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架合一楼面板及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板结构,具体涉及板架合一楼面板及由此作为装配单元构建的建筑物。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在追求轻量化时往往会牺牲楼板的承重能力。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对于承重的要求更高。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为了保证足够的承重能力,使用较大强度的混凝土,这影响了建筑本身的轻量化,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新的板架合一楼面板,其具有更大的结构刚度和抗侧刚度,结构牢固性更好。具体地,本技术包括以下内容。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板架合一楼面板,其包括基层和包埋于所述基层内部的钢骨架,其中:所述基层依次包括装饰层、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20-140mm且容重为400-600kg/m3的发泡水泥层、发泡水泥保护层和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钢骨架包括由横梁、纵梁和连接钢构成的转接角,在所述转接角中,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所述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连接钢三者处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架合一楼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包埋于所述基层内部的钢骨架,其中:/n所述基层依次包括装饰层、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20-140mm且容重为400-60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架合一楼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包埋于所述基层内部的钢骨架,其中:
所述基层依次包括装饰层、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20-140mm且容重为400-600kg/m3的发泡水泥层、发泡水泥保护层和水泥砂浆保护层;
所述钢骨架包括由横梁、纵梁和连接钢构成的转接角,在所述转接角中,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分别以45度夹角焊接于所述连接钢的同一侧,从而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设置且所述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连接钢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钢的一末端突出于所述横梁形成第一突缘,第一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钢的另一末端突出于所述纵梁形成第二突缘,第二突缘的末端平面平行于所述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合一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一体成型,且包括焊接于所述钢骨架一侧的第一钢筋网和焊接于所述钢骨架另一侧的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包埋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中,所述第二钢筋网包埋于所述发泡水泥层和所述发泡水泥保护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合一楼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连接钢包括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
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钢构成第三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钢构成第四转接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架合一楼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郑祥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兴绿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