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06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和养殖笼,养殖池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养殖池内的水面与养殖池的顶部相距20cm,养殖池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固定有架杆,架杆与养殖池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养殖笼固定在架杆的底部,养殖笼的顶部安装有笼门,养殖笼的孔径为2×2cm,养殖笼的外壁与养殖池的内壁相距1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养殖笼中养殖的鱼种排出的粪便可以喂养养殖池中的克氏原螯虾,还可以在养殖笼中添加其他食物,使克氏原螯虾摄入的营养结构均衡,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个体体质,对养殖环境中的室内温度气压形成良好的抵抗性,降低个体死亡率,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产量。

A kind of indoor culture equipment for cray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也称小龙虾、红螯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在河底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克氏原螯虾在野外养殖中,在夜间喜欢随意爬动,并且有类似螃蟹一样挖洞穴居的习性,容易造成克氏原螯虾在野外养殖过程中的数量走失,不易捕捉,影响产量。现有的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过程中,采用单独养殖的方法进行养殖,平时所食用的均为专用饲料,虽然能够使克氏原螯虾快速成长,但也使克氏原螯虾摄入的营养结构不均衡,对个体体质造成较差的影响,对养殖环境中的室内温度气压抵抗性差,容易造成个体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和养殖笼,所述养殖池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四周设有斜坡,所述养殖池内的水面与养殖池的顶部相距20cm,所述养殖池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固定有架杆,所述架杆与养殖池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所述养殖笼固定在架杆的底部,所述养殖笼的顶部安装有笼门,所述养殖笼的孔径为2×2cm,所述养殖笼的外壁与养殖池的内壁相距15cm。优选的,所述养殖池采用有机玻璃拼接制成,用于防止克氏原螯虾沿养殖池的外壁爬出。优选的,所述斜坡的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凹坑,用于克氏原螯虾爬行活动时抓握。优选的,所述架杆的顶部与养殖池的顶部相距20cm,用于防止克氏原螯虾翻出养殖池的顶部逃走。优选的,所述架杆固定在养殖池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养殖笼内部安装有隔板,用于隔离养殖不同种类的鱼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养殖池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笼用于养殖其他鱼种,将养殖笼通过架杆固定在养殖池的顶部,克氏原螯虾可以沿着养殖笼的外壁爬行到养殖笼的顶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个体体质。养殖笼中养殖的鱼种排出的粪便可以喂养养殖池中的克氏原螯虾,还可以在养殖笼中添加小鱼、小虾、藻类之类的食物,使克氏原螯虾摄入的营养结构均衡,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个体体质,对养殖环境中的室内温度气压形成良好的抵抗性,降低个体死亡,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克氏原螯虾也可以吃掉养殖笼中死掉的鱼种,为养殖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11-斜坡;2-养殖笼;21-架杆;22-固定块;23-笼门;24-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1和养殖笼2,养殖池1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池1采用有机玻璃拼接制成,光滑的表面防止克氏原螯虾沿着养殖池1的内壁爬出来。养殖池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养殖池1的底部四周设有斜坡11,斜坡11的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凹坑,方便克氏原螯虾的肢爪爬行时抓握凹坑。养殖池1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22固定有架杆21,架杆21的顶部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架杆21与养殖池1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养殖池1中的水平面与架杆21的底部持平,留有20cm的距离防止克氏原螯虾逃出养殖池1。养殖笼2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架杆21的底部,养殖笼2的顶部安装有笼门23,通过笼门23便于向养殖笼2中存放养殖其他鱼种,养殖笼2的孔径为2×2cm,防止克氏原螯虾钻入养殖笼2内部取食,养殖笼2的外壁与养殖池1的内壁相距15cm,为克氏原螯虾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隙。克氏原螯虾可以沿着养殖笼2的外壁爬行到养殖笼2的顶部呼吸新鲜空气,但因架杆21的顶部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因此克氏原螯虾无法逃出养殖池。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1和养殖笼2,养殖池1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池1采用有机玻璃拼接制成,光滑的表面防止克氏原螯虾沿着养殖池1的内壁爬出来。养殖池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养殖池1的底部四周设有斜坡11,斜坡11的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凹坑,方便克氏原螯虾的肢爪爬行时抓握凹坑。养殖池1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22固定有架杆21,请参阅图3,架杆21固定在养殖池1的顶部,养殖池1内的水面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架杆21与养殖池1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养殖池1中的水平面与架杆21的底部持平,留有20cm的距离防止克氏原螯虾逃出养殖池1。养殖笼2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架杆21的底部,养殖笼2的顶部安装有笼门23,通过笼门23便于向养殖笼2中存放养殖其他鱼种,养殖笼2的孔径为2×2cm,防止克氏原螯虾钻入养殖笼2内部取食,养殖笼2的外壁与养殖池1的内壁相距15cm,为克氏原螯虾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隙。克氏原螯虾可以沿着养殖笼2的外壁爬行到养殖笼2的顶部呼吸新鲜空气,但因养殖池1内的水面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因此克氏原螯虾无法逃出养殖池。实施例3,请参阅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养殖笼2内部安装有隔板24,通过隔板24隔离养殖笼2内部的空间,便于在养殖笼2内部养殖不同的鱼种。工作原理:养殖池1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笼2用于养殖其他鱼种,将养殖笼2通过架杆21固定在养殖池1的顶部,克氏原螯虾可以沿着养殖笼2的外壁爬行到养殖笼2的顶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个体体质。养殖笼2中养殖的鱼种排出的粪便可以喂养养殖池1中的克氏原螯虾,还可以在养殖笼2中添加小鱼、小虾、藻类之类的食物,使克氏原螯虾摄入的营养结构均衡,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个体体质,对养殖环境中的室内温度气压形成良好的抵抗性,降低个体死亡,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克氏原螯虾也可以吃掉养殖笼2中死掉的鱼种,为养殖池1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1)和养殖笼(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四周设有斜坡(11),所述养殖池(1)内的水面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所述养殖池(1)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22)固定有架杆(21),所述架杆(21)与养殖池(1)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所述养殖笼(2)固定在架杆(21)的底部,所述养殖笼(2)的顶部安装有笼门(23),所述养殖笼(2)的孔径为2×2cm,所述养殖笼(2)的外壁与养殖池(1)的内壁相距1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1)和养殖笼(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四周设有斜坡(11),所述养殖池(1)内的水面与养殖池(1)的顶部相距20cm,所述养殖池(1)的顶部两侧通过固定块(22)固定有架杆(21),所述架杆(21)与养殖池(1)内盛装的水面水平设置,所述养殖笼(2)固定在架杆(21)的底部,所述养殖笼(2)的顶部安装有笼门(23),所述养殖笼(2)的孔径为2×2cm,所述养殖笼(2)的外壁与养殖池(1)的内壁相距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采用有机玻璃拼接制成,用于防止克氏原螯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因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