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6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口,所述外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为多孔状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相对于放置口的一侧等角度贯穿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板,每个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与内筒的内壁顶端处贴合;通过设计的防护板,可以在内筒轴心发生轻微偏移时,依旧将内筒的轴心保持不变,避免内筒在旋转中发生左右晃动的现象,同时配合设计的伸缩弹簧和限位块,可以在内筒发生上下晃动时,通过伸缩弹簧的压缩和反弹力,减缓内筒与外壳体之间的碰撞力度,从而提供一定的缓冲能力和减震能力。

A dewatering equipment for down products with cushioning an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
本技术属于脱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
技术介绍
脱水设备的主要部件是内胆,内胆四周布有小孔,待脱水的衣物就放在内胆中。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内胆高速旋转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水分因此通过内胆上的小孔被甩出去,被收集后统一排出,在实际的加工中,脱水设备的方式不一样,但原理均是将物体表面以及内部含有的水分进行去除,其中包含对羽绒制品的脱水加工。现有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在使用中,需要通过转轴带动内筒高速旋转,使得内部放置的羽绒制品在离心力的状态下快速脱水,但在内筒的旋转中,一旦内筒与转轴连接部分产生轻微的松动,容易导致内筒的轴心发生偏移,因此导致内筒在旋转中,产生左右摇晃的状态,且内筒还会产生上下的晃动,而由于外壳体与内筒之间的间隙较小,即使轻微的拨动,也会对外壳体造成严重的损伤,而现有的脱水设备没有任何可以进行限位或者缓冲的装置,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口,所述外壳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筒(7),所述内筒(7)为多孔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相对于放置口的一侧等角度贯穿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板(10),每个所述防护板(10)的一侧表面与内筒(7)的内壁顶端处贴合,所述放置口的内壁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侧贯穿有可上下移动的推块(11),所述推块(11)的底端贯穿外壳体(1)的内部与防护板(10)的侧面固定,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相对于防护板(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口,所述外壳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筒(7),所述内筒(7)为多孔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相对于放置口的一侧等角度贯穿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板(10),每个所述防护板(10)的一侧表面与内筒(7)的内壁顶端处贴合,所述放置口的内壁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侧贯穿有可上下移动的推块(11),所述推块(11)的底端贯穿外壳体(1)的内部与防护板(10)的侧面固定,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相对于防护板(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与外壳体(1)的内壁表面连接有伸缩弹簧(9),所述限位块(8)的底端面与内筒(7)的顶端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羽绒制品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部底端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与外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口(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环(14),所述连接环(14)的顶端设置有滤筒(13),所述连接环(14)的顶端面相对于滤筒(13)的外侧固定有磁环(15),所述连接环(14)通过滤筒(13)插入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桃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合源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