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81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底座、门框、管理器、拦截机构和识别机构,拦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轴、拦截管、紧固组件和若干连杆,识别机构包括螺杆、套管、转杆、旋转组件、升降板、支撑组件、两个滑杆和若干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包括连接架和摄像头,该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通过拦截机构可控制门框的入口和出口打开或者关闭,并在人脸识别时进行封闭式拦截,避免摄像头受到外部环境光线的干扰影响,不仅如此,通过识别机构带动摄像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保持转动,便于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位置拍摄人脸,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员的身份识别,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An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由于人脸识别具有身份验证的功能,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常应用于各类安防门禁装置中,通过人脸识别,使身份合法的人进入,并阻止身份非法的人混入,从而达到安防的效果和目的。但是现有的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中,打动通过一个门禁杆的转动,来控制人员的拦截和放行,一些不法分子容易趁无人时钻过或者跨过拦截杆来通过门禁,导致门禁系统的拦截能力极为有限,不仅如此,在门禁系统的人脸识别设备中,识别用的摄像头大都角度位置固定,无法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识别,且识别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导致识别结果出错,进而降低了现有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门框(2)、管理器(3)、拦截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门框(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门框(2)的两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在门框(2)内的顶部,所述管理器(3)固定在门框(2)的上方,所述管理器(3)内设有PLC;/n所述拦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转轴(5)、拦截管(6)、紧固组件和若干连杆(7),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在门框(2)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4)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转轴(5)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杆(7)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5)的外周,所述转轴(5)通过连杆(7)与拦截管(6)内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门框(2)、管理器(3)、拦截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门框(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门框(2)的两端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在门框(2)内的顶部,所述管理器(3)固定在门框(2)的上方,所述管理器(3)内设有PLC;
所述拦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转轴(5)、拦截管(6)、紧固组件和若干连杆(7),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在门框(2)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4)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转轴(5)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杆(7)周向均匀分布在转轴(5)的外周,所述转轴(5)通过连杆(7)与拦截管(6)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框(2)位于拦截管(6)的内侧,所述拦截管(6)的下部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拦截管(6)通过紧固组件与底座(1)连接,所述门框(2)的水面截面的两侧的形状为弧形;
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螺杆(8)、套管(9)、转杆(10)、旋转组件、升降板(11)、支撑组件、两个滑杆(12)和若干识别组件,所述螺杆(8)的顶端固定在门框(2)内的顶部,所述螺杆(8)的底端设置在套管(9)内,所述套管(9)的与螺杆(8)的连接处设有与螺杆(8)匹配的螺纹,所述转杆(10)的顶端固定在套管(9)的下方,所述识别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转杆(10)的下方,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连接架(13)和摄像头(14),所述摄像头(14)通过连接架(13)与转杆(1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11)套设在转杆(10)上,所述旋转组件位于升降板(11)的上方,所述升降板(11)与转杆(10)传动连接,所述套管(9)通过支撑组件与升降板(11)连接,两个滑杆(12)分别位于升降板(11)的两端,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与门框(2)内的顶部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11)套设在滑杆(1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气缸(15)和四个插孔,四个插孔周向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两个气缸(15)分布位于缺口的两侧,所述气缸(15)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气缸(15)的缸体固定在拦截管(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兰林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