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72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本方法设有接收指针和发送指针两个节点,即接收方和发送方,发送指针指示发送方数据应该存储在哪一个子缓冲中,而接收指针指示接收方应该从哪一个子缓冲区读取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单缓冲所带来的问题:当接收方遇到中断拥塞时,出现数据覆盖或丢失。而使用本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如果接收缓冲区足够大的话理论上可以不丢包;2)由于发送方和接收方处于异步模式,即只要在接收方有空闲接收子缓冲的情况下,就可以无间隔的高速发送数据到接收方,即使有个别慢速节点的存在,也不至于拖慢整个网络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率。

A multi cache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nodes based on memory mapping class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映射类总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该方法用于高速互联网络中的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支持存储映射方式的总线设备,像rapidIO、PCIe等。使用这种总线组建成高速互联网络,通信的双方仅仅需要互相建立地址映射关系,即把对方的物理内存映射到自己的物理地址空间上。这样访问对方设备的内存就像访问自己的内存一样方便。支持存储映射总线,像rapidIO、PCIe等,节点间普遍采用单缓冲式的内存共享机制进行通信,其通信原理如下:首先发送方通过存储映射的方式将一包数据直接写入接收方的内存中(缓冲模式为单缓冲),然后发送中断通知接收方有数据到来,随后接收方从自己的内存中取出数据,如图1所示。另外一种机制是发送方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自己的内存中(缓冲模式为单缓冲),然后通过中断通知接收方。接收方收到中断后通过存储映射的方式从发送方的内存中取回数据,如图2所示。这两种简单的单缓冲通信机制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接收指针和发送指针的两个节点,即接收方和发送方,发送指针指示发送方数据应该存储在哪一个子缓冲中,而接收指针指示接收方应该从哪一个子缓冲区开始读取数据;/n所述方法有如下步骤:/n(1)、发送方和接收方约定每包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然后根据单包的最大数据量,将接收方的单缓冲区细划分出多个子缓冲区,形成多缓冲机制;每个子缓冲区只存放一个数据包;/n(2)、发送方通过存储映射方式依次将每包数据存入接收多缓冲区的子缓冲区中,子缓冲区的选择依据发送指针的值;当发送方成功发送数据包到子缓冲区后更新发送指针的值,使发送指针指向多缓冲区中的下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存储映射类总线的节点间多缓存式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接收指针和发送指针的两个节点,即接收方和发送方,发送指针指示发送方数据应该存储在哪一个子缓冲中,而接收指针指示接收方应该从哪一个子缓冲区开始读取数据;
所述方法有如下步骤:
(1)、发送方和接收方约定每包数据的最大数据量,然后根据单包的最大数据量,将接收方的单缓冲区细划分出多个子缓冲区,形成多缓冲机制;每个子缓冲区只存放一个数据包;
(2)、发送方通过存储映射方式依次将每包数据存入接收多缓冲区的子缓冲区中,子缓冲区的选择依据发送指针的值;当发送方成功发送数据包到子缓冲区后更新发送指针的值,使发送指针指向多缓冲区中的下一个空的子缓冲区;当存储到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泽刘荣林李翼翰尚怡祥周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