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0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施肥泵和支架,支架左端设置控制柜,控制柜上端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电源开关、一键施肥旋钮、故障指示灯和7寸触摸屏;支架右端设置施肥泵,施肥泵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接线盒与控制柜电性连接;灌溉管道包括A管、B管、C管、水肥输出口和清水输入口,灌溉管道的上端左侧设置排气阀,灌溉管道的上端右侧设置压力表,A管、B管和C管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A管、B管和C管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流量调节B和流量调节C集成逆止阀;按压电源开关按钮,点击“自动”按钮、“手动”按钮或者顺时针扳动一键施肥旋钮,施肥机将会开始施肥。

An intelligent integrated fertilizer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它借助灌溉系统,将由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一起均匀、准确输入到作物根部土壤,有效控制灌溉水量和施肥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施肥技术需要相应的供水、供肥、自动精准灌溉施肥、灌溉管网等设施,其关键核心装置是自动精准的施肥机,在现有技术中,可能灌溉满足不了作物对多种肥料的需求,需要进行多次灌溉,这样导致费时费力,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支持多达三种肥料原液桶接入,可编程控制施肥过程,真正支持一键施肥,无需任何界面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施肥泵和支架,所述支架左端设置控制柜,控制柜上端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电源开关、一键施肥旋钮、故障指示灯和寸触摸屏;所述所述支架右端设置施肥泵,施肥泵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所述支架后端设置A管、B管、C管、水肥输出口和清水输入口,所述清水输入口与供水管路连接,清水输入口与灌溉管路连接,所述A管、B管和C管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灌溉管路与水肥输出口连接,所述A管、B管和C管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流量调节B和流量调节C,所述灌溉管道的上端左侧设置排气阀,灌溉管道的上端右侧设置压力表。优选的,所述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优选的,所述供水管路通过直径25mmUPVC管连接清水输入口;所述灌溉管路通过直径25mmUPVC管连接水肥输出口;所述A管、B管和C管采用直径20mm的活接头与肥料原液桶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喷塑处理。优选的,所述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可以通过一键施肥旋钮对施肥机进行施肥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占地体积小、结构紧凑,且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施药,可用于固态肥也可用于液态肥,支持多达三种肥料原液桶接入,可编程控制施肥过程;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自动设定灌溉水量、灌溉时间等,保证肥料留存于作物根层,避免因施肥时间过早或过晚而造成肥料浪费,使用范围广,广泛应用于管灌、喷灌、滴灌等不同灌溉形式,支持轮灌设置,标准版支持12个轮灌站点的编程轮灌控制;可扩展支持太阳能无线控制轮灌站点,无需布线,施工简单快捷,工作状态实时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轮灌站点信息实时显示,实时流量监测显示与施肥总量统计记录,根据用户需要,经过升级,理论上可以不限数量的轮灌站点扩展。2、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管路间采用化工级、耐腐蚀性强UPVC管路连接,安装快速简便。3、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喷塑处理,提高了防腐性和耐用性。4、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配置7寸触摸屏,真正支持一键施肥,无需任何界面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更加的智能化。5、本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传感器检测,当肥料原液桶缺肥或者施肥异常时将及时报警提醒,增强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柜;11、工作台;111、电源开关;112、一键施肥旋钮;113、故障指示灯;114、触摸屏;2、施肥泵;21、接线盒;3、支架;4、灌溉管道;41、A管;42、B管;43、C管;44、水肥输出口;45、清水输入口;411、流量调节A;421、流量调节B;431、流量调节C;5、排气阀;6、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1、施肥泵2和支架3,支架3左端设置控制柜1,控制柜1上端设置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电源开关111、一键施肥旋钮112、故障指示灯113和7寸触摸屏114;支架3右端设置施肥泵2,施肥泵2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21,接线盒21与控制柜1电性连接;灌溉管道4的上端左侧设置排气阀5,灌溉管道4的上端右侧设置压力表6。请参阅图2-3,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支架3后端设置A管41、B管42、C管43、水肥输出口44和清水输入口45;清水输入口45通过直径25mmUPVC管与供水管路连接,防止过高的压力会对施肥机造成危害,在清水输入口45与供水管路的连接处安装一个手阀,为了便于对施肥机的维护;A管41、B管42和C管43采用直径20mm的活接头与肥料原液桶连接,A管41、B管42和C管43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4,A管41、B管42和C管43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411、流量调节B421和流量调节C431集成逆止阀;灌溉管路4通过直径25mmUPVC管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灌溉管路4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处安装一个止回阀,为了便于对施肥机的维护。综上所述:本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1、施肥泵2和支架3,支架3左端设置控制柜1,控制柜1上端设置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电源开关111、一键施肥旋钮112、故障指示灯113和7寸触摸屏114;支架3右端设置施肥泵2,施肥泵2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21,接线盒21与控制柜1电性连接;灌溉管道4包括A管41、B管42、C管43、水肥输出口44和清水输入口45,灌溉管道4的上端左侧设置排气阀5,灌溉管道4的上端右侧设置压力表6,清水输入口45通过直径25mmUPVC管与供水管路连接,在清水输入口45与供水管路的连接处安装一个手阀,为了便于对施肥机的维护,A管41、B管42和C管43采用直径20mm的活接头与肥料原液桶连接,A管41、B管42和C管43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4,A管41、B管42和C管43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411、流量调节B421和流量调节C431集成逆止阀;灌溉管路4通过直径25mmUPVC管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灌溉管路4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处安装一个止回阀,为了便于对施肥机的维护。按压电源开关111按钮,显示开机画面,点击“自动”按钮或者“手动”按钮本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开始施肥,在施肥结束后,关电时,再次按压电源开关111,按钮灯灭;顺时针扳动一键施肥旋钮112,施肥机将会立即启动并开始自动施肥,采用上次设置的肥料原液桶设置,施肥结束后施肥机自动关闭,随后请将一键施肥旋钮112逆时针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1)、施肥泵(2)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左端设置控制柜(1),控制柜(1)上端设置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电源开关(111)、一键施肥旋钮(112)、故障指示灯(113)和触摸屏(114);所述支架(3)右端设置施肥泵(2),施肥泵(2)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21);所述支架(3)后端灌溉管路(4)设置A管(41)、B管(42)、C管(43)、水肥输出口(44)和清水输入口(45),所述清水输入口(45)与供水管路连接,清水输入口(45)与灌溉管路(4)连接,所述A管(41)、B管(42)和C管(43)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4),灌溉管路(4)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所述A管(41)、B管(42)和C管(43)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411)、流量调节B(421)和流量调节C(431),所述灌溉管路(4)的上端左侧设置排气阀(5),灌溉管路(4)的上端右侧设置压力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包括控制柜(1)、施肥泵(2)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左端设置控制柜(1),控制柜(1)上端设置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电源开关(111)、一键施肥旋钮(112)、故障指示灯(113)和触摸屏(114);所述支架(3)右端设置施肥泵(2),施肥泵(2)上端固定连接接线盒(21);所述支架(3)后端灌溉管路(4)设置A管(41)、B管(42)、C管(43)、水肥输出口(44)和清水输入口(45),所述清水输入口(45)与供水管路连接,清水输入口(45)与灌溉管路(4)连接,所述A管(41)、B管(42)和C管(43)通过三通并联接入灌溉管路(4),灌溉管路(4)与水肥输出口(44)连接,所述A管(41)、B管(42)和C管(43)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A(411)、流量调节B(421)和流量调节C(431),所述灌溉管路(4)的上端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艳祝宁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昌宁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