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67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涉及分支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得光缆的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总线槽,下壳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放置吊线的连接槽,连接槽与总线槽相连通;下壳体远离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沿下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板将下壳体远离连接槽的一端分隔成两个放置空管的分线槽,下壳体远离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吊线的吊线槽。将光缆连同放置在总线槽与连接槽内,能够避免光缆靠近分支器的一端没有吊线的支撑,吊线能够充分对光缆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增加光缆的抗拉强度。

Integrated optical cable branc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支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在室外所用的光缆需要使用吊线承载光缆的负荷,对光缆起到支撑的作用,用于增加光缆的抗拉强度。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9908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芯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用分支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头部、尾部以及连接所述头部、尾部的中间部,头部内设置有第一槽道,用于放置双芯蝶形引入光缆;中间部上设置有第二槽道和第三槽道,第一槽道的末端与第二槽道和第三槽道的顶端重合,第二槽道和第三槽道向尾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总线槽(3),所述下壳体(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放置吊线的连接槽(31),所述连接槽(31)与总线槽(3)相连通;所述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设置有分隔板(32),所述分隔板(32)沿下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分隔板(32)将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分隔成两个放置空管的分线槽(33),所述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吊线的吊线槽(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缆的总线槽(3),所述下壳体(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放置吊线的连接槽(31),所述连接槽(31)与总线槽(3)相连通;所述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设置有分隔板(32),所述分隔板(32)沿下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分隔板(32)将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分隔成两个放置空管的分线槽(33),所述下壳体(11)远离连接槽(3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吊线的吊线槽(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1)位于总线槽(3)沿下壳体(11)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吊线槽(34)设置在分线槽(33)沿下壳体(11)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与连接槽(31)位于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呈椭圆形设置,所述总线槽(3)呈与光缆适配插接的椭圆形,所述总线槽(3)由上壳体(1)与下壳体(11)共同形成;所述空管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分线槽(33)呈与空管适配插接的椭圆形,所述分线槽(33)由上壳体(1)与下壳体(11)共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缆分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棱(35),所述凸棱(35)呈斜倒刺设置,所述凸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龙唐荣山吴伟韦明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