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金专利>正文

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28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包括储药软瓶、弹性喂药球、充气气囊和血压计充气球,弹性喂药球设置在充气气囊内,在弹性喂药球上设置有进药管和出药管,且进药管和出药管均贯穿充气气囊,充气气囊的囊壁与进药管和出药管的侧壁密封连接,在充气气囊外侧壁上设置一与出药管同轴的锥形罩,出药管出口设置一封闭板,在封闭板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L形喷药管,储药软瓶通过第一软管与进药管相贯通,血压计充气球通过第二软管与充气气囊相贯通。利用本装置进行灌药时,可有效降低灌药过程中呛药现象的发生,继而利于灌药的顺利进行。

A kind of animal medicine f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灌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畜牧灌药装置。
技术介绍
畜牧,是指采用畜、禽等已经被我们人类人工饲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过程。畜牧学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在畜牧活动中家畜的饲养、管理、防病治疗,都离不开灌药。目前,对于畜牧灌药的方式主要是采用瓶子灌药,采用瓶子灌药时,一般是将装有药液的瓶子的瓶口直接送入到畜牧嘴里,通过挤压及药液的流动性实现灌药,此操作方式中,瓶口直对畜牧喉部,且进药量不好控制,从而常出现呛药现象,发生呛药,导致畜牧会挣扎,继而不便于顺利灌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在利用本技术进行灌药时,利用充气气囊的膨胀过程,实现对弹性喂药球的缓慢挤压,继而使得弹性喂药球内的药液缓慢流出,从而可防止一次性给药量过大,发生呛药现象,进一步地,通过L形喷药管流出的药液直接喷射到锥形罩上,药液通过锥形罩的汇集后,再流入到畜牧咽喉处,从而可避免药液直接喷射到畜牧咽喉处,以免发生呛药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包括储药软瓶、弹性喂药球、充气气囊和血压计充气球,所述弹性喂药球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内,在所述弹性喂药球上设置有进药管和出药管,且进药管和出药管均贯穿所述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囊壁与进药管和出药管的侧壁密封连接,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壁上设置一与出药管同轴的锥形罩,出药管出口设置一封闭板,在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L形喷药管,L形喷药管的进药端与出药管相贯通,L形喷药管的出药端与锥形罩侧壁相对,所述储药软瓶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进药管相贯通,所述血压计充气球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充气气囊相贯通。优选地,在所述充气气囊的囊壁上设置一平板。进一步地,在所述储药软瓶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置第二软管的Ω形弹性卡扣。进一步地,在所述充气气囊的囊壁上设置一粘扣带。优选地,所述储药软瓶、弹性喂药球和充气气囊均有透明材质塑料加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在利用本装置进行灌药时,需要将充气气囊放入畜牧的舌头和上颚之间,充气气囊在放入之前,处于未充气状态,其体积较小,从而利于其进畜牧口中,进入口中后,再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充气气囊变大,充气气囊变大过程则会挤压弹性喂药球,使得弹性喂药球内药液缓慢流出,继而可有效防止一次性大量药液流入畜牧咽喉发生呛药现象,充气气囊放气后,弹性喂药球可自动恢复原状,从而便于储药软瓶内药液再次进入到弹性喂药球内,反复进行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继而实现连续灌药;L形喷药管喷出的药液通过锥形罩的阻挡回流后,缓慢流入到畜牧咽喉处,从而有效防止呛药现象的发生;在灌药过程中,利用粘扣带可将充气气囊临时性固定在畜牧的下巴上,从而可有效防止畜牧在挣扎时,将充气气囊从口中甩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充气气囊和弹性喂药球处剖视图;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中:1储药软瓶、11Ω形弹性卡扣、12瓶盖、13第一软管、2弹性喂药球、21进药管、22出药管、221封闭板、222L形喷药管、3充气气囊、31锥形罩、32平板、4血压计充气球、41第二软管、51带毛面、52带钩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储药软瓶1、弹性喂药球2、充气气囊3和血压计充气球4,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喂药球2具有自恢复能力,即当挤压弹性喂药球2的压力解除后,弹性喂药球2可自动恢复到原状,血压计充气球4为现有成熟产品,对于其结构在此不再做详细描述,血压计充气球4具有充气和放气功能,所述弹性喂药球设2置在所述充气气囊3内,在所述弹性喂药球2上设置有进药管21和出药管22,且进药管21和出药管22均贯穿所述充气气囊3,所述充气气囊3的囊壁与进药管21和出药管22的侧壁密封连接,在所述充气气囊3外侧壁上设置一与出药管22同轴的锥形罩31,出药管22出口设置一封闭板221,在所述封闭板221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L形喷药管222,L形喷药管222的进药端与出药管22相贯通,L形喷药管222的出药端与锥形罩31侧壁相对,,所述储药软瓶1通过第一软管12与所述进药管21相贯通,所述血压计充气球4通过第二软管41与所述充气气囊3相贯通。为便于充气气囊3放置在畜牧的上颚和舌头之间,在此,在所述充气气囊3的囊壁上设置一平板32,在实际应用中,当充气气囊3被充满气后,平板32仍保持平直状态,进一步地,为便于本装置的携带,在此,在储药软瓶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置第二软管41的Ω形弹性卡扣11,第二软管41卡置在Ω形弹性卡扣11内,便于储药软瓶1和血压计充气球4作为一个整体件进行携带;为便于充气气囊3和弹性喂药球2在畜牧口中的临时性定位,在此,在所述充气气囊3的囊壁上设置一粘扣带,粘扣带包括带毛面51和带钩面52。在利用本技术进行灌药之前,将药液灌入到储药软瓶1内,并使得充气气囊3处于未充气状态,在进行灌药时,第一步,将充气气囊3和弹性喂药球2放入到畜牧的上颚和舌头之间;第二步,利用粘扣带的带毛面51和带钩面52实现充气气囊3和弹性喂药球2在畜牧口中的临时固定;第三步,将储药软瓶1抬高,使得储药软瓶1内药液通过第一软管13流入到弹性喂药球2内;第三步,挤压血压计充气球4,使得充气气囊3鼓起,在充气气囊3鼓起膨大过程中,弹性喂药球2被挤压,弹性喂药球2被挤压则实现灌药,第四步,通过反复对充气气囊3进行充气和放气,继而实现连续灌药。在对充气气囊3放气过程中,可利用手按压储药软瓶1,使得药液再次快速进入到弹性喂药球2内,为便于查看药液是否都已灌入畜牧口中,在此,使得所述储药软瓶1、弹性喂药球2和充气气囊3均有透明材质塑料加工而成。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药软瓶、弹性喂药球、充气气囊和血压计充气球,所述弹性喂药球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内,在所述弹性喂药球上设置有进药管和出药管,且进药管和出药管均贯穿所述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囊壁与进药管和出药管的侧壁密封连接,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壁上设置一与出药管同轴的锥形罩,出药管出口设置一封闭板,在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L形喷药管,L形喷药管的进药端与出药管相贯通,L形喷药管的出药端与锥形罩侧壁相对,所述储药软瓶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进药管相贯通,所述血压计充气球通过第二软管与所述充气气囊相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灌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储药软瓶、弹性喂药球、充气气囊和血压计充气球,所述弹性喂药球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内,在所述弹性喂药球上设置有进药管和出药管,且进药管和出药管均贯穿所述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囊壁与进药管和出药管的侧壁密封连接,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壁上设置一与出药管同轴的锥形罩,出药管出口设置一封闭板,在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L形喷药管,L形喷药管的进药端与出药管相贯通,L形喷药管的出药端与锥形罩侧壁相对,所述储药软瓶通过第一软管与所述进药管相贯通,所述血压计充气球通过第二软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华王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