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置物装置以及发光置物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76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置物装置以及发光置物架,发光置物装置,包括主框架、发光装置和载物板,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本体和安装框,所述主框架本体为截面矩形的柱状体,安装框设置在主框架本体上方,安装框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载物板的一侧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与载物板的一侧对应设置,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设有与位于容纳空间内的载物板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实现扩大光照范围便于装卸发光装置的特点。

A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 light-emitting sh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置物装置以及发光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置物架,具体涉及一种发光置物装置以及发光置物架。
技术介绍
置物架是家里或是公共场所常用的物品,例如,在浴室中就常会在洗漱台装设置物架,以放置洗漱用品,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154414.6,公告日为2013.01.30,其公开了一种置物架之实施例,其包含有:一主框架,具有一中空部位,且该中空部位的侧面设置有一或多个透光部,其中该主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一或多个发光装置,且该一或多个发光装置产生的光线会透过该一或多个透光部射出到该主框架外部;一控制装置,设置于该主框架上,用以供调整该一或多个发光装置的亮度;以及一承载板,设置于该主框架上或该主框架的上方。上述置物架的优点之一,是可提供使用者更多的照明选择,也能提供改善置物架下方的光线不足的问题。但是该方案置物架上方的光线主要是通过发光装置的光透过透光部之后反射或散射到承载板然后形成出光,发光装置发出的光需要经过透光部以及承载板,从而使得置物架上方的光线较弱,同时由于该发光装置是安装在具有中空部位的主框架中,从而发主框架的四周无法出光,从而光照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定,另外由于发光装置安装在主框架中,且承载板通过垫片安装在主框架上,当需要更换发光装置时,需要将承载板取下并将发光装置从主框架中取出,并没有考虑更换发光装置的难易程度,以及发光装置处在高湿度的环境下防护措施和使用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置物装置以及发光置物架。通过置物装置结构,达到改善光照范围、方便更换配件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置物架,包括主框架、发光装置和载物板,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本体和安装框,所述主框架本体为截面矩形的柱状体,安装框设置在主框架本体上方,安装框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载物板的一侧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与载物板的一侧对应设置,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设有与容纳空间内的载物板相接触的限位结构,载物板采用透光材质。以上设置,当发光装置需要更换时,将载物板从安装框上限位结构拉出,取下载物板就可以将发光装置暴露,方便更换;由于载物板的一侧以及发光装置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位于载物板的一侧,载物板只有一侧与安装框进行固定,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这样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从载物板的一侧进入载物板并从载物板的大部分顶面、大部分侧面以及另一侧面出光,从而扩大了光照范围。进一步的,安装框沿着发光装置设置方向两侧设有通槽,通槽增加空间内空气的流通,疏散发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提高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接入电源穿过通槽连接发光体,方便装卸,利于更换发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发光体和透明胶层,透明胶层包覆在LED发光体的发光光源外围,通过在发光光源外包覆有透明胶层,从而防止空气中水气的侵入发光体,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采用LED发光体,具有使用寿命长,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提高发光置物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安装框包括与主框架本体上表面垂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的另一侧与第三安装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的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发光装置的长度,以上设置,通过三块安装板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结构简单,体积小。进一步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三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边、第三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一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三卡边、第二安装板的上边缘向远离第二安装板方向设置的第二卡边,第一卡边的一侧与第二卡边的一侧相连,第二卡边的另一侧与第三卡边相连,第一卡边面积、第二卡边面积以及第三卡边的面积之和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通过在安装板的上边缘延伸形成的卡边形成限位结构,这样能减小限位结构对载物台上表面出光的影响,且结构简单。本技术的技术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置物架,包括两个以上发光置物装置,发光置物装置包括主框架、发光装置和载物板,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本体和安装框,所述主框架本体为截面矩形的柱状体,安装框设置在主框架本体上方,安装框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载物板的一侧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与载物板的一侧对应设置,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设有与位于容纳空间内的载物板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两个以上主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以上设置,当发光装置需要更换时,将载物板从安装框上限位结构出拉出,取下载物板就可以将发光装置暴露,方便更换;由于载物板的一侧以及发光装置位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位于载物板的一侧,载物板只有一侧与安装框进行固定,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这样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从载物板的一侧进入载物板并从载物板的大部分顶面、大部分侧面以及另一侧面出光,从而扩大了光照范围。进一步的,两个以上主框架平行设置,多个主框架平行设置,能用于多层放置物品,且在不同的高度对置物架所在位置进行补光。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沿着发光装置设置方向两侧设有通槽,接入电源穿过通槽连接发光体,通槽增加空间内空气的流通,疏散发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提高其使用寿命,接入电源穿过通槽连接发光体,方便装卸,利于更换发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包括与主框架本体上表面垂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的另一侧与第三安装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的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发光装置的长度;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三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边、第三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一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三卡边、第二安装板的上边缘向远离第二安装板方向设置的第二卡边,第一卡边的一侧与第二卡边的一侧相连,第二卡边的另一侧与第三卡边相连,第一卡边面积、第二卡边面积以及第三卡边的面积之和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以上设置,通过三块安装板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结构简单,体积小,通过在安装板的上边缘延伸形成的卡边形成限位结构,这样能减小限位结构对载物台上表面出光的影响,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光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光置物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发光置物架,包括两个以上发光置物装置11,两个以上发光置物装置11通过连接架12相连,本实施例中,两个以上发光置物装置11平行设置,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包括主框架、发光装置和载物板,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本体和安装框,所述主框架本体为截面矩形的柱状体,安装框设置在主框架本体上方,安装框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载物板的一侧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与载物板的一侧对应设置,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设有与位于容纳空间内的载物板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载物板采用透光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包括主框架、发光装置和载物板,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本体和安装框,所述主框架本体为截面矩形的柱状体,安装框设置在主框架本体上方,安装框与主框架本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载物板的一侧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发光装置与载物板的一侧对应设置,载物板的另一侧外露,安装框上设有与位于容纳空间内的载物板相接触的限位结构,安装框上与载物板上表面相对应限位结构的面积小于载物板上表面的面积,载物板采用透光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沿着发光装置设置方向两侧设有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入电源穿过通槽连接发光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体和透明胶层,透明胶层包覆在发光体的发光光源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与主框架本体上表面垂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的另一侧与第三安装板的一侧相连,第二安装板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的沿着主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发光装置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三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边、第三安装板的上边缘向第一安装板方向延伸的第三卡边、第二安装板的上边缘向远离第二安装板方向设置的第二卡边,第一卡边的一侧与第二卡边的一侧相连,第二卡边的另一侧与第三卡边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丹灶浪登洁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