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89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车电源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包括电源柜,电源柜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的上下方均开设有T形槽,两个T形槽的一侧设有外壳,外壳靠近电源柜的一侧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的上下方均设有T形板,外壳的一侧且靠近T形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柱槽,第二圆柱槽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槽;第二圆柱槽从内到外设有弹簧和固定柱,固定柱的上设有滑块,电机腔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扇叶,本实用通过设置的外壳、电机腔、T形板、第二圆柱槽、弹簧、固定柱、电机和扇叶,能将外壳固定在电源柜的一侧,使电机腔内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扇叶转动吹风,对电源柜内电源产生的热能,进行快速的散热。

A combined locomotive power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电源柜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
技术介绍
机车电源柜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机车电源柜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机车电源柜一般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机车电源柜。机车电源柜一般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夏季天气炎热,机车电源柜内电源产生的热能,短时间难以散去,容易会出现电路被烧断的情况,而机车电源柜内也没有安装散热的装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包括电源柜,且所述电源柜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电源柜的其中一侧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方均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包括电源柜(1),且所述电源柜(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柜(1)的其中一侧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上下方均开设有T形槽(12),所述T形槽(12)的一侧且位于一端处开设有第一圆柱槽(13),两个所述T形槽(12)的一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靠近所述电源柜(1)的一侧开设有电机腔(21);所述外壳(2)的一侧且位于电机腔(21)的上下方均设有T形板(22),所述T形板(22)位于所述T形槽(12)内,所述外壳(2)的一侧且靠近T形板(2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柱槽(23),所述第二圆柱槽(23)与所述第一圆柱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机车电源柜,包括电源柜(1),且所述电源柜(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柜(1)的其中一侧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上下方均开设有T形槽(12),所述T形槽(12)的一侧且位于一端处开设有第一圆柱槽(13),两个所述T形槽(12)的一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靠近所述电源柜(1)的一侧开设有电机腔(21);所述外壳(2)的一侧且位于电机腔(21)的上下方均设有T形板(22),所述T形板(22)位于所述T形槽(12)内,所述外壳(2)的一侧且靠近T形板(2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柱槽(23),所述第二圆柱槽(23)与所述第一圆柱槽(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圆柱槽(23)的圆周壁且远离所述电机腔(21)的一侧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矩形通槽(24);所述第二圆柱槽(23)从内到外设有弹簧(3)和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一端穿过所述T形槽(12)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圆柱槽(13)内,所述固定柱(4)的上设有滑块(41),且所述滑块(41)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通槽(24)并延伸至外界;所述电机腔(21)内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设有扇叶(6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忠良韩琳匡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