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滑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14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伞的滑动组件,包括立柱、滑块、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固定件;立柱具有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滑块安装于立柱上;第一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第一滑轮伸入第一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内壁上;第二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第二滑轮伸入第二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内壁上;固定件安装于滑块上,包括与立柱配合固定的固定部,当固定部与立柱配合固定时,滑块被固定于立柱上;当固定部与立柱分开时,滑块可沿着立柱的纵向方向移动。该伞的滑动组件结构简单,移动滑块时摩擦力小,不容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长。

Slide as-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的滑动组件
本技术涉及户外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伞的滑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遮挡阳光、提供荫凉之功能的遮阳伞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游泳池、酒店、宾馆及其他娱乐休闲场所。这样的遮阳伞一般包括立柱,立柱上设有一个滑块,该滑块通过连杆连接伞篷,该滑块可沿着立柱的纵向方向滑动,伞篷撑开或收合时,滑块与之配合移动至立柱上的不同位置。然而,现有的滑块一般立柱滑动配合连接,滑块与立柱之间为滑动摩擦,摩擦力大,容易造成滑动不顺畅的问题,同时,对立柱容易造成较大磨损,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立柱表面的损伤以及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伞的滑动组件。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伞的滑动组件,包括:立柱,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滑块,可纵向移动地安装于立柱上;至少两个第一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一滑轮伸入第一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内壁上;至少两个第二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滑轮伸入第二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内壁上;以及固定件,安装于滑块上,包括与立柱配合固定的固定部,当固定部与立柱配合固定时,滑块被固定于立柱上;当固定部与立柱分开时,滑块可沿着立柱的纵向方向移动。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由立柱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轨道槽由第一轨道槽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底壁上。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槽包括两个对称的槽体,两个槽体分别设于第一轨道槽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对应于槽体的底壁。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把手部、条形的安装部、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柱和条形的内衬件,所述把手部连接于安装部一侧,所述安装部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柱沿安装部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上,并使得第一滑轮装入安装槽内,第二滑轮靠于安装槽外,所述内衬件设于第二滑轮的另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安装柱固定,从而将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限制于安装部和内衬件之间。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还包括设于安装部的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与第一安装柱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滑轮套设于第二安装柱上,所述内衬件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安装柱固定,从而将第二滑轮限制于安装部和内衬件之间。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设于把手部与安装部的连接处。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朝向第一轨道槽的底壁,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设有卡齿,用于与第一轨道槽的底壁配合将固定件固定于立柱上。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底壁朝向固定件凸出形成弧形凸起,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的端面呈弧形设置,与弧形凸起相对应,所述卡齿形成于固定部的自由端的端面上。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旋钮和连接螺钉,所述固定部可移动地穿过滑块,且滑块限制了固定部的转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螺纹孔,所述旋钮设于固定件的后端,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旋钮并插入螺纹孔中,从而连接旋钮和固定部,通过转动旋钮驱动固定部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一轨道槽的底壁。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滑块移动的过程中,仅存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立柱之间的滚动摩擦,摩擦力非常小,且由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设置,使得滑块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可减小对立柱的磨损,滑块移动非常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该伞的滑动组件结构简单,配合精度要求较低,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大大提高产能,同时,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中滑块滑动至立柱的不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的滑块的装配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的立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伞的滑动组件,包括:立柱1、滑块2、至少两个第一滑轮3、至少两个第二滑轮4以及固定件5。立柱1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101和第二轨道槽102。滑块2可纵向移动地安装于立柱1上。至少两个第一滑轮3,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2上,并沿滑块2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一滑轮3伸入第一轨道槽101内,并使得第一滑轮3抵靠在第一轨道槽101的内壁上。至少两个第二滑轮4,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2上,并沿滑块2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滑轮4伸入第二轨道槽102内,并使得第二滑轮4抵靠在第二轨道槽102的内壁上。固定件5,安装于滑块2上,包括与立柱1配合固定的固定部51,当固定部51与立柱1配合固定时,滑块2被固定于立柱1上;当固定部51与立柱1分开时,滑块2可沿着立柱1的纵向方向移动。本技术的伞的滑动组件,滑块2可沿着立柱1移动,并通过固定件5可固定在立柱1上的任意位置,如图1所示。移动滑块2时,第一滑轮3在第一轨道槽101内滚动,第二滑轮4在第二轨道槽102内滚动,通过第一滑轮3和第二滑轮4的滚动实现滑块2的移动,滚动摩擦阻力非常小,可以有效减少对立柱1的磨损,大大降低了立柱1发生损伤及变形的概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滑轮3和至少两个第二滑轮4,保证了滑块2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平衡,使得滑块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减小了第一滑轮3和第二滑轮4与立柱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滑块2的移动更加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该伞的滑动组件结构简单,配合精度要求较低,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大大提高产能,同时,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槽101由立柱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滑轮3抵靠在第一轨道槽10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轨道槽102由第一轨道槽101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滑轮4抵靠在第二轨道槽102的底壁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槽102设于第一轨道槽101的侧壁上,相当于第一轨道槽101和第二轨道槽102交叉设置,第二轨道槽102对第二滑轮4进行限位,而第二滑轮4对第一滑轮3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滑轮3在第一轨道槽101内的滚动更加平稳。本文中,“向内凹陷”只是表明一种形态,即表明一种相对于物体表面向内凹的结构,而不表示加工方法,也就是说,该结构可以是立柱1成型时直接形成向内凹陷的结构,也可以是立柱1成型后经过切割、压制、弯折或其他工艺形成向内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n滑块,可纵向移动地安装于立柱上;/n至少两个第一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一滑轮伸入第一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内壁上;/n至少两个第二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滑轮伸入第二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内壁上;以及/n固定件,安装于滑块上,包括与立柱配合固定的固定部,当固定部与立柱配合固定时,滑块被固定于立柱上;当固定部与立柱分开时,滑块可沿着立柱的纵向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
滑块,可纵向移动地安装于立柱上;
至少两个第一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一滑轮伸入第一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内壁上;
至少两个第二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上,并沿滑块的纵向方向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滑轮伸入第二轨道槽内,并使得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内壁上;以及
固定件,安装于滑块上,包括与立柱配合固定的固定部,当固定部与立柱配合固定时,滑块被固定于立柱上;当固定部与立柱分开时,滑块可沿着立柱的纵向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槽由立柱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滑轮抵靠在第一轨道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轨道槽由第一轨道槽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滑轮抵靠在第二轨道槽的底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槽包括两个对称的槽体,两个槽体分别设于第一轨道槽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对应于槽体的底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把手部、条形的安装部、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柱和条形的内衬件,所述把手部连接于安装部一侧,所述安装部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至少两个第一安装柱沿安装部的长度方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平谢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