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50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包括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的瓶体输送机构、瓶体协调机构、瓶盖协调机构和底座,瓶体输送机构包括入料口、内齿轮、与内齿轮啮合的两个齿轮和驱动各齿轮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下固定有环状连接块,瓶体协调机构包括竖向固定于连接块一侧与底座间的支撑柱、通过第二电机可转动地设于底座内第一的液压缸和设于第一液压缸活塞端部的夹持机构,瓶盖协调机构包括上端固定于连接块下、与支撑柱相对一侧且下端固定于底座上的转角缸,转角缸的活塞端部横向固定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自动旋盖机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行程较远、操作复杂且瓶体易翻到的问题。

A fully automatic cover tur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旋盖机
本技术涉及及封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旋盖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盖机操作过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瓶体一般通过传输带输送,较高的瓶体在传送带上易发生倾倒,且传送距离较长,占地面积大,若需要人工放置瓶体再取成品,需要操作人员两头操作,影响生产效率。常用的旋盖机由气缸驱动旋盖头抓取盖子后置于瓶身上方,再由伺服电机驱动旋盖头旋紧,结构复杂且行程较远,浪费时间与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占地面积更小且行程更小的全自动旋盖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包括瓶体输送机构、瓶体协调机构、瓶盖协调机构、底座和控制单元;所述输送机构、瓶体协调机构和瓶盖协调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所述瓶体输送机构包括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的碟形的入料口、固定在所述入料口的主体底部的内齿轮、设于所述内齿轮下部两侧且与之啮合的两个齿轮和驱动各齿轮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下固定有与所述入料口的通孔贯通的环状连接块;所述瓶体协调机构包括竖向固定于连接块一侧与底座间的支撑柱、通过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输送机构(1)、瓶体协调机构(2)、瓶盖协调机构(3)、底座(4)和控制单元;所述输送机构(1)、瓶体协调机构(2)和瓶盖协调机构(3)均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所述瓶体输送机构(1)包括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的碟形的入料口(11)、固定在所述入料口(11)的主体(112)底部的内齿轮(12)、设于所述内齿轮(12)下部两侧且与之啮合的两个齿轮(13)和驱动各齿轮(13)的减速电机(14);所述减速电机(14)下固定有与所述入料口(11)的通孔贯通的环状连接块(15);所述瓶体协调机构(2)包括竖向固定于连接块(15)一侧与底座(4)间的支撑柱(21)、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输送机构(1)、瓶体协调机构(2)、瓶盖协调机构(3)、底座(4)和控制单元;所述输送机构(1)、瓶体协调机构(2)和瓶盖协调机构(3)均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所述瓶体输送机构(1)包括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的碟形的入料口(11)、固定在所述入料口(11)的主体(112)底部的内齿轮(12)、设于所述内齿轮(12)下部两侧且与之啮合的两个齿轮(13)和驱动各齿轮(13)的减速电机(14);所述减速电机(14)下固定有与所述入料口(11)的通孔贯通的环状连接块(15);所述瓶体协调机构(2)包括竖向固定于连接块(15)一侧与底座(4)间的支撑柱(21)、通过第二电机(25)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4)设有的凹槽内的第一液压缸(24)和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4)活塞端部的夹持机构(22);所述第一液压缸(24)设于所述夹持机构(22)下方且与所述入料口(11)的通孔相对;所述瓶盖协调机构(3)包括上端固定于连接块(15)下、与所述支撑柱(21)相对的一侧位置处、且下端固定于底座(4)上的转角缸(32);所述转角缸(32)的活塞端水平设置,且其上设有吸头朝下的负压吸引器(31);当所述转角缸(32)的活塞端转动至连接块下方时,负压吸引器(31)位于夹持机构(22)正上方,且与所述入料口(11)的通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协调机构(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角缸(32)一侧位置处的底座(4)内的第二液压缸(34);所述第二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付婷段绕绕
申请(专利权)人:瑞隆化工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