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压节点及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48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让压节点,包括套筒、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流动压缩体和支护体,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连接套筒,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中至少一个可相对于套筒滑动,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与套筒形成封闭的承压腔,流动压缩体填充在承压腔内,第一承压板远离承压腔的一端和第二承压板远离承压腔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支护体,支护体凸出于套筒的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拱架,用于支护隧道内的围岩,包括架单元和上述让压节点,让压节点安装在架单元内。本申请提供的让压节点由于采用了流动压缩体,当围岩形变应力较大时,让压节点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使得围岩应力得到一定的释放,从而解决了需要不断更换拱架的问题。

Yielding joint and 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让压节点及拱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让压节点及拱架。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以及地下矿物开采等工程中,都会使原有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部分围岩受到扰动后能够自稳,部分围岩则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护措施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而对于软岩破碎带以及地应力较大的软岩底层,围岩通常会受到多次掘进和动压的扰动,进而围岩破碎、松动圈较大以及由于高地应力产生的大变形等问题对结构产生了较大的松动压力与形变压力。围岩较大的形变应力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造成结构侵限,因而实际工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换拱架,才能使围岩与支护结构保持稳定的状态,这样不仅延长了工期,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让压节点及拱架,以解决围岩需要不断更换拱架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让压节点,包括:套筒;第一承压板,连接所述套筒;第二承压板,连接所述套筒,所述第一承压板和所述第二承压板中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所述套筒滑动,所述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二承压板与所述套筒形成封闭的承压腔;流动压缩体,填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筒(1);/n第一承压板(2),连接所述套筒(1);/n第二承压板(3),连接所述套筒(1),所述第一承压板(2)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中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所述套筒(1)滑动,所述第一承压板(2)、所述第二承压板(3)与所述套筒(1)形成封闭的承压腔(11);/n流动压缩体(5),填充在所述承压腔(11)内;以及/n支护体(4),所述第一承压板(2)远离所述承压腔(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远离所述承压腔(11)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支护体(4),所述支护体(4)凸出于所述套筒(1)的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1);
第一承压板(2),连接所述套筒(1);
第二承压板(3),连接所述套筒(1),所述第一承压板(2)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中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所述套筒(1)滑动,所述第一承压板(2)、所述第二承压板(3)与所述套筒(1)形成封闭的承压腔(11);
流动压缩体(5),填充在所述承压腔(11)内;以及
支护体(4),所述第一承压板(2)远离所述承压腔(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远离所述承压腔(11)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支护体(4),所述支护体(4)凸出于所述套筒(1)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4)包括:
钢管(41),与所述第一承压板(2)或所述第二承压板(3)固定连接,所述钢管(41)凸出于所述套筒(1)的端面;
混凝土(42),浇筑成形在所述钢管(4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2)和所述第二承压板(3)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套筒(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压缩体(5)包括干砂(5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让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2)与所述套筒(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压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陈智慧朱孟君任兆丹王智勇刘厚全张俊儒陈雪锋孔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