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39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动力装置、传动机构、鼓风装置、导液管和吹泡头,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可以挤压导液管的压管辊,所述导液管连通至所述吹泡头位置,所述吹泡头上设置有吹泡孔,所述吹泡孔的外侧设置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泡发生装置,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涂抹泡泡液,在吹泡孔形成泡泡液膜,其涂抹装置位于吹泡孔的外部,其结构简单且涂抹效果好。

A kind of bubbl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泡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泡泡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泡泡器是时下流行的儿童玩具,现在的泡泡器可以分为非自动和自动两种,非自动的泡泡器需要儿童自行蘸取泡泡液和用口吹泡,比较麻烦且吹出的泡泡泡没有持续性。所以全自动的泡泡器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现在全自动的泡泡器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的喷吐泡泡,但是很多全自动泡泡器没有涂抹件导致泡泡液浪费,有的虽然配置了涂抹件但是结构复杂,涂抹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其设置有涂抹装置,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且涂抹装置位于吹泡孔的外部,涂抹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动力装置、传动机构、鼓风装置、导液管和吹泡头,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可以挤压导液管的压管辊,所述导液管连通至所述吹泡头位置,所述吹泡头上设置有吹泡孔,所述吹泡孔的外侧设置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吹泡孔周边设置有液槽,所述涂抹装置包括刮液杆,所述刮液杆与所述吹泡孔配合设置,所述刮液杆端部设置刮液头,所述刮液头与所述液槽配合设置。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涡轮、第一传动齿轮、压管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涂抹齿轮,所述蜗杆与所述动力装置轴连接,所述压管辊固定于压管齿轮齿轮上,所述刮液杆与所述涂抹齿轮轴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液管包括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均连通至所述吹泡头的下部。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腔,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鼓风装置和所述吹泡头。优选地,所述吹泡头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本技术提供的泡泡发生装置,与现有技术的泡泡发生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泡泡发生装置,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涂抹泡泡液,在吹泡孔形成泡泡液膜,其涂抹装置位于吹泡孔的外部,其结构简单且涂抹效果好。传动机构结构合理,运转可靠,通过设定相应的传动比可以起到节省泡泡液的作用。设置有回液管可以实现泡泡液的回收,减少泡泡液的浪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泡泡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泡泡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泡泡发生装置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泡泡发生装置吹泡头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泡泡发生装置吹泡头去掉防护罩后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壳体1、风腔11、动力装置2、传动机构3、蜗杆31、涡轮32、第一传动齿轮33、压管齿轮34、压管辊37、第二传动齿轮35、涂抹齿轮36、鼓风装置4、进液管51、回液管52、吹泡头6、吹泡孔61、液槽62、防护罩63、涂抹装置7、刮液杆71、刮液头7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泡发生装置,使用时本装置安装于泡泡器内,或者单独设置一个泡泡液容器,本装置即可全自动的生成泡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动力装置2、传动机构3、鼓风装置4、导液管和吹泡头6,所述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鼓风装置4和传动机构3,动力装置2带动鼓风装置4从而提供吹泡的风力。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有可以挤压导液管的压管辊37,导液管位于压管辊37和壳体1之间,压管辊37转动时,导液管在壳体1的支撑下就会被间歇挤压,压管辊37通过对导液管的挤压实现对泡泡液的抽吸输送。所述导液管连通至所述吹泡头6位置,所述吹泡头6上设置有吹泡孔61,泡泡液被输送至吹泡孔61,所述吹泡孔61的外侧设置有涂抹装置7,所述涂抹装置7与所述传动机构3传动连接。涂抹装置7可以将泡泡液涂抹在吹泡孔61位置形成泡泡液膜,本技术涂抹装置7结构简单,且涂抹装置7位于吹泡孔61的外部,由于涂抹装置7位于吹泡孔61的外部,且直接与传动机构3传动,可以更加容易形成泡泡液膜,吹泡时也不容易破裂。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吹泡孔61周边设置有液槽62,泡泡液被输送到吹泡孔61位置时会进入到液槽62内。所述涂抹装置7包括刮液杆71,所述刮液杆71与所述吹泡孔61配合设置,刮液杆71可在吹泡孔61的自由转动。所述刮液杆71端部设置刮液头72,所述刮液头72与所述液槽62配合设置,刮液头72将液槽62内的泡泡液刮起并涂抹到吹泡孔61上。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蜗杆31、涡轮32、第一传动齿轮33、压管齿轮34、第二传动齿轮35和涂抹齿轮36,其中涡轮32和第一传动齿轮33都为双齿轮设置,所述蜗杆31与所述动力装置2轴连接,所述压管辊37固定于压管齿轮34齿轮上,所述刮液杆71与所述涂抹齿轮36轴连接。工作时,动力装置2带动蜗杆31一起转动,蜗杆31传动连接涡轮32,涡轮32又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33,第一传动齿轮33传动连接压管齿轮34,压管齿轮34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35,第二传动齿轮35又传动连接涂抹齿轮36。齿轮传动安全可靠,本装置通过设定合理的传动比,第一传动齿轮33和压管齿轮34传动比设置在3.5-5.0之间,这样第一传动齿轮要转动好几圈,压管齿轮才一周,另外通过控制动力装置2的转速,可以合理设置压管辊37挤压导液管的间歇时间,实现对泡泡液的更有效的利用。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包括进液管51和回液管52,所述进液管51和回液管52均连通至所述吹泡头6的下部。导液管用于将泡泡液输送至吹泡头6,回液管52可以将多余的泡泡液回收。进液管51和回液管52的设置使得泡泡液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减少泡泡液的浪费。回液管52和进液管51都位于吹泡头6的下部,经过试验确定这种设置刮涂效果好,且泡泡液的浪费最少。进液管51位于下部,泡泡液就在重力作用下就聚集在液槽62的下部,刮液头72刮涂起泡泡液实现一周的涂抹,回液管52位于下部更有利于泡泡的回收。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风腔11,所述风腔11连通所述鼓风装置4和所述吹泡头6。鼓风装置4在动力装置2的带动下鼓风,经过风腔11向吹泡头6位置提供持续稳定的吹泡风,风腔11的设置可以使鼓风装置4的效率更高,实现对吹泡风更有效的利用。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吹泡头6外部设置有防护罩63,防护罩63的设置可以防止使用时触摸到涂抹装置7影响出泡。本技术提供的泡泡发生装置,该装置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且涂抹装置位于吹泡孔的外部,涂抹效果更好。本技术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动力装置、传动机构、鼓风装置、导液管和吹泡头,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可以挤压导液管的压管辊,所述导液管连通至所述吹泡头位置,所述吹泡头上设置有吹泡孔,所述吹泡孔的外侧设置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动力装置、传动机构、鼓风装置、导液管和吹泡头,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可以挤压导液管的压管辊,所述导液管连通至所述吹泡头位置,所述吹泡头上设置有吹泡孔,所述吹泡孔的外侧设置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泡孔周边设置有液槽,所述涂抹装置包括刮液杆,所述刮液杆与所述吹泡孔配合设置,所述刮液杆端部设置刮液头,所述刮液头与所述液槽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燕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骅隆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