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63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涉及黄精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旋转管、罩形滤水网、送水装置、驱动装置、第一出水管,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内壳体上端设有一进料口,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外壳体的顶部上方,内壳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一出水口,旋转管一端贯穿内壳体底部,在旋转管外周侧开设有均布有若干出水孔,罩形滤水网倒置套接在旋转管的外周侧,罩形滤水网的开口与进料口相对,送水装置设于外壳体内底部,送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旋转管的另一端相连通,驱动装置设于外壳体内底部,第一出水管一端与内壳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至外壳体外侧,不仅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推广使用。

A device for washing and drying yellow ess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黄精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
技术介绍
黄精,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肺痨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生黄精味麻,虽然无毒,但刺人咽喉,需要进行九蒸九晒后方可入药,九蒸九晒不仅可以降低黄精滋腻粘稠性质,让药物变得容易消化,还可以分解黄精里的毒性和杂质,使药性更纯更平和。九蒸九晒后,药物的毒性得到控制,副作用更少,药效更纯,去除掉不需要的杂味,服用更安全。黄精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先对黄精进行清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泥土,黄精洗净后还需进行烘干处理除去表面的水分,以减小其存放过程中发生腐败及霉变的风险。传统的黄精清洗装置清洗效果较差,且不具有甩干的功能,适用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不仅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推广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一出水口;旋转管,一端贯穿所述内壳体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在旋转管外周侧开设有均布有若干出水孔;罩形滤水网,倒置套接在所述旋转管的外周侧,且罩形滤水网的开口与进料口相对,用于承接所述进料口下落的黄精;送水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送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旋转管的另一端相连通;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旋转管,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管转动,并带动旋转管上的罩形滤水网同步转动;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内壳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外侧。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上壳体能够相对下壳体上下移动,且所述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上方。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端侧壁和下壳体下端侧壁纵向开设有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下壳体下端外侧壁能够贴合上壳体上端内侧壁上,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通过穿插在通孔内的螺栓相固连。优选地,所述送水装置包括:水箱,设于所述下壳体内底部,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连接有一封盖;水泵,位于所述水箱内;第二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联通,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旋转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下壳体内底部;第一皮带轮,紧固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周侧上;第二皮带轮,紧固套设在所述旋转管的外周侧上;其中,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相连。优选地,所述黄精烘干机还包括:两个槽体,开口向下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每个槽体的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圈挡块;两个滑移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槽体内,在每个滑移块的外周侧径向设有一圈能够与槽体的侧壁上的挡块相抵接的凸起;两个弹性构件,分别设于对应的槽体内,连接对应的滑移块与槽体;两个万向自锁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移块位于槽体外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先将黄精通过进料口投入至内壳体的罩形滤水网内,通过送水装置将水送至旋转管内,水从旋转管出水孔喷出对罩形滤水网内的黄精进行清洗,此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管转动,旋转管转动带动罩形滤水网同步转动,不仅使得黄精能够得到充分清洗,清洗后的污水可以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出,清洗结束后,旋转管继续转动带动可以对罩形滤水网的黄精甩干,本装置将清洗甩干功能集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弹性构件、滑移块、万向自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外壳体;11、下壳体;12、上壳体;20、内壳体;21、进料口;22、出水口;30、旋转管;31、出水孔;40、罩形滤水网;50、送水装置;51、水箱;511、进水口;512、封盖;52、水泵;53、第二出水管;60、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第一皮带轮;63、第二皮带轮;64、皮带;70、第一出水管;80、螺栓;90、旋转连接件;100、槽体;110、滑移块;120、弹性构件;130、万向自锁轮;140、挡块;150、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3,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包括外壳体10、内壳体20、旋转管30、罩形滤水网40、送水装置50、驱动装置60、第一出水管70,内壳体20位于外壳体10内,内壳体20上端设有一进料口21,内壳体20的进料端贯穿至外壳体10的顶部上方,内壳体20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一出水口22,旋转管30一端贯穿内壳体20底部,延伸至内壳体20内,在旋转管30外周侧开设有均布有若干出水孔31,罩形滤水网40倒置套接在旋转管30的外周侧,罩形滤水网40的开口与进料口21相对,用于承接进料口21下落的黄精,送水装置50设于外壳体10内底部,送水装置50的出水端与旋转管30的另一端相连通,驱动装置60设于外壳体10内底部,驱动装置60的输出端作用于旋转管30,用于驱动旋转管30转动,并带动旋转管30上的罩形滤水网40同步转动,第一出水管70一端与内壳体20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至外壳体10外侧。参照图1,所述外壳体10包括下壳体11、上壳体12,上壳体12连接在下壳体11上方,上壳体12能够相对下壳体11上下移动,且内壳体20的进料端贯穿至上壳体12的顶部上方,优选地,上壳体12上端侧壁和下壳体11下端侧壁纵向开设有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下壳体11下端外侧壁能够贴合上壳体12上端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n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一出水口;旋转管,一端贯穿所述内壳体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在旋转管外周侧开设有均布有若干出水孔;/n罩形滤水网,倒置套接在所述旋转管的外周侧,且罩形滤水网的开口与进料口相对,用于承接所述进料口下落的黄精;/n送水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送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旋转管的另一端相连通;/n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旋转管,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管转动,并带动旋转管上的罩形滤水网同步转动;/n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内壳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
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上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一出水口;旋转管,一端贯穿所述内壳体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在旋转管外周侧开设有均布有若干出水孔;
罩形滤水网,倒置套接在所述旋转管的外周侧,且罩形滤水网的开口与进料口相对,用于承接所述进料口下落的黄精;
送水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送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旋转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旋转管,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管转动,并带动旋转管上的罩形滤水网同步转动;
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内壳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
下壳体;
上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上壳体能够相对下壳体上下移动,且所述内壳体的进料端贯穿至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精清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端侧壁和下壳体下端侧壁纵向开设有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下壳体下端外侧壁能够贴合上壳体上端内侧壁上,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通过穿插在通孔内的螺栓相固连。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习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苏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