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1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生活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挂持机构,用于扶持具有操作杆的功能器件,包括用于连接倚靠物的连接结构和用于固定操作杆的挂扣结构,挂扣结构包括底座和弹性组件,底座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并用于支撑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底座在其前表面向后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操作杆的容置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或槽壁向内延伸的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操作杆置入所述容置槽后均弹性抵触所述操作杆,并能够共同与所述操作杆产生限制所述操作杆向下移动的静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挂持机构能有效固定操作杆,并可避免由于操作杆直径误差而影响挂持机构的固定效果。

Hang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持机构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持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挂持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倚靠物的连接结构和用于固定操作杆的挂扣结构,其中,挂扣结构成U形,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拖把或扫帚的操作杆置入U形口内,挂扣结构受压变形而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实现操作杆的紧固。该设计下,挂扣结构容易疲劳松弛,难以达到紧固的效果。且该挂持机构根据单一尺寸的操作杆进行设计,如实际使用中操作杆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则容易产生固定不良或损坏挂持机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挂持机构,其旨在提供另一种挂持机构并解决由于操作杆直径误差而影响挂持机构的固定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持机构,用于扶持功能器具,所述功能器具具有操作杆,挂持机构包括: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于倚靠物;挂扣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挂扣结构包括底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并用于支撑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底座在其前表面向后开设有上下延伸至所述底座上下表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纳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持机构,用于扶持功能器具,所述功能器具具有操作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于倚靠物;/n挂扣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挂扣结构包括底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并用于支撑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底座在其前表面向后开设有上下延伸至所述底座上下表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纳处于竖直状态的所述操作杆,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或槽壁向内延伸的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弹性件在处于竖直状态的所述操作杆置入所述容置槽后均弹性抵触所述操作杆,并能够共同与所述操作杆产生限制所述操作杆向下移动的静摩擦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持机构,用于扶持功能器具,所述功能器具具有操作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于倚靠物;
挂扣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挂扣结构包括底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并用于支撑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底座在其前表面向后开设有上下延伸至所述底座上下表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纳处于竖直状态的所述操作杆,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或槽壁向内延伸的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弹性件在处于竖直状态的所述操作杆置入所述容置槽后均弹性抵触所述操作杆,并能够共同与所述操作杆产生限制所述操作杆向下移动的静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容置槽槽底或槽壁并向内向下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件均包括连接于所述容置槽槽底或槽壁的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水平面夹角区间为[30,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盖合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盖合件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连接件夹设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盖合件之间,各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支撑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盖合件的内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各所述弹性件一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岳军廖炳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悦生活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