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鉴别
,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
技术介绍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产区为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伪品刺果甘草为豆科族甘草属植物(GlycyrrhizapallidifloraMaxim.)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江苏等地,民间也充当甘草应用。研究表明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如甘草酸、甘草苷等,我们采用HPLC法研究所采集的刺果甘草中成分,发现其含有甘草酸,但基本不含有甘草苷、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等,是否含有其他黄酮类成分尚待研究。两者的功效和作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而伪品刺果甘草无此功效,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杀虫药。为了保证甘草临床使用的有效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样品,测样方法为积分球漫反射,光谱采集范围为1000~2500nm,分辨率为1nm,扫描次数为64次,每条谱线由1500个数据点构成;/n(B)选择近红外光谱2223~1912nm、1724~1400nm和1276~1088nm的波长范围先进行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光谱预处理,再聚类分析,采用加权平均距离法计算类平均距离;基于聚类分析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法模型即可用于甘草真伪的鉴别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样品,测样方法为积分球漫反射,光谱采集范围为1000~2500nm,分辨率为1nm,扫描次数为64次,每条谱线由1500个数据点构成;
(B)选择近红外光谱2223~1912nm、1724~1400nm和1276~1088nm的波长范围先进行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光谱预处理,再聚类分析,采用加权平均距离法计算类平均距离;基于聚类分析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法模型即可用于甘草真伪的鉴别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检测样品的制备方法为:将原始样品置于60℃的烘箱中,烘干4h,取出放冷后,粉碎,粉末过50目筛网,密封,干燥保存,即得检测样品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无损鉴别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光谱采集的具体操作:称取检测样品3g,装入石英瓶,压实,进行测定,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45%~6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