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由于伤者神经受损,部分行动能力丧失吧,而且神经生长缓慢,因此伤者恢复期间需长期卧床。患者头部伤口纱布易脱落,脊柱术后换药困难,由于长期卧床的原因,极易产生压疮。现阶段临床上多用护工手动翻身的方式避免压疮生产,换药的时候也是在医护人员帮扶的状态下完成操作,翻动过程不稳定,容易造成伤者神经二次受损,陪护人员工作量大,伤者不适感强。公开号为CN2042192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脑部术后恢复固定装置,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床板上端设有后脑勺凹槽,后脑勺凹槽内设有承重软网,后脑勺凹槽周围上设有弹力橡胶圈,后脑勺凹槽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力充气柱状带,后脑勺凹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长方形凹槽和右长方形凹槽。该装置在神经外科患者进行脑部手术后期处理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至少包括左挡板(6)、右挡板(18)、呈长方形状的床架杆(9)和呈长方形状的上肢气垫床(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气垫床(17)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气垫床固定套(15),所述气垫床固定套(15)均以嵌套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床架杆(9)的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所述上肢气垫床(17)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下压板(22);/n其中,在所述下压板(22)与上压板(23)按照彼此螺栓连接的方式构成固定部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肢气垫床(17)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所述床架杆(9)的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其中:/n在所述上压板(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至少包括左挡板(6)、右挡板(18)、呈长方形状的床架杆(9)和呈长方形状的上肢气垫床(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气垫床(17)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气垫床固定套(15),所述气垫床固定套(15)均以嵌套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床架杆(9)的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所述上肢气垫床(17)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下压板(22);
其中,在所述下压板(22)与上压板(23)按照彼此螺栓连接的方式构成固定部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肢气垫床(17)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所述床架杆(9)的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其中:
在所述上压板(23)与所述下压板(22)脱离螺栓连接而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所述上肢气垫床(17)能够按照绕所述气垫床固定套(15)旋转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其与所述床架杆(9)彼此之间的换药夹角(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还包括床身基座(2),其中:
所述床身基座(2)呈长方体状,在沿所述床身基座(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至少两个床架放置块(1)按照沿所述床身基座(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彼此间隔设置,所述床架放置块(1)上开设有U字型凹槽,所述床架杆(9)以嵌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U字型凹槽中;
所述床架杆(9)在一侧脱离所述床架放置块(1)的情况下能够按照绕另一侧的床架放置块(1)的U字型凹槽的中轴线旋转的方式改变所述床架杆(9)与床身基座(2)之间的侧卧夹角(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6)和/或所述右挡板(18)均分别通过挡板调整块(20)固定在T形槽(4)上,所述T形槽(4)固定在挡板固定杆(10)上,所述挡板固定杆(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床架杆(9)上,所述挡板固定杆(10)的另一端以嵌套的方式固定于床架固定杆(3)上,其中:
所述床架杆(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身基座(2)的长度方向一致,在所述床架杆(9)远离所述左挡板(6)和/或所述右挡板(18)的一端以嵌套的方式设有所述床架固定杆(3);
所述床架杆(9)靠近所述左挡板(6)和/或所述右挡板(18)一端沿第一方向均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套筒(21),所述固定套筒(21)的一端以嵌套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床架杆(9)上,所述固定套筒(21)的另一端以嵌套的方式固定有头盆固定杆(13);
所述头盆固定杆(13)的两端均以嵌套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21)中,所述头盆固定杆(1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术后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