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7887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水培装置、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水生微生物管理以及生态系统养护,构建水生植物群落为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构建水生动物群落为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循环系统,不需要换水,另外该生态系统配备了储水槽,只需定期补充储水槽里的水即可,节时方便;节能,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微循环系统,本身能满足能量和物质的需要,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鱼饵、肥料等材料,节约资源。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water culture micro landscape eco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现在的水培微景观大多是植物和鱼类的结合,结构单一,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稳定性、立体循环性、观赏性与艺术性、实用性、康养性以及文化创意性的生态系统,这样就使传统的养鱼、养菜装置形成的水培微景观不能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并且需要定时换水,每次换水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需要定期添加鱼饵和肥料,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水培装置:(1)将储水槽、水培箱和自动循环泵必要装置进行安装,(2)选择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采用直径2-3cm的吸附性碎石,将吸附性碎石填充到水培箱底部,填充厚度为3-5cm,(3)将水注入储水槽中,放置3-4天后根据水培箱水位高度通过自动循环泵注入水培箱;2)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水生植物品种用量为3-5株/平方米;3)构建水生动物群落: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类,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4)水生微生物管理:水生微生物采用水质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不向水培箱中放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未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每半年向水培箱中方净化类微生物;5)生态系统养护: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微循环生态系统,定期补水,不用投食饵料。具体的是,所述步骤1中水培装置的储水槽存放水,水培箱内保持稳定的水量,储水槽一端设有进水口,储水槽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具体的是,所述储水槽的出水口通过自动循环泵连接水培箱。具体的是,所述步骤1中的吸附性碎石采用火山石。具体的是,所述步骤2中的水生植物为观赏类水生植物。具体的是,所述观赏类水生植物是但不限于观叶水生植物、观花水生植物和观根水生植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1.节时,该生态系统是循环系统,由于自净功能,不需要换水,另外该生态系统配备了储水槽,自动补充水培箱里的水,只需定期补充储水槽里的水即可,节时方便;2.节能,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微循环系统,本身能满足能量和物质的需要,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鱼饵、肥料等材料,也不用经常性换水,节约资源;3.观赏性强,提供观叶、观花、观景、观鱼等多种休闲模式,缓解人们日益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4.实用性,提供一定量的绿色食品,构建的系统植物区可种植绿叶植物,定期收获,可持续为家庭食菜来源。附图说明图1为水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培箱;2-储水箱;3-自动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水培装置、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水生微生物管理以及生态系统养护,制作水培装置(1)将储水槽2、水培箱1和自动循环泵3必要装置进行安装,(2)选择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采用直径2-3cm的吸附性碎石,将吸附性碎石填充到水培箱底部,填充厚度为3-5cm,(3)将水注入储水槽2中,放置3-4天后根据水培箱1水位高度通过自动循环泵3注入水培箱1;构建水生植物群落为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水生植物品种用量为3-5株/平方米;构建水生动物群落为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类,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如锦鲤、蛤蜊等;水生微生物管理,水生微生物采用水质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1中的生态系统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不向水培箱中放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1中的生态系统未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每半年向水培箱中方净化类微生物;生态系统养护为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微循环生态系统,定期补水,不用投食饵料。如图1所示,水培装置大小规格可根据家庭需求定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3:2),主要装置包括储水槽2、水培箱1和自动循环泵3,水培装置的储水槽2存放水,水培箱1内保持稳定的水量,储水槽2一端设有进水口,储水槽2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储水槽2的出水口通过自动循环泵3连接水培箱1。吸附性碎石采用火山石,水培箱底部的填充厚度为3-5cm。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造景、固定水生植物,二是起吸附作用、延长水体更换时间;三是为微生物繁育生长提供微环境。水生植物为观赏类水生植物,观赏类水生植物是但不限于观叶水生植物、观花水生植物和观根水生植物,如一叶莲、狐尾藻、水生芹菜等。水培微景观建成后,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微循环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实现自给自足,不用投食饵料,定期补充水即可,即实用又方便。以“莲-藻-鱼”生态系统为例,莲的品种选择一叶莲,藻类品种为伊乐藻,鱼类品种选择锦鲤,一叶莲即可观叶,又可观花,同时可净化水质;伊乐藻即可净化水质又可为锦鲤、贝类提供食物来源,而锦鲤的粪便用来作为水生植物的营养源,水体一般6个月不用更换,6个月左右,根据水质情况,放置1次水质净化类的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作水培装置:/n(1)将储水槽、水培箱和自动循环泵必要装置进行安装,/n(2)选择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采用直径2-3cm的吸附性碎石,将吸附性碎石填充到水培箱底部,填充厚度为3-5cm,/n(3)将水注入储水槽中,放置3-4天后根据水培箱水位高度通过自动循环泵注入水培箱;/n2)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水生植物品种用量为3-5株/平方米;/n3)构建水生动物群落: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类,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n4)水生微生物管理:水生微生物采用水质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不向水培箱中放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未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每半年向水培箱中方净化类微生物;/n5)生态系统养护: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微循环生态系统,定期补水,不用投食饵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水培装置:
(1)将储水槽、水培箱和自动循环泵必要装置进行安装,
(2)选择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采用直径2-3cm的吸附性碎石,将吸附性碎石填充到水培箱底部,填充厚度为3-5cm,
(3)将水注入储水槽中,放置3-4天后根据水培箱水位高度通过自动循环泵注入水培箱;
2)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水生植物品种用量为3-5株/平方米;
3)构建水生动物群落: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类,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
4)水生微生物管理:水生微生物采用水质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不向水培箱中放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未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每半年向水培箱中方净化类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峰李新华贾春林姚慧敏赵旭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