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111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印版下方的油墨盆,所述油墨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架组价,所述支承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刮墨组件,所述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刀片和刮墨件,所述刮墨刀片的一侧边缘与印版端部的外侧面紧贴,所述刮墨件的一侧与印版的端面紧贴。在印版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即可将溢流到印版两端的油墨刮除干净、防止油墨飞溅,刮墨过程为自动进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A printing plate auxiliary scra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是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印刷机中,印版呈圆柱形,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印刷机上设置有刮刀,刮刀比印版稍长并紧贴在印版表面,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递墨辊转移到印版上,刮刀把印版上多余的油墨刮干净,然后才能对印材进行印刷;但是由于油墨粘度低,流动性快,刮刀刮下的油墨会流到印版端面甚至到版堵上,印版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就会导致飞墨,影响设备卫生甚至影响到印刷产品的质量。目前一般采用防飞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防飞墨装置就是在印版两端面安装挡墨板挡住飞墨,不过挡墨板通用性低,只能适用于某一直径的印版,不能完全的挡住飞墨,只能挡住大部分的飞墨,还是有一部分油墨飞到设备和产品上;并且挡墨板要经常拆卸清洗,既不可靠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印版两端的油墨刮除干净、防止油墨飞溅、使用方便的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印版下方的油墨盆,所述油墨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刮墨组件,所述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刀片和刮墨件,所述刮墨刀片的一侧边缘与印版端部的外侧面紧贴,所述刮墨件的一侧与印版的端面紧贴。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在油墨盆内侧壁上的固定座和能够相对固定座转动的摆臂,所述摆臂的枢转轴与印版的枢转轴平行,所述刮墨组件设置在摆臂的上端,所述摆臂和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能够拉紧摆臂以使刮墨刀片与印版保持紧贴的弹性拉力件。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刮墨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摆臂固定的主轴,所述刮墨件套设在主轴上并可沿着主轴轴向移动,所述摆臂与刮墨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压力件,所述弹性压力件的一端抵压在刮墨件上以使刮墨件与印版的端面保持紧贴。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刮墨件呈圆筒状,所述刮墨件靠近摆臂的一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刮墨盘,所述刮墨盘的一侧与印版的端面紧贴,所述刮墨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刮墨刀片安装面,所述刮墨刀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刮墨刀片安装面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刮墨刀片的一侧设置有将刮墨刀片压紧在刮墨刀片安装面上的压板,压板、刮墨刀片和刮墨件三者螺接在一起。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弹性压力件为套在主轴上并位于刮墨件和摆臂之间的弹簧。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固定座呈圆杆状并与印版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座上套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通过可解锁的紧固件与固定座固定,所述紧固件解锁后,环形套可绕着固定座转动,所述环形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拉力件连接部,所述弹性拉力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拉力件连接部,上端连接在摆臂的上端。如上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所述紧固件为螺钉,紧固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各紧固件的螺纹端穿过环形套的侧壁并抵接在固定座上,其中一个紧固件外露在环形套之外的部分形成所述拉力件连接部,所述摆臂的上端固定有承拉螺钉,所述弹性拉力件为连接在承拉螺钉和拉力件连接部之间的拉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刮墨刀片能够将印版端部外侧面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刮墨件则能够将印版端面上多余的油墨刮除,由刮墨刀片和刮墨件刮除的油墨则会滴落到下方的油墨盆中,在印版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本技术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即可将溢流到印版两端的油墨刮除干净、防止油墨飞溅,刮墨过程为自动进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和印版、递墨辊安装在一起时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A-A线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B-B线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印版1刮墨装置,包括设置在印版1下方的油墨盆2,所述油墨盆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刮墨组件,所述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刀片3和刮墨件4,所述刮墨刀片3的一侧边缘与印版1端部的外侧面紧贴,所述刮墨件4的一侧与印版1的端面紧贴。本技术与印版一起安装印刷机上使用时,印刷机上还设置有刮刀,刮刀比印版1稍长并紧贴在印版1表面;油墨盆里还设置有与印版接触的递墨辊15。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递墨辊15转移到印版1上,刮刀能够把印版1上大多数多余的油墨刮干净,少部分多余的油墨被刮刀赶到印版1的两端。本技术中的刮墨刀片3则能够将印版1端部外侧面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刮墨件4则能够将印版1端面上多余的油墨刮除,由刮墨刀片3和刮墨件4刮除的油墨则会滴落到下方的油墨盆2中,在印版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本技术一种印版1刮墨装置,即可将溢流到印版1两端的油墨刮除干净、防止油墨飞溅,刮墨过程为自动进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优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有固定座5和能够相对固定座5转动的摆臂6,所述摆臂6的枢转轴与印版1的枢转轴平行,所述刮墨组件设置在摆臂6的上端,所述摆臂6和固定座5之间还设置有能够拉紧摆臂6以使刮墨刀片3与印版1保持紧贴的弹性拉力件7。由于印版1工作时是转动的,印版1外表面的不同位置与其中心轴的距离可能存在差值,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摆臂6弹性拉紧,使刮墨刀片3与印版1始终保持紧贴,保证刮墨效果。当然,支架组件可以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比如,摆臂6与固定座5是固定连接而不可转动,其中刮墨刀片3采用弹性片,刮墨刀片3抵接在印版1上并存在轻微弹性变形,依靠刮墨刀片3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印版1外表面的不同位置至中心轴距离差值。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刮墨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摆臂6固定的主轴8,所述刮墨件4套设在主轴8上并可沿着主轴8轴向移动,所述摆臂6与刮墨件4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压力件9,所述弹性压力件9的一端抵压在刮墨件4上以使刮墨件4与印版1的端面保持紧贴。在某些工况下,印版1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做轴向移动,上述的改进则可以补偿印版1的轴向移动量,使刮墨件4与印版1的端面始终保持紧贴,同时避免印版1轴向移动时将摆臂6压坏。参照图2,所述刮墨件4呈圆筒状,所述刮墨件4靠近摆臂6的一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刮墨盘41,所述刮墨盘41的一侧与印版1的端面紧贴,所述刮墨件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刮墨刀片安装面42,所述刮墨刀片3固定安装在所述刮墨刀片安装面42上。所述刮墨刀片3的一侧设置有将刮墨刀片3压紧在刮墨刀片安装面42上的压板10,压板10、刮墨刀片3和刮墨件4三者螺接在一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力件9为套在主轴8上并位于刮墨件4和摆臂6之间的弹簧。此外,弹性压力件9还可以采用弹片等弹性装置,不限于此。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座5呈圆杆状并与印版1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座5上套设有环形套11,所述环形套11通过可解锁的紧固件13与固定座5固定,所述紧固件13解锁后,环形套11可绕着固定座5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印版(1)下方的油墨盆(2),所述油墨盆(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刮墨组件,所述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刀片(3)和刮墨件(4),所述刮墨刀片(3)的一侧边缘与印版(1)端部的外侧面紧贴,所述刮墨件(4)的一侧与印版(1)的端面紧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印版(1)下方的油墨盆(2),所述油墨盆(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刮墨组件,所述刮墨组件包括刮墨刀片(3)和刮墨件(4),所述刮墨刀片(3)的一侧边缘与印版(1)端部的外侧面紧贴,所述刮墨件(4)的一侧与印版(1)的端面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在油墨盆(2)内侧壁上的固定座(5)和能够相对固定座(5)转动的摆臂(6),所述摆臂(6)的枢转轴与印版(1)的枢转轴平行,所述刮墨组件设置在摆臂(6)的上端,所述摆臂(6)和固定座(5)之间还设置有能够拉紧摆臂(6)以使刮墨刀片(3)与印版(1)保持紧贴的弹性拉力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摆臂(6)固定的主轴(8),所述刮墨件(4)套设在主轴(8)上并可沿着主轴(8)轴向移动,所述摆臂(6)与刮墨件(4)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压力件(9),所述弹性压力件(9)的一端抵压在刮墨件(4)上以使刮墨件(4)与印版(1)的端面保持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版辅助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件(4)呈圆筒状,所述刮墨件(4)靠近摆臂(6)的一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刮墨盘(41),所述刮墨盘(41)的一侧与印版(1)的端面紧贴,所述刮墨件(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刮墨刀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松曾晓杰洪家乐余杉贺志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松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