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53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和模型,所述放置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模型,所述模型的外端四面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的右下侧螺栓连接有固定直角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纸装置由固定板、收纳盒和插槽组成,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台上,收纳盒焊接在固定板上,工作人员将插在收纳盒的纸张通过插槽拿出,纸张从收纳盒抽出后工作人员继续计算数据,直到模拟成功结束,有益效果是通过储纸装置使工作人员直接从储纸装置获取纸张而不需要回到办公室拿取,使自己的计算思路不受影响,且储纸装置储存纸张较多便于多人同时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measuring reservoir seepage with multiphase fluid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
本技术属于石油生产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要研究油、气、水多相渗流规律。一般通过室内多井网大模型的渗流试验来模拟油气水的运移和剩余油的分布,使能清晰地了解油气田的地层分布情况。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工作人员对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时,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需要记录很多内容,但有时工作人员自己的纸张写完后,还需要到办公室重新拿取纸张,这样会容易影响计算时的思路,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工作人员对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时,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需要记录很多内容,但有时工作人员自己的纸张写完后,还需要到办公室重新拿取纸张,这样会容易影响计算时的思路,降低工作效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和模型,所述放置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模型,所述模型的外端四面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的右下侧螺栓连接有固定直角架,所述放置台的下端设置有垫脚,所述放置台的前端设置有储纸装置,所述储纸装置包括固定板、收纳盒和插槽,所述固定板的前端焊接有插槽,所述插槽上端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放置台右端设置有铭文。优选的,所述模型包括表层,盖面层,石油、储集层、生油层、探井和油气,所述表层的右侧设置有探井,所述表层下端设置有盖面层,所述盖面层的下端设置有油气,所述油气的下端设置有石油,所述石油的下端设置有生油层,所述生油层的中部设置有储集层。优选的,所述防护玻璃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防护玻璃用于保护模型防止损坏。优选的,所述插槽长度为十厘米便于放置多本备用纸张。优选的,所述固定直角架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直角架用于固定模型。优选的,所述探井贯穿表层、盖面层、石油、储集层、生油层和油气。优选的,所述铭文为简介牌,用于简单介绍模型的基本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储纸装置由固定板、收纳盒和插槽组成,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台上,收纳盒焊接在固定板上,工作人员将插在收纳盒的纸张通过插槽拿出,纸张从收纳盒抽出后工作人员继续计算数据,直到模拟成功结束。2.本技术储纸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储纸装置使工作人员直接从储纸装置获取纸张而不需要回到办公室拿取,使自己的计算思路不受影响,且储纸装置储存纸张较多便于多人同时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储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图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玻璃;2、模型;3、固定直角架;4、放置台;5、铭文;6、垫脚;7、储纸装置;21、表层;22、盖面层;23、石油;24、储集层;25、生油层;26、探井;27、油气;71、固定板;72、收纳盒;73、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4和模型2,放置台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模型2,模型2包括表层21,盖面层22,石油23、储集层24、生油层25、探井26和油气27,表层21的右侧设置有探井26,探井26贯穿表层21、盖面层22、石油23、储集层24、生油层25和油气27,其中探井26通过外部钻头设置进行固定地层到达油气田,表层21下端设置有盖面层22,盖面层22的下端设置有油气27,油气27的下端设置有石油23,石油23的下端设置有生油层25,生油层25的中部设置有储集层24,其中模型2通过设备将地层结构贯穿形成探井26,钻头从表层21开始转动贯穿到达盖面层22,再从盖面层22钻进油气27层,再贯穿到石油23层,最后到达生油层25,再通过探测装置进行探测。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模型2的外端四面设置有防护玻璃1,防护玻璃1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防护玻璃1用于保护模型2防止损坏,其中将防护玻璃1通过放置台4把模型2四边护住,防止他人接触模型2,防护玻璃1的右下侧螺栓连接有固定直角架3,固定直角架3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直角架3用于固定模型2,其中四个固定直角架3将四个防护玻璃1的四角牢牢固定使其不会散开,放置台4的下端设置有垫脚6。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4的前端设置有储纸装置7,储纸装置7包括固定板71、收纳盒72和插槽73,固定板71的前端焊接有插槽73,插槽73长度为十厘米便于放置多本备用纸张,其中固定板71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台4上,收纳盒72焊接在固定板71上,工作人员将从插在的收纳盒72的纸张通过插槽73拿出,纸张从收纳盒72抽出工作人员继续进行计算数据,插槽73上端设置有收纳盒72,放置台4右端设置有铭文5,铭文5为简介牌,用于简单介绍模型2的基本信息,其中工作人员通过铭文5简单了解模型2的基本情况后开始模拟计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将模型2放置在放置台4上,将防护玻璃1通过放置台4把模型2四边护住,防止他人接触模型2,再通过固定直角架3进行固定,模型2通过设备将地层结构贯穿形成探井26,钻头从表层21开始转动贯穿到达盖面层22,再从盖面层22钻进油气27层,再贯穿到石油23层,最后到达生油层25,再通过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然后工作人员通过铭文5简单了解模型2的基本情况,开始进行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进行计算和记录,在计算过程中纸张用完后通过储纸装置7获取纸张继续计算,固定板71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台4上,收纳盒72焊接在固定板71上,工作人员将从插在的收纳盒72的纸张通过插槽73拿出,纸张从收纳盒72抽出工作人员继续进行计算数据,直到模拟成功结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4)和模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模型(2),所述模型(2)的外端四面设置有防护玻璃(1),所述防护玻璃(1)的右下侧螺栓连接有固定直角架(3),所述放置台(4)的下端设置有垫脚(6),所述放置台(4)的前端设置有储纸装置(7),所述储纸装置(7)包括固定板(71)、收纳盒(72)和插槽(73),所述固定板(71)的前端焊接有插槽(73),所述插槽(73)上端设置有收纳盒(72),所述放置台(4)右端设置有铭文(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包括放置台(4)和模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模型(2),所述模型(2)的外端四面设置有防护玻璃(1),所述防护玻璃(1)的右下侧螺栓连接有固定直角架(3),所述放置台(4)的下端设置有垫脚(6),所述放置台(4)的前端设置有储纸装置(7),所述储纸装置(7)包括固定板(71)、收纳盒(72)和插槽(73),所述固定板(71)的前端焊接有插槽(73),所述插槽(73)上端设置有收纳盒(72),所述放置台(4)右端设置有铭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流体饱和度分布测量油藏渗流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2)包括表层(21),盖面层(22),石油(23)、储集层(24)、生油层(25)、探井(26)和油气(27),所述表层(21)的右侧设置有探井(26),所述表层(21)下端设置有盖面层(22),所述盖面层(22)的下端设置有油气(27),所述油气(27)的下端设置有石油(23),所述石油(23)的下端设置有生油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华熊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