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043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是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包括垂直的“T”字形流道、水平的“V”字形流道及汇合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垂直的“T”字形流道及水平的“V”字形流道与汇合腔结合;通过流体在垂直与水平的三维空间内流动,以提高微流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最后由汇合腔出口收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通过流体在三维空间内流动,以提高微流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进行高效换热,极大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与转化效率。

The entrance of a 3D microfluidic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流反应器
,尤其是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技术背景近些年来,在药物的制备和分析、药物传递、化学分析、化工反应及有机合成领域内,连续流反应器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减少贵重生化试剂的消耗,又可以降低实验分析的成本,还可以放宽对分析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采用连续流反应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的分析速度以及混合反应速度,有助于分析实验室最终向“个性化”和“家用化”方向迈进。在连续流反应中,微流混合器的入口是连续流反应器的关键部件,有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提升分析速度以及混合反应的效率,为此,设计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本专利技术采用垂直的“T”字形流道及水平的“V”字形流道与汇合腔结合;通过流体在垂直与水平的三维空间内流动,使二维横向流动变为纵向流动,充分利用二维平面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微流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最后由汇合腔出口收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进行高效换热,极大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与转化效率。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其特点在于,该混合器由“T”字形流道、“V”字形流道及汇合腔构成;所述“T”字形流道由上层的大口径流道与底层的小孔径流道垂直贯通构成;所述“V”字形流道由两条一端分离、一端合并的流道构成,两分离端上对称设置有入口,一合并端内设有分为上下两层的出口;所述汇合腔为设有汇合腔入口及汇合腔出口的腔体件;所述“T”字形流道为两件,两件“T”字形流道垂直设置;所述“V”字形流道水平设置,且两件“T”字形流道的小孔径流道分别与“V”字形流道的两个入口连接并贯通;所述汇合腔设于“V”字形流道的末端,且汇合腔入口与“V”字形流道上下两层的出口连接并贯通。所述“T”字形流道的大口径流道及小孔径流道均为圆截面的流道。所述“V”字形流道均为矩形截面的流道。本专利技术采用垂直的“T”字形流道及水平的“V”字形流道与汇合腔结合;通过流体在垂直与水平的三维空间内流动,以提高微流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最后由汇合腔出口收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进行高效换热,极大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与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T”字形流道与“V”字形流道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由“T”字形流道1、“V”字形流道2及汇合腔3构成;所述“T”字形流道1由上层的大口径流道与底层的小孔径流道垂直贯通构成;所述“V”字形流道2由两条一端分离、一端合并的流道构成,两分离端上对称设置有入口,一合并端内设有分为上下两层的出口21;所述汇合腔3为设有汇合腔入口31及汇合腔出口32的腔体件;所述“T”字形流道1为两件,两件“T”字形流道1垂直设置;所述“V”字形流道2水平设置,且两件“T”字形流道1的小孔径流道分别与“V”字形流道2的两个入口连接并贯通;所述汇合腔3设于“V”字形流道2的末端,且汇合腔入口31与“V”字形流道2上下两层的出口21连接并贯通。参阅图1、图2,所述“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及小孔径流道均为圆截面的流道。参阅图1、图2,所述“V”字形流道2均为矩形截面的流道。实施例1硝化反应:本专利技术与散热器配合使用,将本专利技术置于外接的散热层内,散热层温度控制在摄氏30度。参阅图1、图2,将硝酸经柱塞泵从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1注入,将芳环经柱塞泵从另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1注入,其中,芳环由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垂直流经小孔径流道,再由一侧“V”字形流道2的上层出口21水平流入汇合腔3;硝酸由另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垂直流经小孔径流道,再由另一侧“V”字形流道2的下层出口21水平流入汇合腔3的汇合腔入口31与芳环混合,并由汇合腔出口32收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实施例2氨化反应:本专利技术与散热器配合使用,将本专利技术置于外接的散热层内,散热层温度控制在摄氏90度。参阅图1、图2,将次氯酸经柱塞泵从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1注入,将氨水经柱塞泵从另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1注入,其中,次氯酸由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垂直流经小孔径流道,再由一侧“V”字形流道2的上层出口21水平流入汇合腔3;氨水由另一件“T”字形流道1的大口径流道垂直流经小孔径流道,再由另一侧“V”字形流道2的下层出口21水平流入汇合腔3的汇合腔入口31与次氯酸混合,并由汇合腔出口32收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本专利技术采用垂直的“T”字形流道1与水平的“V”字形流道2,通过流体在三维空间内流动,以提高微流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进行高效换热,极大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与转化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器由“T”字形流道(1)、“V”字形流道(2)及汇合腔(3)构成;/n所述“T”字形流道(1)由上层的大口径流道与底层的小孔径流道垂直贯通构成;/n所述“V”字形流道(2)由两条一端分离、一端合并的流道构成,两分离端上对称设置有入口,一合并端内设有分为上下两层的出口(21);/n所述汇合腔(3)为设有汇合腔入口(31)及汇合腔出口(32)的腔体件;/n所述“T”字形流道(1)为两件,两件“T”字形流道(1)垂直设置;/n所述“V”字形流道(2)水平设置,且两件“T”字形流道(1)的小孔径流道分别与“V”字形流道(2)的两个入口连接并贯通;/n所述汇合腔(3)设于“V”字形流道(2)的末端,且汇合腔入口(31)与“V”字形流道(2)上下两层的出口(21)连接并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微流混合器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器由“T”字形流道(1)、“V”字形流道(2)及汇合腔(3)构成;
所述“T”字形流道(1)由上层的大口径流道与底层的小孔径流道垂直贯通构成;
所述“V”字形流道(2)由两条一端分离、一端合并的流道构成,两分离端上对称设置有入口,一合并端内设有分为上下两层的出口(21);
所述汇合腔(3)为设有汇合腔入口(31)及汇合腔出口(32)的腔体件;
所述“T”字形流道(1)为两件,两件“T”字形流道(1)垂直设置;
所述“V”字形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亚李文博储蔚王鹏齐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