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73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水箱、集雨漏斗、雨水挡板和支撑架,收集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收集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污口和排水管,收集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收集水箱的内部设有沉降室和储水室,沉降室和储水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储水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水管,集雨漏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挡板,雨水挡板呈圆锥状内嵌于集雨漏斗的内部,雨水挡板与集雨漏斗的连接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集雨漏斗的内部设有带同心圆分布的过滤网,方便在雨水收集时过滤其中体积较大的杂质,提高储水箱内的水质,避免对浇灌设备造成影响。

A rainwater collection devic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中国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目前,园林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植物进行浇灌,因此人们多在园林内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多直接对雨水进行收集,长时间容易造成储水罐的底部堆积泥沙,一方面不方便进行清洁,另一方面水质较差,容易对浇灌的设备造成堵塞或损坏。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在集雨漏斗的内部设有带同心圆分布的过滤网,方便在雨水收集时过滤其中体积较大的杂质,提高储水箱内的水质,避免对浇灌设备造成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水箱、集雨漏斗、雨水挡板和支撑架,所述收集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收集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污口和排水管,所述收集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收集水箱的内部设有沉降室和储水室,所述沉降室和储水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储水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水管,所述透明水管的表面刻有刻度标,所述进水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雨漏斗,所述集雨漏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挡板,所述雨水挡板呈圆锥状内嵌于集雨漏斗的内部,所述雨水挡板与集雨漏斗的连接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同心圆状与雨水挡板的表面垂直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与集雨漏斗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降室的底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沉降框架,所述沉降框架的内部填充有砂石,所述排污口的尺寸大于沉降框架的端面尺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污口的表面设有扣合连接的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与收集水箱之间设有密封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集雨漏斗的内部设有带同心圆分布的过滤网,方便在雨水收集时进行过滤,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且外置的过滤网方便进行清洁,通过将使用沉降室和储水室对收集水箱内部进行划分,进一步去除雨水中含有的悬浮物,提高储水箱内的水质,避免对浇灌设备造成影响。2、本技术通过在沉降室内设有沉降框架和砂石,加快雨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通过在沉降室的侧壁设有排污口,方便对砂石进行定期更换,同时便于对沉降室内进行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集雨漏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收集水箱-1,集雨漏斗-2,雨水挡板-3,支撑架-4,进水口-5,排污口-6,排水管-7,沉降室-8,储水室-9,隔板-10,过水孔-11,透明水管-12,刻度标-13,小孔-14,过滤网-15,固定支架-16,沉降框架-17,砂石-18,密封盖板-19,密封胶圈-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水箱1、集雨漏斗2、雨水挡板3和支撑架4,所述收集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收集水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污口6和排水管7,所述收集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收集水箱1的内部设有沉降室8和储水室9,所述沉降室8和储水室9之间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11,所述储水室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水管12,所述透明水管12的表面刻有刻度标13,所述进水口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雨漏斗2,所述集雨漏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挡板3,所述雨水挡板3呈圆锥状内嵌于集雨漏斗2的内部,所述雨水挡板3与集雨漏斗2的连接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14。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3所示,所述雨水挡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呈同心圆状与雨水挡板3的表面垂直固定连接,通过在雨水挡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心圆状的过滤网15,方便对收集的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同时方便对过滤网15进行清理。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雨水挡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6,所述固定支架16的下端与集雨漏斗2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在雨水挡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6,提高雨水挡板3与集雨漏斗2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沉降室8的底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沉降框架17,所述沉降框架17的内部填充有砂石18,所述排污口6的尺寸大于沉降框架17的端面尺寸,通过在沉降框架17的内部填充有砂石18,方便加快雨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排污口6的表面设有扣合连接的密封盖板19,所述密封盖板19与收集水箱1之间设有密封胶圈20,通过在排污口6的表面设有带密封胶圈20的密封盖板19,方便对沉降框架17进行更换和清洁。本技术的收集水箱-1、集雨漏斗-2、雨水挡板-3、支撑架-4、进水口-5、排污口-6、排水管-7、沉降室-8、储水室-9、隔板-10、过水孔-11、透明水管-12、刻度标-13、小孔-14、过滤网-15、固定支架-16、沉降框架-17、砂石-18、密封盖板-19、密封胶圈-2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集雨漏斗2的内部设有带同心圆分布的过滤网15,方便在雨水收集时进行过滤,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且外置的过滤网15方便进行清洁,通过将使用沉降室8和储水室9对收集水箱1内部进行划分,进一步去除雨水中含有的悬浮物,提高储水箱内的水质。本技术在使用时,雨水直接落在雨水挡板3的表面,并沿雨水挡板3的表面向边缘滑落,雨水在滑落的过程中经过过滤网15过滤,去除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雨水通过雨水挡板3与集雨漏斗2边缘处的小孔14流向收集箱体内,雨水首先进入沉降室8内,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使沉降后的雨水通过过水孔11流向储水室9内,对雨水进行储存,在需要进行浇灌时,打开排水管7处的阀体即可。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园林设备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水箱(1)、集雨漏斗(2)、雨水挡板(3)和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收集水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污口(6)和排水管(7),所述收集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收集水箱(1)的内部设有沉降室(8)和储水室(9),所述沉降室(8)和储水室(9)之间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11),所述储水室(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水管(12),所述透明水管(12)的表面刻有刻度标(13),所述进水口(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雨漏斗(2),所述集雨漏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挡板(3),所述雨水挡板(3)呈圆锥状内嵌于集雨漏斗(2)的内部,所述雨水挡板(3)与集雨漏斗(2)的连接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水箱(1)、集雨漏斗(2)、雨水挡板(3)和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收集水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污口(6)和排水管(7),所述收集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收集水箱(1)的内部设有沉降室(8)和储水室(9),所述沉降室(8)和储水室(9)之间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11),所述储水室(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水管(12),所述透明水管(12)的表面刻有刻度标(13),所述进水口(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雨漏斗(2),所述集雨漏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挡板(3),所述雨水挡板(3)呈圆锥状内嵌于集雨漏斗(2)的内部,所述雨水挡板(3)与集雨漏斗(2)的连接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景园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云杉周寒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