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45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包括锁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锁管,所述锁体包括锁壳、平口卡板、环形固定插板、指纹锁、蓄电池、主板、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所述指纹锁的内壁与蓄电池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与锁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端部设有平口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端设有锥形前轴,所述锥形前轴端部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以指纹识别解锁,而且具有自行开锁方便,不易被盗的功能,提高了自行车锁的使用性能。

A bicycle lock with fingerpr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锁
,尤其涉及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人们环保出行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当人们骑行到达目的地后,需要将自行车利用锁具锁上。传统的自行车锁具是机械锁具,即通过钥匙开启。一旦出现钥匙丢失或是忘带钥匙的情况则会使锁具无法正常打开,进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而且常规的自行车锁一般是机械锁,很容易被撬开,自行车丢失情况严重,并且一旦钥匙丢失,就要将整个自行车锁换掉,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锁解锁方式单一、安全性低易被撬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以指纹识别解锁且具有自行开锁方便不易被盗的功能,安全性高、方便实用的自行车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上侧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锁体前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锁管,所述锁体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壁前端的平口卡板、设置在锁壳内壁上端环形固定插板、与锁壳侧侧壁配合连接的指纹锁、设置在锁壳内的蓄电池、主板、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所述指纹锁的内壁与蓄电池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与锁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端部设有与平口卡板配合连接的平口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端设有锥形前轴,所述锥形前轴端部设有与环形固定插板配合连接的环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指纹锁包括锁片、设置在锁片上的指纹凹槽以及与锁片内壁配合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指纹识别模块配合连接,所述锁片外侧设置有与锁体配合一体成型设置的三角筋板。作为优选:所述锁体外壁上还安装有报警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锁体、设置在锁体上侧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锁体前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锁管,所述锁体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壁前端的平口卡板、设置在锁壳内壁上端环形固定插板、与锁壳侧侧壁配合连接的指纹锁、设置在锁壳内的蓄电池、主板、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所述指纹锁的内壁与蓄电池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与锁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端部设有与平口卡板配合连接的平口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端设有锥形前轴,所述锥形前轴端部设有与环形固定插板配合连接的环形凹槽,不仅能够实现以指纹识别解锁的目的,而且具有自行开锁不易被盗的功能,提高了自行车锁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锁体内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附图标记:1、锁体;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锁管;5、报警器;10、锁壳;11、平口卡板;12、环形固定插板;13、指纹锁;14、蓄电池;15、指纹识别模块;16、识别器;130、锁片;131、指纹凹槽;132、固定架;133、三角筋板;20、安装轴;21、平口插销;30、锥形前轴;31、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包括锁体1、设置在锁体1上侧的第一连接部2、设置在锁体1前侧的第二连接部3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的锁管4,所述锁体1包括锁壳10、设置在锁壳10内壁前端的平口卡板11、设置在锁壳10内壁上端环形固定插板12、与锁壳10侧侧壁配合连接的指纹锁13、设置在锁壳10内的蓄主板、指纹识别模块15以及识别器16,所述指纹锁13的内壁与蓄电池14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14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13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15以及识别器16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16与锁管4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20,所述安装轴20端部设有与平口卡板11配合连接的平口插销21,所述第二连接部3上端设有锥形前轴30,所述锥形前轴30端部设有与环形固定插板12配合连接的环形凹槽31,所述锁体1上分设的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方便与锁管4的前后端进行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通过安装轴20端部的平口插销21配合平口插板插接,第二连接部3通过弧形凹槽配合环形固定插板12配合插接,不仅能够提高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连接结构的强度,而且方便接入锁管4对自行车进行上锁,提高了自行车锁的实用性;而且所述指纹锁13配合指纹识别模块15,可实现利用指纹识别功能进行开锁的目的,即使自行车主人忘记携带自行车钥匙或是钥匙丢失也不会出现锁具无法开启状况,还可以有效防止自行车盗窃者通过钥匙孔撬开锁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该锁具的防盗能力;所述锁体1上还设有与蓄电池14配合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方便对主板及指纹识别模块15等进行供电,后期也可将充电方式改成新能源的充电方式,如太阳能充电或风能充电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锁13包括锁片130、设置在锁片130上的指纹凹槽131以及与锁片130内壁配合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32,所述固定架132与指纹识别模块15配合连接,所述锁片130外侧设置有与锁体1配合一体成型设置的三角筋板133,所述锁片130上设置的指纹凹槽131方便使用者对应自己的指纹按压进行识别,方便自行车锁的使用;所述固定架132方便对主板及指纹识别模块15进行定位,同时设置所述筋板加强锁体1的结构强度,提高自行车锁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体1外壁上还安装有报警器5,在所述锁体1上安装的报警器5,方便当所述指纹识别器16所读取指纹与录入指纹不一致时,报警器5发出警报,为了进一步提升报警器5的灵敏性。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对自行车进行解锁时,轻按锁片130上的指纹凹槽131,同时指纹识别模块15会将指纹信息传递给识别器16,当识别器16识别是自行车主人的指纹时,反馈信号给主板,主板发出指令控制第一连接部2与锁体1分离解锁,同时平口插板脱离平口插销21的连接即可进行解锁。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上侧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锁体前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锁管,所述锁体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壁前端的平口卡板、设置在锁壳内壁上端环形固定插板、与锁壳侧壁配合连接的指纹锁、设置在锁壳内的蓄电池、主板、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所述指纹锁的内壁与蓄电池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与锁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端部设有与平口卡板配合连接的平口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端设有锥形前轴,所述锥形前轴端部设有与环形固定插板配合连接的环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指纹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上侧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锁体前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锁管,所述锁体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壁前端的平口卡板、设置在锁壳内壁上端环形固定插板、与锁壳侧壁配合连接的指纹锁、设置在锁壳内的蓄电池、主板、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所述指纹锁的内壁与蓄电池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主板配合电连接;所述指纹锁依次与指纹识别模块以及识别器配合电连接;所述识别器与锁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日宋全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旭日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