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视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127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夜视拖鞋,所述鞋底的靠近脚掌的位置设有鞋帮,所述鞋帮的左右两端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底的前端设有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的灯带,所述灯带的内部设有LED灯珠,所述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的压力传感器,解决了仅仅依靠荧光片或者太阳能充能,但拖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室内使用,放于床边和鞋柜的时间占多数,储能效果较差,只能用于识别拖鞋的位置的问题,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的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可以在灯带的照明下去卫生间,鞋帮的后沿设有在较暗的条件下常亮的常亮LED灯珠,可以方便晚上起床时寻找鞋子。

A kind of slipper for night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视拖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视拖鞋。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821113353.2公开了一种夜视拖鞋,包括凹槽、溢水槽道、安装板、第二荧光片、棉套和扣环,所述凹槽一侧开设有溢水槽道,所述安装板远离鞋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荧光片,所述棉套顶部安装有扣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凹槽和溢水槽道,通过凹槽容纳较多的地面污水,再通过溢水槽道排出,有效减少踩踏到污水时的污水溅射,避免溅射污水使室内脏乱的情况;设置了棉套,便于冬天安装到挂钩上使用,减少鞋柜容纳空间,便于鞋柜能储存更多其他种类的鞋;设置了第一荧光片和第二荧光片,通过第一荧光片和第二荧光片白天储能,夜间散发的微弱亮光,便于使用者夜间快速准确的穿上拖鞋,解决了夜间难以找到拖鞋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现有技术仅仅依靠荧光片或者太阳能充能,但拖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室内使用,放于床边和鞋柜的时间占多数,储能效果较差,只能用于识别拖鞋的位置,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夜视拖鞋,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仅仅依靠荧光片或者太阳能充能,但拖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室内使用,放于床边和鞋柜的时间占多数,储能效果较差,只能用于识别拖鞋的位置,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夜视拖鞋,其结构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靠近脚掌的位置设有鞋帮,所述鞋帮的左右两端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底的前端设有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的灯带,所述灯带的内部设有LED灯珠,所述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鞋帮、鞋底的侧边各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当前房间亮度的光敏传感器,所述鞋底与脚跟配合的区域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是多个小型的锂电池联合组成,所述电池组还通过电源线与用于充电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电池组、压力传感器均设于鞋底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灯带的表面为磨砂结构,发出的光线为散射光线,其照亮的范围为前方30-60cm。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色温为2000-3500K。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小型的锂电池之间采用柔性的电线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包括脚垫主体,所述脚垫主体的内部设有可以拆卸的用于配合鞋底上的电磁线圈给电池组充电的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通过电源连接线与电源连接口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口可以通过设于外部的电源线与市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与鞋子底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cm。进一步的,所述鞋帮的前沿和鞋帮的后沿分别设有前部照明灯带和常亮灯带,所述前部照明灯带的内部设有用于穿着拖鞋时对地面进行照明的LED灯,所述常亮灯带的内部设有常亮LED灯珠,所述常亮LED灯珠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启动,白天或者开灯的时间为关闭状态。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夜视拖鞋通过设置照明灯带改进了现有技术仅仅依靠荧光片或者太阳能充能,但拖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室内使用,放于床边和鞋柜的时间占多数,储能效果较差,只能用于识别拖鞋的位置,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当使用者穿上拖鞋时,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的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起夜时,使用者不需要开灯,可以在灯带的照明下去卫生间,同时灯带的表面为磨砂结构,发出的光线为散射光线,LED灯珠的色温为2000-3500K,使用过程中光线较弱,不会对眼睛造成刺激,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使用电磁线圈与地垫进行配合,上床之后拖鞋放在地垫上即可自动充电,天亮或者开灯之后,所有灯带自动关闭,可以有效的节约电能;进一步的,小型的锂电池之间采用柔性的电线连接,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拖鞋弯曲可能对电池造成损坏的问题;进一步的,鞋帮的后沿设有在较暗的条件下常亮的常亮LED灯珠,可以方便晚上起床时寻找鞋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拖鞋置于地垫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地垫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使用新型的简要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夜视拖鞋,其结构包括鞋底11,鞋底11为塑料材质,其上表面为纯棉织物结构,使用的舒适度较高,所述鞋底11的靠近脚掌的位置设有鞋帮12,所述鞋帮12的左右两端粘在鞋底11的侧边上,所述鞋底11的前端设有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的灯带13,所述灯带13的主体常见为防水硅胶材质,其表面为磨砂结构,发出的光线为散射光线,所述灯带13的内部设有LED灯珠14,所述LED灯珠14的色温为2000-3500K,灯光为暖黄色的光源,不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其照亮的范围为前方30-60cm,拖鞋全新未发生变形时,放置于水平面上,此时,可以照亮前方30cm的距离的地面,在正常使用时,由于走动时拖鞋会随脚掌摆动,黑暗的条件下,摆动过程中最远照亮的人眼可视距离为60cm。所述灯带13除了LED灯珠14外,还设有FPC、贴片电阻、连接端子等结构,其结构为公知,本实施例中不予赘述。所述鞋底11上前脚掌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14的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为常见设备和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型号为MPXV2202DPT1,所述鞋帮、鞋底的侧边各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当前房间亮度的光敏传感器16,所述光敏传感器16为常见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型号为GM35和GM55,两个光敏传感器16同时工作,避免被裤子遮住发生误判的情况,所述鞋底11与脚跟配合的区域设有电池组17,所述电池组17是多个小型的锂电池171联合组成,多个所述小型的锂电池171之间采用柔性的电线连接,所述电池组17还通过电源线与用于充电的电磁线圈18连接,所述电磁线圈18与鞋子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所述电磁线圈18、电池组17、压力传感器15均设于鞋底11的内部,所述电池组17和电磁线圈18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控制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电池充电管理芯片,本实施例中采用信号为TP4056的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电池的输出端与LED灯珠14、压力传感器15、光敏传感器16串联。还包括脚垫2,所述脚垫2包括脚垫主体21,所述脚垫主体21的内部设有可以拆卸的用于配合鞋底11上的电磁线圈18给电池组17充电的充电线圈22,所述充电线圈22通过电源连接线与电源连接口23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口23可以通过设于外部的电源线与市电连接,除了上述设备之外,还设有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为常见公知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包括CS4967(主控)、CS4268(驱动)、CS78S33(LDO)以及用于保护电路的电容电阻等结构。所述鞋帮12的前沿和鞋帮12的后沿分别设有前部照明灯带122和常亮灯带123,所述前部照明灯带122和常亮灯带123均与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连接,其中,前部照明灯带122与LED灯珠14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视拖鞋,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靠近脚掌的位置设有鞋帮,所述鞋帮的左右两端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底的前端设有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的灯带,所述灯带的内部设有LED灯珠,所述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鞋帮、鞋底的侧边各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当前房间亮度的光敏传感器,所述鞋底与脚跟配合的区域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是多个小型的锂电池联合组成,所述电池组还通过电源线与用于充电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电池组、压力传感器均设于鞋底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视拖鞋,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靠近脚掌的位置设有鞋帮,所述鞋帮的左右两端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底的前端设有用于夜间起床时进行前方区域照明的灯带,所述灯带的内部设有LED灯珠,所述鞋底上前脚掌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穿着状态并启动LED灯珠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鞋帮、鞋底的侧边各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当前房间亮度的光敏传感器,所述鞋底与脚跟配合的区域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是多个小型的锂电池联合组成,所述电池组还通过电源线与用于充电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电池组、压力传感器均设于鞋底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视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的表面为磨砂结构,发出的光线为散射光线,其照亮的范围为前方30-6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视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的色温为2000-350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照何芳黄明辉黄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鸿荣轻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