦入的电光再次进入其他分光器以供使用。通过在分光器的一个输出端口上接电光源,从而可以在没有太阳光或太阳光较弱时发光器能够照常发光。优选的,耦合器52选用光纤准直器,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至少一个电光源、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每个所述分光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n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n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n至少一个电光源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n所述阳光跟踪器用于跟踪太阳方位并收集太阳光后将太阳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n所述电光源上设有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将电光源发出的一部分电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受到的电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电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至少一个电光源、多个分光器、多个发光器,每个所述分光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
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
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
至少一个电光源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至少一个阳光跟踪器接入一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
所述阳光跟踪器用于跟踪太阳方位并收集太阳光后将太阳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太阳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
所述电光源上设有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将电光源发出的一部分电光输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将接受到的电光发送给与其连接的发光器或其他分光器上连接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将接收到的电光耦出照射至自由光空间中用于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形分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光器的输入端口通过光纤与其他分光器的输出端口、或一个阳光跟踪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
每个分光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光纤与一个发光器或一个电光源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