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04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至少包括螺母连接套、接管、垫片以及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为不锈钢制,所述接管与垫片为铜制;所述接管连接于螺母连接套内,接管一端为扩孔端,另一端与转接座固定连接,垫片与转接座背向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转接座对接管的端部以及垫片进行保护,防止铜制的接管以及垫片受高流速的高压冷媒冲击而变形甚至破裂,同时垫片的更换也也别方便。

A new refrigerant stainless steel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连接制冷设备管路的新冷媒不锈钢接头。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主要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密闭系统管路较为复杂,接管之间常用接头进行连接。但是,密闭系统中制冷剂流动速度较快,接头处受到高速流动的制冷剂的冲击载荷大,铜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大冲击载荷下易变形甚至破损,造成泄漏,影响管路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冷设备的接管常为铜制,由于铜制接管材质较软,在接管的接头处易受冷媒冲击导致变形甚至破损,影响接管之间的密封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包括螺母连接套和接管,所述接管包括一个连接端、一个扩孔端以及位于连接端和扩孔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螺母连接套套接在所述中间段外,还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内部沿轴线贯通,且转接座内设置有接管连接孔,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管连接孔内,且所述接管与转接座连通;所述转接座背向接管连接孔的一端还设有垫片连接孔,所述垫片连接孔的孔口位置设有向外扩张的锥面壁;所述转接座材质为不锈钢;垫片,所述垫片的内部沿轴向贯通设置,且包括一个向外扩张设置的锥面端以及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连接孔内的垫片连接端,所述锥面端与所述锥面壁适配;所述垫片与接管的材质均为铜;所述螺母连接套靠近所述扩孔端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外径而小于所述扩孔端的外径以及转接座的外径;所述螺母连接套远离扩孔端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径大于所述转接座的外径。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接管连接孔的底部设有挡壁二。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垫片连接孔的底部设有挡壁一。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母连接套内的螺纹孔与限位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转接座适配的定位孔。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沿轴向贯通螺纹的排泄槽。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1.由于不锈钢强度性能良好,转接座在大冲击载荷下能够起到保护连接位置处的接管端部以及垫片的作用,防止接管的端部以及垫片变形破裂;铜制的垫片材质较软,物理挤压即可实现垫片与其他接管达到密封状态,可以加强连接位置处两根接管之间的密封性,且结构简单易生产;即使垫片破损,使用者也仅需将垫片拆下更换即可,而传统接头需要将接管破损的部位切去,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本技术相比起来显然更加节省成本,提升了更换效率;2.定位孔可以增加在连接状态下转接座的位置精度,限制接管的摆动,防止接管在螺母连接套内摆动影响密封性能;3.轻轻拧动螺母连接套,管内高压冷媒可从排泄槽中排出,防止直接拧松螺母连接套后,高压冷媒将新冷媒不锈钢接头的部件直接高速冲出,造成人员损伤;4.接头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新冷媒不锈钢接头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图2所述为实施例左视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螺母连接套示意图;图4所示为垫片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所示为转接座的实施例示意图;图6所示为转接座与接管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垫片,11-锥面端,12-垫片连接端,2-转接座,20-锥面壁,21-垫片连接孔,22-挡壁一,23-接管连接孔,24-挡壁二,3-螺母连接套,31-螺纹孔,32-排泄槽,33-限位孔,34-定位孔,4-接管,41-扩孔端,42-连接端,43-中间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的新冷媒不锈钢接头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包括螺母连接套3、接管4以及转接座2,转接座2如图5所示,其内部沿轴向贯通设置,且包括一个接管连接孔23。接管4如图6所示,包括一个连接端42、一个经过扩孔处理的扩孔端41以及位于连接端42和扩孔端41之间的中间段43,连接端42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管连接孔23内,且转接座2与所述接管4连通。所述接管连接孔2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接管4轴向位移的挡壁二24。所述螺母连接套3活动式套接于接管4的中间段43外,螺母连接套3靠近扩孔端4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的内径大于所述接管4的外径而小于扩孔端41以及转接座2的外径,因此接管4可在螺母连接套3内沿轴向滑动。接管4在螺母连接套3轴向滑动时,限位孔33的左端的径向侧壁能防止转接座2从螺母连接套3内移出,限位孔33的右端的径向侧壁能防止扩孔端41进入螺母连接套3,因此接管4不会从螺母连接套3内掉出。螺母连接套3远离扩孔端41的一侧设置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31的内径大于所述转接座2的外径,以避让能移动的转接座2。为加强转接座2与其他铜制接管连接后的密封性,在转接座2背向接管连接孔23的一侧设置垫片连接孔21,垫片连接孔21的孔口位置设有锥面壁20。垫片连接孔21内固定连接有垫片1,垫片连接孔21的底部设有限制垫片21轴向位移的挡壁一22。垫片1内部沿轴线贯通设置,包括一个与所述锥面壁20适配的锥面端11以及一个与垫片连接孔21适配的垫片连接端12,所述锥面端11扩张后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螺纹孔31的内径,且所述垫片1与垫片连接孔21连通。其中,垫片1与接管4均为铜制。由于铜具有能微变形的特点,压紧外部管路与垫片1即能获得良好的密封性,避免连接位置发生泄漏,同时垫片1也能由转接座2提供保护,在大冲击载荷下也不易变形或破裂,进一步加大了新冷媒不锈钢接头的连接密封性以及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接管4以及转接座2在连接状态下不会在螺母连接套3内发生摆动影响密封性能,在螺母连接套3内还设置有定位孔34,所述定位孔34位于螺纹孔31以及限位孔33之间,且定位孔34与转接座2适配,定位孔34能限制转接座2的径向摆动,有效提高了连接状态下接管4以及转接座2的位置安装精度,有助于增强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在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在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包括螺母连接套(3)和接管(4),所述接管(4)包括一个连接端(42)、一个扩孔端(41)以及位于连接端(42)和扩孔端(41)之间的中间段(43),所述螺母连接套(3)套接在所述中间段(43)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转接座(2),所述转接座(2)内部沿轴线贯通,且转接座(2)内设置有接管连接孔(23),所述连接端(42)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管连接孔(23)内,且所述接管(4)与转接座(2)连通;所述转接座(2)背向接管连接孔(23)的一端还设有垫片连接孔(21),所述垫片连接孔(21)的孔口位置设有向外扩张的锥面壁(20);所述转接座(2)材质为不锈钢;/n垫片(1),所述垫片(1)的内部沿轴向贯通设置,且包括一个向外扩张设置的锥面端(11)以及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连接孔(21)内的垫片连接端(12),所述锥面端(11)与所述锥面壁(20)适配;/n所述垫片(1)与接管(4)的材质均为铜;/n所述螺母连接套(3)靠近所述扩孔端(4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段(43)的外径而小于所述扩孔端(41)的外径以及转接座(2)的外径;所述螺母连接套(3)远离扩孔端(4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31)内径大于所述转接座(2)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冷媒不锈钢接头,包括螺母连接套(3)和接管(4),所述接管(4)包括一个连接端(42)、一个扩孔端(41)以及位于连接端(42)和扩孔端(41)之间的中间段(43),所述螺母连接套(3)套接在所述中间段(43)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接座(2),所述转接座(2)内部沿轴线贯通,且转接座(2)内设置有接管连接孔(23),所述连接端(42)固定连接于所述接管连接孔(23)内,且所述接管(4)与转接座(2)连通;所述转接座(2)背向接管连接孔(23)的一端还设有垫片连接孔(21),所述垫片连接孔(21)的孔口位置设有向外扩张的锥面壁(20);所述转接座(2)材质为不锈钢;
垫片(1),所述垫片(1)的内部沿轴向贯通设置,且包括一个向外扩张设置的锥面端(11)以及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连接孔(21)内的垫片连接端(12),所述锥面端(11)与所述锥面壁(20)适配;
所述垫片(1)与接管(4)的材质均为铜;
所述螺母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丰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