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华专利>正文

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807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该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人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人体的背面,且固定板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肩带上安装的气囊带位于人体锁骨处,避免肩带长期勒紧伤患处,减少患者本身痛苦,易接受,且肩带的内侧位于人体的肩部设有软垫,可减少了肩部神经血管受压,导致局部组织缺血,肩带另一端活动安装的第二卡扣另一端固定连接Y型带,Y型带活动连接在第三安装槽内,第二卡扣可方便医护人员调节肩带的松紧调节,来对锁骨进行位置固定,该装置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A kind of fixation device for clavicular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和儿童多见,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肩部位置特殊,肩关节活动较多,灵活度较大,对本症的治疗复位较易,但固定困难的特点。目前医院治疗锁骨骨折主要用8字绷带及锁骨带对上臂和肩部进行固定的治疗,需通过腋下行双肩固定,此方法容易导致腋下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导致患者不适,而且需要固定双上肢,使健肢活动也受到限制,影响患者的活动及生活,固定欠牢固,患者不能调节固定的松紧,双肩关节被捆绑和腋下神经、血管受压迫仍然得不到很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具备器械简单易用,可为锁骨骨折患者提供相对牢靠的固定等优点,解决了固定欠牢固,患者不能调节固定的松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人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人体的背面,且固定板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人体(1)和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位于人体(1)的背面,且固定板(2)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一安装槽(3)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4),所述调节带(4)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一卡扣(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带(6),所述人体(1)的腰部设有腰带(7),所述固定板(2)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所述第二安装槽(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胸带(10),所述固定板(2)侧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3),所述第三安装槽(13)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Y型带(14),所述Y型带(14)的另一端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人体(1)和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位于人体(1)的背面,且固定板(2)侧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一安装槽(3)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4),所述调节带(4)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扣(5),所述第一卡扣(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带(6),所述人体(1)的腰部设有腰带(7),所述固定板(2)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所述第二安装槽(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胸带(10),所述固定板(2)侧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3),所述第三安装槽(13)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Y型带(14),所述Y型带(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9),所述第二卡扣(19)上活动连接有肩带(15),所述肩带(15)的中部安装有气囊带(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