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9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包括绑带、第一支撑柱、连接板、连接销、橡胶板、第一螺销、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观察孔、第二支撑柱,该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便捷的对患者的术后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术后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

Convenient compression hemostat in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
本技术涉及止血器,尤其涉及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多采用盐袋按压患者的术后部位,以此对患者的术后进行压迫止血处理,此种压迫止血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患者术后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包括绑带、第一支撑柱、连接板、连接销、橡胶板、第一螺销、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观察孔、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第一支撑柱,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销位于连接板底部,所述的连接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橡胶板位于连接销底部,所述的橡胶板与连接销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第一螺销贯穿连接板左侧,所述的第一螺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观察孔位于绑带顶端中侧,所述的观察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绑带左右两侧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绑带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右侧还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外壁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内壁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橡胶板底部还设有海绵垫,所述的海绵垫与橡胶板魔术贴粘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支撑柱内部由上至下还均设有若干件第三定位孔,所述的第三定位孔与第二支撑柱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前端右侧还贯穿有第二螺销,所述的第二螺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绑带绑与患者的胸部,并将观察孔处于患者胸部的术后部位,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使得绑带连同该装置与患者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双臂放入绑带左右两侧相对应的固定套内,其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的手臂进行辅助式约束处理,防止患者双臂因张开进而对胸部的术后部位造成拉扯,医护人员再用手逆时针旋转第一螺销,使得第一螺销脱离第一定位孔,医护人员再用手旋转连接板,直至让位孔与第二支撑柱相重合时,此时,海绵垫与观察孔相重合,医护人员再将拉动连接板,以此让连接板带动连接销连同橡胶板以及海绵垫沿着观察孔的方向移动,即让橡胶板连同海绵垫对患者的术后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同步,让位孔处于贯穿于第二支撑柱的状态,当橡胶板连同海绵垫对患者术后部位的压迫止血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依次用手顺时针旋转第一螺销以及第二螺销,以此先将第一螺销插入第二定位孔内,再将第二螺销插入第三定位孔内,此时,连接板带动连接销连同橡胶板以及海绵垫对患者术后部位压迫止血的状态被固定,该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便捷的对患者的术后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术后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的局部主视图;图2是绑带与观察孔的连接俯视图;图3是第一支撑柱的内部俯视图;图4是连接板的俯视图。绑带1、第一支撑柱2、连接板3、连接销4、橡胶板5、第一螺销6、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孔8、观察孔9、第二支撑柱10、固定套101、第一魔术贴102、第二魔术贴103、第三定位孔104、让位孔301、第二螺销302、海绵垫5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包括绑带1、第一支撑柱2、连接板3、连接销4、橡胶板5、第一螺销6、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孔8、观察孔9、第二支撑柱10,所述的第一支撑柱2位于绑带1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柱2与绑带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贯穿于第一支撑柱2,所述的连接板3与第一支撑柱2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3与第一支撑柱2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销4位于连接板3底部,所述的连接销4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橡胶板5位于连接销4底部,所述的橡胶板5与连接销4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第一螺销6贯穿连接板3左侧,所述的第一螺销6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孔7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孔7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2内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7为通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2内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8为通孔,所述的观察孔9位于绑带1顶端中侧,所述的观察孔9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柱10位于绑带1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柱10与绑带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绑带1左右两侧还设有固定套101,所述的固定套101与绑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内部右侧还设有让位孔301,所述的让位孔301为通孔,所述的绑带1外壁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102,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02与绑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绑带1内壁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103,所述的第二魔术贴103与绑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橡胶板5底部还设有海绵垫501,所述的海绵垫501与橡胶板5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柱10内部由上至下还均设有若干件第三定位孔104,所述的第三定位孔104与第二支撑柱10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前端右侧还贯穿有第二螺销302,所述的第二螺销302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该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绑带1绑与患者的胸部,并将观察孔9处于患者胸部的术后部位,通过第一魔术贴102和第二魔术贴103相互粘贴的作用,使得绑带1连同该装置与患者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双臂放入绑带1左右两侧相对应的固定套101内,其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的手臂进行辅助式约束处理,防止患者双臂因张开进而对胸部的术后部位造成拉扯,医护人员再用手逆时针旋转第一螺销6,使得第一螺销6脱离第一定位孔7,医护人员再用手旋转连接板3,直至让位孔301与第二支撑柱10相重合时,此时,海绵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第一支撑柱、连接板、连接销、橡胶板、第一螺销、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观察孔、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第一支撑柱,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销位于连接板底部,所述的连接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橡胶板位于连接销底部,所述的橡胶板与连接销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第一螺销贯穿连接板左侧,所述的第一螺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观察孔位于绑带顶端中侧,所述的观察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绑带左右两侧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绑带缝合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心内科便捷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第一支撑柱、连接板、连接销、橡胶板、第一螺销、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观察孔、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第一支撑柱,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柱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销位于连接板底部,所述的连接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橡胶板位于连接销底部,所述的橡胶板与连接销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第一螺销贯穿连接板左侧,所述的第一螺销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为通孔,所述的观察孔位于绑带顶端中侧,所述的观察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位于绑带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与绑带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绑带左右两侧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绑带缝合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红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