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9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旨在解决目前凭借医生的感觉进行塑型,难以把握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塑型导板本体,所述塑型导板本体的内侧形成有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塑型导板本体上设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拐角处设有突起部,并且所述塑型导板本体远离所述缺口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引导面引导医生下刀,完美把握塑型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A plastic guide plate for repairing ilium block in jaw re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
本技术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
技术介绍
目前,数字化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中。其中,能将术前设计精确转化为术中操作的技术有手术导航和导板。手术导航需要通过大型的、价格高昂的导航仪将术前或术中的CT、MRI等信息在术中与患者实体进行配准注册,不仅操作复杂,也有导航失败的可能。而外科导板技术已经在骨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有一定的应用,所使用的数据多是来源于CT或三维扫描,对设备要求较高,设计导板的过程也很复杂,需要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对人体进行一些截骨手术后,通常会在髂骨上进行取骨,然后经塑型后植入到被切除的部位。例如,在下颌肿瘤切除手术后,在自身的髂骨上进行取骨、塑型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凭借医生的感觉进行塑型,不是很好把握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因此很可能出现手术时间长、风险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凭借医生的感觉进行塑型,难以把握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包括塑型导板本体,所述塑型导板本体的内侧形成有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塑型导板本体上设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拐角处设有突起部,并且所述塑型导板本体远离所述缺口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可选地,所述塑型导板本体的弧形面外周侧设有与髂骨相卡接的定位边沿。可选地,所述塑型导板本体上设有固定孔。可选地,所述固定孔至少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所述固定孔成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可选地,每个固定孔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可选地,所述塑型导板本体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所述塑型导板本体为光敏树脂材质。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在塑型导板本体底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使得引导面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与髂骨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相匹配,从而可引导电锯片进行修整操作,能够准确保证下刀的切割路径及位置,让医生快速准确地对髂骨进行修整,以此达到理想的外形效果,并且缺口的设置,以便于医生了解塑型导板本体与骨面的贴合程度,确保骨面与导板相贴合,另一方面,减少了导板生产材料,降低成本,更缩短了制作时间。2.本技术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定位边沿的设置,把塑型导板本体的内侧弧形面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再通过定位边沿将塑型导板本体固定在人体髂骨上,防止导板大幅度偏移,并经过不断角度调整后以便于后续整体固定。3.本技术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固定孔的设置,其走向避开了手术刀的轨迹,用于固定塑型导板本体与髂骨的位置,避免了修整截骨操作时发生滑移,减小手术操作与预定手术方案的误差。4.本技术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截骨导板本体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位于髂骨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塑型导板本体;2、引导面;3、定位边沿;4、缺口;41、突起部;5、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应用于下颌骨修复手术,由于原始的髂骨块的外形不能满足正常颌骨重建的外形,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髂骨进行修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塑型导板本体1,该塑型导板本体1的内侧形成有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并且在塑型导板本体1底部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2,该引导面2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与髂骨修整范围、位置与角度相匹配,从而可引导电锯片进行修整操作,能够准确保证下刀的切割路径及位置,让医生快速准确地对髂骨进行修整,以此达到理想的外形效果。相比较医生凭借自己经验修整的外形不一定恰好,切或者磨的工作量较大、较复杂繁琐,应用本技术的塑型导板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同时,塑型导板本体1上还开设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缺口4,以便于医生了解塑型导板本体1与骨面的贴合程度,确保骨面与导板相贴合。另一方面,缺口4的设置减少了导板生产材料,降低成本,更缩短了制作时间,即为患者手术准备缩短时间;缺口4的拐角处设有突起部41,以便于后续穿设钉孔,确保固定强度,使得塑型导板在术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塑型和骨块定位。如图2所示,塑型导板本体1的弧形面外周侧设置有与髂骨相卡接的定位边沿3,从而医生根据术前CT图像的阅读和认知,首先把塑型导板本体1的内侧弧形面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再通过定位边沿3将塑型导板本体1固定在人体髂骨上,防止导板大幅度偏移,并经过不断角度调整后以便于后续整体固定。如图2所示,在塑型导板本体1上设置固定孔5,其走向避开了手术刀的轨迹,用于固定塑型导板本体1与髂骨的位置,避免了修整截骨操作时发生滑移,减小手术操作与预定手术方案的误差。在技术此实施例中,每个固定孔5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通过钛钉跟固定孔5的配合,可将本塑型导板本体1牢牢固定到髂骨块上,使得手术导板在术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截骨修整和骨块定位。具体地,如图2所示,固定孔5至少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固定孔5成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其分别开设于位于突起部41上及其两侧的塑型导板本体1上,从而利用塑型导板本体1的几个拐角定位,可稳固地进行导板定位,有效提高整体固定强度。同时导板上的固位钉跟之前取髂骨块的固位钉孔是一致的,可尽量减少患者的损伤。塑型导板本体1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另外,在技术此实施例中,选用光敏树脂材质制作塑型导板本体1,其具有固化快速、成型精度高、表面效果好、具有类ABS性能,机械强度高、低气味、耐储存、通用性强的特点。本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的工作原理:根据术前CT图像的阅读和认知,将塑型导板本体1的内侧弧形面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再通过定位边沿3将塑型导板本体1固定在人体髂骨上,经过角度调整后,通过钛钉跟固定孔5的配合,可将本塑型导板本体1牢牢固定到髂骨,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包括塑型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的内侧形成有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上设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缺口(4),所述缺口(4)的拐角处设有突起部(41),并且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远离所述缺口(4)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2),所述引导面(2)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包括塑型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的内侧形成有与髂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上设有向其中心凹陷的缺口(4),所述缺口(4)的拐角处设有突起部(41),并且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远离所述缺口(4)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引导面(2),所述引导面(2)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导板本体(1)的弧形面外周侧设有与髂骨相卡接的定位边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整颌骨重建中髂骨块的塑型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